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庆镇李妍杨方圆目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综述12设计问题陈述3学习与借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综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老馆由齐康主持设计,新馆由华南理工建筑设计院建筑博士刘宇波、何镜堂设计建成。新扩建工程于2005年12月13日奠基。扩建后总占地111亩,是原馆的3倍多,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其中展馆陈列区9000平方米,新馆纪念性雕塑、浮雕等1700平方米。新馆陈列使用照片3500余幅、文物3300余件、影视片130多部,复原场景13处,沙盘1处。在充分阐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大屠杀纪念馆各个区域部分的造型基本都是几何块状,比方说三棱锥,长方体等,各种块状的交切错位,有强烈的空间感。在材质上,多采用坚硬的材质,材质表面多粗糙。馆内的水体都是浅浅的静水,波澜微微,让人平静。馆内有大量墙体,多浮雕,文字,裂痕。总的来说,大屠杀纪念馆是个非常有空间感且细节严谨的建筑。•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烧、杀、淫、掠达六周之久。在这震惊世界的惨案中,死难同月包达三十多万,斜麦古都房舍的三分之一化为灰燃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拉,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决定,为此史实编史、立碑建馆,使血的历史永世不忘,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址,选在南京城西江东门附近当年大屠杀十三个集体屠杀场之几,死难同胞尸骸埋葬的“万人坑”上。1984年秋的一个细雨濛濛的日子,在纪念馆筹备组同志的陪同下,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它北临茶亭乐街,面向着辉代英烈士就义处(原国民党陆军监狱),东南西三面皆为农田和农舍。场址为边长百余米的近似正方形,由北向南缓慢倾斜,由东向西变坡,高差三米。空旷的场地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块纪念馆奠基石碑,旁边放着日本友人敬献的花圈,左侧刚开挖了浅浅的土坑,雨水冲去了表层的浮土,露出了催人泪下的累累白骨。当地的同志告诉我,在整个场址下,到处都是仅有薄上覆盖的白骨。他们指点说,当年日军的坦克就是从附近的木桥开过来,碾压着重叠在这里的我死难同胞的遗骸,真是惨不忍睹,令人发指。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艰苦历程的我,那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往事历历在目,悲愤的波澜激荡着我的胸膛。我仿佛看到在这覆土之下的无以计数,无以考证姓氏的死难同胞在挣扎、在悲愤地控诉······啊!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我要通过纪念馆的创作,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让前来凭吊的生者随之悲愤、为之控诉,决不允许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加倍努力地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保卫我们神圣的祖国,让死难的同胞得以安息。问题一1.和周围建筑形成对比;棱锥形的建筑能很好的区别于一般建筑,独具特色。2.适应路口地形;该建筑位于两条路的夹角处,可用建筑面积有限。3.节省建筑材料;方形建筑需要五面墙体围合,而棱锥形只需三面。4.利于屋顶排水;倾斜的设计雨天屋顶不会有积水,也保证屋顶植物的生长。为什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外观是个三角形状?5.便于登上屋顶;屋顶是纵观全园景色的制高点,倾斜的屋顶配上台阶代替传统楼梯,游人可直接从地面走到屋顶,观望全园。问题二1.打破单调的墙面布局;2.寓意建筑无限延展;设计中当大体量物体无法在小空间上表示会用折断号,这里可以让人觉得建筑体量巨大,深嵌地下,又直冲云霄。3.同室内布局相统一;该窗所对应的室内布局为两层,呈现折断状能很好对应。4.为室内提供光照;所对空间较大,自然光代替电灯节省很多能源。5.光线透过玻璃,为深埋地底的尸骨带来重见天日的希望。为什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外墙上有折断形状的窗户?问题三、四、五1.增强视觉透视效果;视线随着雕塑的高低渐远,增强纵深感。2.与主体建筑相对应;雕塑样式的高矮同建筑由高到低相同1.衬托主体建筑;通过水景倒映,增强视觉效果。2.保护水中雕塑;利用水体与人行道隔开距离,避免建筑遭到游人触碰。3.全园仅两处体量较大的水景与“和平鸽广场”的水池相呼应。相對而立的兩面巨大的鏡子讓漂浮於水面上的燭光無限延伸,彷彿世人沿路灑下的無數滴祈禱的淚。1.起到障景效果;入口之后是一片空旷场地,通过狭窄通道给人豁然开朗的感受。2.作为引导作用;没有该通道,进入的人群可能会四散开来。为什么雕塑从低到高?为什么雕塑下方有水体?为什么进门处有狭窄通道?问题六、七、八1.削减视觉误差;从高往低处看,同样的碎石会模糊上下高差的界限。2.暗示边界;该处位于新老馆的交界处,单独一道矮墙分割显得生硬。1.避免造成入口拥堵;受空间限制,入口偏小,若可进可处在节假日将会造成拥堵。2.根据馆的造型而定;全园为长条形,进出口一致会让游人折返。1.瓜子片小青石和鹅卵石的选择是为了突出新馆旧馆的区别。老馆用鹅卵石能突出它的年代久远,雷同人骨。砂石铺装广场,行走时“沙沙”声犹如大地的哭诉,令人感受到“生与死”的精神主题。2。同各自主体建筑相适应;万人坑遗址位于地下,为土黄色调,卵石与其协调。史料馆主体为青灰色,灰色碎石与其统一。为什么游览展馆的顺序不可逆?为什么老馆是鹅卵石新馆是碎石铺装?为什么国旗下的石头都是尖角朝上?问题九、十、十一馆内外的光线不同,强光下凹陷的字体明显,弱光下凸起的字体明显。1.弥补视觉空缺;2.延伸楼梯宽度;3.由于建筑内部墙体倾斜、一头宽一头窄,导致靠强楼梯无法正常使用,不设台阶显得空荡荡,设台阶既浪费也不统一。通向万人坑的脚印可改方向么?为什么馆内逝者名字字体是突出的,馆外反之?台阶为什么设计这么高?引导游览方向;脚印指向的是万人坑遗址,暗示游人的行进方向,做铺垫。问题十二顺应地下空间;地下难以想一般建筑有平整的天花板,破碎造型能更好适应空间的曲折变化。影游人行进速度;由于馆内空间的宽窄不一,为减轻拥堵,宽敞设置上坡减慢速度,狭窄设置下坡加快速度。减慢行人步行速度;如同车行道的减速坎,万人坑是尸骨遗址,需要行人保持安静和脚步轻盈。吊顶为什么是支离破碎的?问题十三为什么馆内的地势忽高忽低?为什么进入万人坑遗志的门槛高?问题十四问题十五•“人类”是凸出字,因为人还活在地面上,是活生生存在的•“浩劫”是凹进去的,因为浩劫是过去的,掩埋在地下的,不仅给中国土地带来了深深地印记,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遗忘的痕迹。文字无声地诉说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悲剧。公共座椅为什么左右有挡板,后面有无靠背问题十七为什么出口有两颗对称银杏树,在加三种树种什么?1.银杏树寓意着健康长寿,是幸福吉祥的象征。2.还可以再加三种树:白蜡,鹅掌楸,七叶树人类的浩劫为什么“人类白”是凸出“勺浩劫”是凹进问题十六1.一人一座理性规划划分间隔,座椅后无靠背都是对坐姿的规范。问题十八大屠杀纪念馆的是不可逆空间为什么问题十七外墙,直线肌理和小波浪曲线设计为什么?伤痕累累和血流成河的悲惨问题十六为什么在此处设置圆弧形的吊顶?学习与借鉴创造这种纪念性墓地的气氛,必须更多的着眼于空虚,让情感不要受狭小的物质环境的束缚。广阔的场院,深入地下的墓穴,才是纪念馆的主体。----齐康《构思的钥匙》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就能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在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上既要达到对建筑纪念精神的完整表达,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高层次需求,是颇有难度的。什么样的纪念建筑才是好的作品,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成为城市的新地标,这需要设计师不断积累大量的文化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角度。----陈科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解读》谢谢观看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