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读书报告《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教授主编的。孙教授1933年2月出生,福建惠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这本书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有四个观点:第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第三,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仅从其与教育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略加论述,不作为重点,也不求其系统;第四,运用辩证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2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秦朝的教育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首先,秦统一文字,这样的决定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一个国家为了更好的长久的发展下去,文字是必须统一的,就像现在统一普通话一样,如果种类太多,人与人之间就很难交流,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因此统一文字不管是对当时的秦朝,还是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有巨大的贡献。其次,实行严禁私学的政策,结果造成焚书坑儒的结果,我们先来讲讲焚书,在当时除了秦国的历史、卜筮用书、农书不烧之外,其他文史书籍一律烧毁,敢于私下讨论《诗》、《书》者杀头,以古非今者满门抄斩。国家统一之后,需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秦为了达到思想的统一,简单地采取禁学、烧书的手段,这不仅是文化专制的反映,而且也是愚民政策的反映。这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并且许多知识分子都被打成右派,哪还有思想自由可谈,这也真的严重阻碍中国的发展。然后就是坑儒,当时活埋诸生460余人,包括一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这仍然是秦始皇一贯奉行的文化专制与愚民政策,也是对活的文化载体的毁灭。最后还有一个史师制度,他的意思是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这也是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样的教育政策。不言而喻,必然会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以上就是3让我感受最深的内容。接下来,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我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优点:《中国教育史》这本书写得特别的详细,内容丰富,逻辑清楚,结论客观,而且书下有注解,方便同学们的理解。并且它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等等,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在的教育提供了借鉴,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缺点:首先这本书512页,太厚了,把这本书作为教材或者考研书目,很难让同学认认真真的读下去;其次,重点没有突出,应该对重点用粗体或者其他形式进行标注;最后,每章节设立了问题,却没有相应的答案。最后,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其实这本书我也没能够看完,只看到了秦朝,所以我的感受可能也不全面,我发现《中国教育史》这本书跟历史文化有很大的联系,个人观点认为我们不要僵化的服从,而是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好的传统要继承,不好的方面就要去完善,这样才会成为更优秀的人。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战国“百家争鸣”的现象,私学的发展等等都是我们现在教育应该推崇的,而另一些阻碍教育发展的就应该被抛弃,比如宋明理学灭人欲、八股制度等等。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不是特别完善,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及素质教育的培养,使高分低能的学生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应该发挥优良传统,整顿教育中的瑕疵,让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不停的健全和完善4自己,让新时代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姓名:王鑫学号:201307264010年级:13级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