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王伟冠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2期摘;;要: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更多是采取智能低电压配电系统,使运行效率以及质量均明显提升。我国不断地发展智能配电系统技术,且不断加以完善,趋于成熟,高度重视研发高级型智能配电系统。文章分析了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关键词: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在社会发展期间,电力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发展中,电力供应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当前,人们对低压配电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并且在现代电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管理可靠性以及智能性要求也日渐提升。智能低压电气管理系统由此产生并获得发展。因此,加强研究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的相关内容,其现实意义巨大。1;;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概况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条件是信息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内涵是有效并且充分地施展智能化低压电器的强大功能,确保配电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并且高质、高效地运行。智能低压龙源期刊网配电系统的实现范围包括低压配电系统、低压控制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终端配电系统、新能源系统和微电网系统。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结构特征包括涉及一次强电回路以及二次控制回路、通信回路的系统架构。在此系统内部的重要电器元件,均应该具备较高的智能化以及通信功能较强。通信回路通常是应用到了开放式的以及标准化现场总线系统,通信系统主站就是工控机,系统子站即为各类智能化低压电器。系统和成套开关设备中,不实施指针式电表,通常是经主开关智能控制器进行测量,或者是采取综合测控装置实施测量和显示。在通信系统中,具备工业以太网通信接口、开放式现场总线、通信适配器、网络延伸器等相应的通信网络配套附件。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基本型到高级型的变迁。其中,涉及基本型智能配电系统功能特征包括:对于系统内部的电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记录电网的关键运行参数;记录系统的故障,储存相关数据;电能计量实施智能电表。高级型智能配电系统,对于基本型智能配电系统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增添新型的功能特征,主要涵盖了以下的几个方面:存在全选择性过电流保护功能,过电压保护系统更加健全完善;便于接入进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可以实现中压以及低压配电系统通信网络的良好衔接;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分时计价以及双向计价,同时可以做到自动投切等功能。2;;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依照现下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状态观察显示,我国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已经具有近乎成熟的技术,并且具备相对完善的低压配电任务条件。但是,国内的电力行业管理体系依然是在不断完善的阶段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配电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国际上已经予以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更高的重视度,并且在加大力度进行推动这一事业进步,由此,我国也致力于发展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构建智能电网用户端理念,并且相继实现后期发展的各项目标。在智能电网系统中,配电、用电属于至关重要的构成,因此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予以配电以及用电工作意义更高的关注度。在产生了智能配电系统以后,相应创建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发展的步伐逐渐增速,与时俱进。当前智能配电系统在高压配电系统方面具有更集中的表现,但是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跟其相比是相对缓慢的,有待进一步加强。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机制、技术分工对低压配电系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管理工作不到位,各项技术水平跟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明显差距,是阻碍国内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推广方面的成效也不够理想。纵观整体的发展状态,我国已经在基本型的智能配电系统技术方面达到成熟标准,但是在推广应用上还处在初级阶段。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是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需要更多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得到广泛的关键性技术支撑,从一定角度上讲,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具备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3;;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龙源期刊网我国智能配电系统技术尽管做到了与时俱进,但是技术发展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成效仍不尽如人意,国家能源局需要密切地联系具体政策内容,合理地整改配电网并且进行优化计划,予以重点发展智能化配电网更高的支持度。因此,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对于配电网计划的整改以及优化工作中,应该把配电网智能性能、安全可靠作为基础,有效地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确保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而且通过应用智能方式,对配电网展开管理、控制(见图1)。在实践工作期间,依照基本型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标准,对于首批低压配电网进行建设、改造,确定科学的目标,即低压配电系统朝着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通信一直处在畅通的状态。大力地推广实践智能电表,淘汰指针电能表。形成过电压保护系统,对其功能展开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电力供应安全性更好,可靠性更强。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环节都要高度重视高级型智能化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而且要针对相应地域普通、高级型智能配电系统计划明确地选用技术,让所创造的配电网系统具备更明显的智能化特征。但是高级型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是在普及的过程中,因此,应该严格遵守基本标准要求,在后期应用环节不断加以健全、完善。应该符合以下标准:首先,对电网的质量展开细化分析,可以对于电压波动以及频率因素等,产生良好的采集;其次,设立电压保护机制、选择性过流保护功能,更好地维护配电网系统;再次,科学地判断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内部故障,应保证具备可靠的修复功能,可以实现封闭式处理故障,维护系统的稳定;最后,采取超级智能型低压电器,适应智能配电多种多样的实际需求。4;;结语当前为了使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要不断地加强相关的智能化工作。我国在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这一工作任重而道遠。为了提升智能低压电系统运用期间的综合效率,应该重视健全并完善系统,使得系统的工作效率相继提升,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并且促进我国电力事业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刘万庭.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通讯世界,2018(9):160-161.[2]何瑞华.我国智能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建筑电气,2015(11):1-6.[3]丛毅,韩松,肖玮宏.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现状分析及智能化发展方向[J].数字化用户,2019(14):251.[4]章军.配电系统中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1599.[5]张培铭.基于系统选择性保护的智能低压配电控制与保护技术[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6(4):1-4.龙源期刊网[6]张鹏腾.试论多种低压智能配电设备协调运行控制系统[J].中国科技投资,2019(22):101.[7]周小梅.智能低压配电柜系统及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4474-4475.[8]白凯帆,孙瑞.探讨智能化低压电控配电系统的发展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9(7):87.作者简介:王伟冠(1986—),男,汉族,广东佛山人;研究方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