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好莱坞科幻电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科幻电影摘要:在当今电影产业领域,科幻电影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类型,尤其以美国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最具代表性。一部《阿凡达》横扫全球电影市场,创造了电影票房的奇迹,成为短期内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即将上映的《变形金刚4》预计会掀起一番新的科幻狂潮。然而,什么是科幻片?它的定义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类型?关键词:科幻片定义类型特点国内在对科幻片的研究中,大体上沿用了黑尔曼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一书中所引用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影响下,科幻片就和科学根据或科学原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考察科幻片后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影片里所谓的科学知识,呈现着假说和莫须有的推测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因此,可以说:科幻片是表现假说题材的影片。从郝建的《影视类型学》到张东林的《世界科幻电影经典》再到蔡卫、游飞编著的《美国电影研究》,这些研究者以专章研究了科幻片,但没有尝试对这一类型下完整的定义。沈国芳在《观念与范式——电影类型研究》一书中对科幻片的类型定义解释仍是继承和发挥为主。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科幻片这一类型的定义与分类,参考的是黑尔曼1983年出版的《世界科幻电影史》一书中的观点。黑尔曼的著作奠定了国内科幻片研究的基础,于是,谈论科幻片首当其冲的也是它的定义,这同时涉及它的类型划分标准和所包括的题材类型。黑尔曼在书中引用和支持了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博士对科幻电影所下的定义:“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这个定义本身存在着模糊性,适合于大多数的类型电影。众所周知,“虚构的”、“戏剧性事件”是包括故事片在内的所有叙事艺术的共性,“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也是非现实艺术的共性。张东林认识到了弗兰克定义的不准确,他订正后得出的定义是:“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沈国芳既阐发了弗兰克的定义,也借鉴了张东林的成果,定义为:“科幻片是以已经揭示和尚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通过艺术家的神奇想像,在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中,展现某一戏剧性事件的影片。”至此,科幻片“最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就是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而且是与已经被揭示和正在被揭示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相一致的。”科幻片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成为研究者几乎对科幻片一致的看法。事实上,科幻片以什么样的科学为依据,以及是否以通常认为的(自然)科学为影片基础,还需要再认识。理论的定义应该来自对影片实践的总结,而不是对科幻片一词的望文生义。从“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的眼光来看,科幻片中许多事件或现象并不符合自然和科学的规律。皮皮在《质疑美国科幻电影》一文里,以《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和《异形》等影片为例,指出:“不难发现这些科幻电影从科学根据来讲很多方面都难以说得通。”文中列举了奇怪的太空爆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主人公不起作用、太空船里吸烟、外太空里的声音等没有科学依据的现象。田松也撰文指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时间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时间机器是人类的一种乐观的幻想。”2外星人(外星生命)是科幻片的重要表现对象,太空战争、外星人入侵和未来社会被认为是科幻片的三种主要类型,前两者少不了外星人的角色。地外文明在目前乃至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还难以得到确认。众多与之联系的传闻纷纷扬扬,在这种传闻的背后,卡尔•荣格指出其心理文化实质在于:“飞碟只不过是原始象征符号的现代表现,这种象征在各个时代都存在,它们可以出现在梦境、幻觉或宗教体验中。”对于外星人等题材,可以肯定的说,还不能成为科学现象或科学原理。另外一些借助科学的名义创造出如蜘蛛人、巨蚁、怪兽哥基拉等,实际上也无迹可寻。然而,文艺一旦需要科学来确认,想像一旦需要科学来束缚,以“科学”的标尺来测量,这对于科幻片来说,无疑是不幸的。外星生命、时间机器、即将毁灭地球的陨星,与其说它们建立在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的基础上,还不如说建立在和科学有关的假说和推测之上的。英国科学家和作家保罗•戴维斯谈到外星生命时说:“虽然宣称宇宙中存在天外生物是一种普遍现象符合时尚,但科学上并没有清楚明了的证据。”[6]前言2同时还存在否定天外生命的观点。戴维斯在书中使用了“假说”、“推断”、“可能”来讨论外星生命,外星生命还停留在假说的层面上,不能构成正确的科学原理。科幻片对外星生命的表现,“说到底,今天的探索外星人行动是古代具有宗教意义的精神追求的延续。”科幻片的划分离不开对类型划分标准的讨论。电影类型的划分应该以什么作为标准呢?常见的依据是影片的主题、题材、某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含蓄的内容和影片的风格等。英国学者爱•布斯康布在《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里,通过引用威来克和沃伦《文学理论》书中的从外部形式和内在形式对文学作品归纳的方法,推导出:“这种兼及内外形式的观念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如果只要求内在形式(通过题材来归类),结果会过于松散,没有多大价值;如果只要求外部形式,那就会由于缺乏内容而使类型丧失意义。”由此,布斯康布还特别指出:“尽管关于类型中的主题和原型等问题可以讨论”,但是“这种讨论归根结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郝建谈到类型电影的划分标准问题时说:“类型电影是按照同以往作品形态相近、较为固定的模式来摄制、欣赏的影片。类型是按观念和艺术元素的总和来划分的。换言之,在某一类型作品中,形式元素和道德情感、社会观念的题材领域搭配形成较固定的构成模型,而不同的艺术趣味和社会崇尚的观念在整个类型体系中的分布是较固定的。”科幻片的划分标准从黑尔曼以来就少有变化,国内研究者都沿用了以“题材”这一主要标准,还都仿照黑尔曼对科幻片进行分类。有的也强调了主题的作用,蔡卫和游飞认为:“如果说科幻片存在什么一致性的话,就是它在主题上对先进科学技术非凡功能的持续性强调,科幻片的主要视觉课题就是制造出惊人和奇异的影像。”惊人和奇异的概念比较模糊,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科幻片的追求方向。也许是习惯的力量,让兼顾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分类努力,只具有了哲学上一般方法论的意义。类型片的分类,经常依据的几乎是常识的标准而不是严格而系统的准则。以题材来划分科幻片是可行的方法。比较既有的科幻片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影片的实践,可以对科幻片做如下分类:(1)太空题材:这种题材包太空旅行、太空冒险、星际战争以及陨星与地球运行轨道相交等形式;3如早期的《月球旅行记》、科幻史上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系列等。(2)外星人题材:外星人与人类的交往、产生的爱恨情仇等,包括外星人侵略地球、和地球人类亲密接触等形式;如《洛杉矶大战》和刚上映的《明日边缘》(3)未来社会:只要时间设置在影片拍摄的未来,都可以属于这一类;如《光环4:迈向未来》。(4)智能人:包括智能机器人、生化人等形式;如《生化危机》系列、《变形金刚》系列(5)时间旅行:主要由于时间机器的使用而不是魔法的使用,可以让故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切换;如《12只猴子》、《终结者》系列和《死亡幻觉》等(6)怪物片:这类怪物的产生是实验失败或放射性射线的产物。如《金刚》、《哥斯拉》与《环太平洋》。在上述的分类中可以看见科幻片定义的存在,六种不完全的划分都是建立在假说、推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在科学原理和规律之上。原理和规律都是已经被证明和有待证明的符合客观的存在,而假说可以被证明后成为正确的,也可以仅仅是一种推测。考察科幻片后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影片里所谓的科学知识,呈现着假说和莫须有的推测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因此,可以说:科幻片是表现假说题材的影片。所谓假说,是指科学研究中对客观事物的假定,即尚需确认的理论和学说。以假说来限定科幻片的定义,突出了影片科学知识的假说性和推测性,与神话、童话、魔法等类影片区别开来,比较符合创作实际。新定义以“假说题材”取代“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体现了概念的准确性。同时,统一了黑尔曼所矛盾的科学和伪科学,显示了科学与幻想的内涵,支持了科幻电影与科学原理无关的题材分类的合理存在,为科幻电影的创作,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以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现代人。美国好莱坞的科幻片凭借着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成为电影领域的主流电影类型。幻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最好体现,但是必须要依据现有的生活逻辑和科学依据才能插上自由的翅膀。这是科学幻想的基础,也是推动科幻片发展的根本动力。参考文献[1]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3]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M].陈钰鹏,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4]张东林.世界科幻电影经典•序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英]保罗•戴维斯.我们是惟一的吗?发现外星生命的哲学含义[M].庞秀成,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英]爱•布斯康布.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J].闻谷,译.世界电影,1984(6).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