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考研笔记整理Ⅱ考研题型简答题(结合实例论述——渊源,影响,作用,对比,优缺点,流程)15*2问答(有简答也有填空,填空题注意小细节的复习)作图题10*2《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第二篇常用构件在建筑物系统中的位置及相互关联第一章水平构件一、楼板和梁:①分类(按材料):A.钢筋混凝土(使用,抗弯和防火性能俱佳)B.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复合楼板(施工快速,单向板,下部需要设次梁,会增加结构高度,需做特殊防火处理,主要应用在钢结构建筑中)C.木材(防火要求高,承载力小,仅在一些小住宅中还有使用)②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梁分类(按施工方式)A.现浇整体式:现场支模放置钢筋后,整体浇筑混凝土,使梁、板、柱(墙)等连成一体。a.优点:结构整体性好,支座可以承担弯矩,对抗震有利,构件断面较小,自重轻,对建筑内部空间净高影响小;可以满足平面特殊形状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方便地根据设计的需要在楼板的任何部位留孔,没有板缝。b.缺点:现场湿作业,施工周期长,费模板,易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c.常用于对水平刚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中,如高层建筑以及处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的建筑物中;某些建筑平面不规则或有管道等穿越的建筑部位,如实验室、卫生间、厨房等。d.传力:l2/l1>2时,荷载基本只沿短边传递,为单向板,荷载由长边的方向传递;否则为双向板,力向四周传递。——通过在楼板下增加梁来改变板的传力路线或者减小板在某个方向的跨度,以调整板下梁的截面高度的目的,梁的高度是控制建筑层高的制约因素。e.分类(梁):1.板式楼板:平板、板间不设梁—用途:多用于小开间的墙承重体系或者厨房、卫生间等诸如开孔、防水等特殊要求—要求:最小高跨比,单向板简支时为1/35,连续板为1/40;双向板简支时为1/45,连续板为1/50.—其他:无梁楼盖系统中,楼板也是平板,直接由柱子支承,联系部分可设柱帽,柱网尽可能成方格布置,楼面的活荷载≥5KN/㎡,跨度为6m左右时较经济,板厚一般≥159㎜,且不小于板跨的1/35.2.肋梁板:在板下沿一个方向平行布置次梁,成“肋”状。—优点:减小梁的跨度或减小与肋梁平行的主梁或者边梁的高度,以适应开窗和走管道方面的需要。—要求:肋梁的间距一般在1.7-2.5m之间,梁的高跨比为1/18-1/12,断面高度比为2-3.板厚在民用建筑中一般为70-100㎜。工业用为80-180㎜。如当屋面板,则可厚60-80㎜。3.井格梁式楼板:在板下沿两个方向垂直或斜交布置次梁,形成井格状。—用途:多在可以形成双向板、且板跨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布置后每个节间依旧为双向板,但梁的高度可以减小。—要求:高跨比一般不小于1/15,断面高宽比约为2-4,板厚可按板式计算。根据需要,如安装采光天窗的要求等,井格梁的间距可以不等,并且局部可不设置楼板。B.预制装配式: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后安装的。a.优点:施工进度快,现场湿作业少,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也较小,但整体性不如现浇的好,荷载的使用情况及支承方式都必须按构件原来所设计的标准实行。b.分类:1.预制实心平板:1)小型:跨度<2.4m,板厚约为板跨的1/30,约为50-80m.多用于走道,管道盖板或有肋梁的房间,如农村住宅。2)中型:板跨可达4.5-6m,多用于工业化的建筑体系如大板体系的楼板,需要大型运输和起吊设备。3)大型:常见于升板体系,,也是一种无梁楼盖,在现场将每层楼板作为一块整板在地面逐一叠合现浇后,由安装在柱子上的提升系统同步提升就位。适用于均布荷载较大的建筑,如菜场、冷库。2.预制多孔板:常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如住宅。减自重—沿长度方向呈圆孔状抽取部分中空,长方向配置冷拔钢丝作为受力筋,只作单向板沿长方向两端搁置,只能承受均布荷载;结构遭遇不均匀沉降时,侧边拼缝易开裂—用途:一般只做底层地面的结构层,用来架空地面以防潮。—要求:板厚120㎜,标准板长度以300为模数递增,预应力多孔板的长度可以达到4200—4500㎜,非预应力的在3900以下;板宽有900㎜,400㎜,和500㎜等。3.预制槽形板:长方向两边带高的纵肋;短方向带小的横肋的平板。—要求:平板厚度约为30mm,板宽为600-1000mm,承载能力远优于预制多孔板,板跨可达6-7.2m,可正搁或反搁(配筋有所区别,反搁时可利用肋间的间隙布置管道,或放置保温、隔声材料)。—用途:多用于厂房建筑。c.搁置长度和板缝处理:1.在支座上必须有一定的搁置长度,避免地震时楼板坍塌。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00mm,在梁上的搁置长度不小于80mm.搁置前应先在支座上坐浆,即以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2.板缝处以及楼板与墙体的交接处常用钢筋加以锚固,板缝的宽度控制在20mm左右,控制板缝宽度的方法—选择板的宽度及块数来优化组合;或者在墙边处现浇一条板带或用边梁伸出翼来补缺。楼板安装后板缝用细石混凝土灌实。C.装配整体式:下部预制装配的衬板(压型钢板,既是底模,又承担弯矩)和上部现浇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叠合,又称叠合楼板。可用钉、暗梢等加强连接。a.优点:整体刚度由于预制装配式,施工速度优于整体现浇式b.缺点:常用的压型钢板时单向板,下面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设置一道次梁,容易加强结构层的厚度,板底需要进行防火处理。④梁的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多采用矩形截面)1.现浇整体式梁的高度从梁底算到板面;2.预制装配式梁的高度从梁底算到板底,为了争取净高,可做成花篮梁或十字梁,但仰视效果不如矩形梁,且板的长度要比在矩形梁时上短。3.钢结构的建筑,梁除了采用工字钢或槽钢外,还可做成平面或空间桁架的形式。二、悬挑和悬挂构件①悬挑构件:阳台、雨篷、遮阳等,挑出在主体之外,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最常见的是悬挑,采用刚性连接,节点处不转动,并且能够承担负弯矩——悬挑方式:A.挑板B.挑梁(出挑长度可加强)。②悬挂构件:连接点采用铰接的方式三、地层构造①实铺:—做法:将素土夯实后下不小于60mm厚的道碴或不小于100mm厚的三合土上置不小于70mm的C15级素混凝土。面层由装修需要决定。如底层室内地面需停车,可在混凝土层中配入钢筋。—室内底层地面以下由管道通过的部位,必须做实铺地层。②架空: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支承在承重墙或地梁上。如墙和地梁的间距过大,难以支承预制板时,可以加砌地垄墙来支承预制板。地层结构为架空版时要求室内外高差0.60m左右,以便利用这段墙面留出通风孔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第二章垂直构件一、墙体——作用: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影响因素:①建筑体系,是否承重及其所在的位置②物理性能:防火、隔热、保温、隔音——分类:①承重墙——性能要求:A.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a.低层和多层建筑时控制在一定高度以下、以考虑抗压强度为主的,可以采用刚性材料来砌筑墙体,例如砖、石、各类水泥砌块等;b.高层建筑因为必须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所以承重墙多考虑钢筋混凝凝土墙板或配筋砌体(高度也有限制)B.墙体应该有足够的整体刚度,来应对变形的影响,如不均匀沉降和地震的影响等。C.承重墙上开洞,应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并对洞口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过梁)——材料分类:A.砌体墙:a.砖砌体墙:烧结粘土砖和砂浆砌筑而成.—优点:施工方便灵活,防火性能好—缺点:对农田有破坏,为节省国土资源,使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实心黏土砖。—尺度:分为是实心和空心(多孔和三孔,三孔不适合砌筑承重墙);1.标准机制砖:240mm*115mm*53mm;2.承重多孔砖:240mm*115mm*90mm,240mm*180mm*115mm等;3.砌筑砂浆的厚度一般在8—12mm,一般按10mm计。砖缝又叫灰缝,连同灰缝的尺寸一起,一皮砌筑砖的标准尺寸为60mm,半砖为120mm,一砖则需在砖的本身的尺寸240mm上再加砖缝的宽度;要承重厚度至少为18墙;较短的墙段的宽度应尽量符合砖块砌筑的模数,如370,490,60,740,870等,以满足现场剁砖的需要及方便砌筑时砖块间错缝搭接。—砌筑:1.六层及六层以上房屋的外墙,潮湿房间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m的墙体所用的砖的标号不得低于MU10;2.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2.5;3.选用混合砂浆的原因:虽然水泥砂浆的强度高于混合砂浆,但水泥砂浆通常只在需要防潮的地方过着对强度有特别要求的部位才使用水泥砂浆(正负0.00以下或在防潮层位置以下才使用水泥砂浆砌筑—原因:水泥砂浆是水硬性材料,但保水性不够好,砌筑过程中容易析出水分而被砖吸收,水泥砂浆就会变得比较松散;混合砂浆虽然强度不如水泥砂浆,但和易性较好,施工过程中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因此容易正常结硬而达到强度等级;4.砌筑要求: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砂浆饱满。b.水泥砌块墙:水泥加上各种骨料,用不同的工艺可制造出各种类型的水泥砌块,如加气混凝土中型砌块及混凝土空心小砌块——1.加强:配筋砌体:在空气小砌块的水平缝中布置钢筋网片并在孔洞中插入上下贯穿的钢筋后注入混凝土,可以制成配筋砌体,受力考虑为砌块、砂浆和钢筋混凝土共同作用,其抗剪、抗弯的能力由于不配筋的砌体,因此能够用来建造12-18层的建筑——2.砌筑—强度分为MU3.5、MU5、MU7.5、MU10、MU15五级,六层及六层以上房屋的外墙、潮湿房间的墙、受振动或高层大于6m的墙柱所用砌块不得小于MU5—建筑防潮层以下一般用实心砖砌筑,空气砖块的孔洞应用不低于C15的混凝土灌实—砌块用M5级砂浆砌筑,灰缝为15-20mm—小型砌块错缝搭接后要求孔洞上下对齐;中型砌块上下皮搭缝长度不得小于150mm。——3.抗震构造措施(与墙同步施工,在墙内形成连通的内骨架,起到加强建筑整体刚度的作用):1).构造柱—部位:震害较重,连接构造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产生盈利集中的部位,如房屋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有错层的部位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的中部;—要求:最小截面为240*180,配筋为纵筋412,箍筋4~6,@250.箍筋在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的范围内,加密至@100;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墙砌成马牙槎(高度方向不大于300㎜,中距500㎜),先退后进.—构造柱不设基础,下有基础圈梁时应连接,沿墙高每500㎜应设26拉结钢筋伸入每边墙自柱边算起1000㎜(或至洞口);—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的墙体在砌块孔洞中配筋形成构造柱,又叫芯柱,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或锚入基础圈梁,最小截面不小于130*130mm,中型砌块芯柱的最小截面不小于150*150㎜。配筋—小型砌块,每孔1Ф12;中型砌块,6度、7度抗震设防时每孔1Ф14或2Ф10,8度设防时每孔1Ф6或2Ф12。混凝土强度等级小型砌块C15,中型砌块C20。墙体一般可随着墙体的上升分段浇筑,施工缝必须在当设置圈梁的部位与圈梁浇筑为整体。构造柱必须与每层圈梁拉通。2).圈梁:沿着建筑的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设置部位要求:屋盖处及楼盖处,需控制建筑不均匀沉降时,可增设基础圈梁,多孔砖房圈梁6、7度设防时外墙和内横墙均应每层楼盖都设置;—构造要求:一般楼盖圈梁≥120mm,配筋抗震烈度6、7度时为48,8度时为410,9度时为412;箍筋取4~6,按6度及7度~9度,间距分别为250mm,200mm,150mm;圈梁遇洞口不能在同一标高闭合时,a.应通过构造柱使钢筋互相连通,b.上下之间互相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两圈梁高差的两倍,且每侧应伸过洞口边缘1000㎜以上;圈梁必须现浇。——砌体墙细部构造A.墙角防潮:a.设置防潮层:1.水平防潮层:靠近地层的结构层部位的墙脚处(-0.060),墙体中有地圈梁时,可提高到防潮层的位置。—材料:防水卷材(油毡降低砖砌体之间的粘结力,于抗震不利,寿命较短,又难以更换,以前常用现已尽量少用)、防水砂浆、配筋细石混凝土(较理想)2.垂直防潮层:室内地坪存在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时,在它们之间的墙靠近自然土的一侧做垂直防潮层—做法: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上涂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或是涂建筑防水涂料,也可以用建筑防水砂浆抹灰。b.勒脚(墙身接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