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核心专业课程公共部门经济学TheEconomyOfThePublicDepartment主讲:中国人民大学代鹏博士第1篇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论第1章市场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它也具有自身固有的缺陷,经济学界称之为“市场失灵”。这就是说,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只能在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发挥完美的作用,由此决定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章重点问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条件●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1.1资源配置的效率1.1.1资源配置效率的涵义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效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标准。“帕雷托效率”准则提出者: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定义: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况,既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资源的配置就可以说是具有效率的。1.1.2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社会总效益、社会总成本、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的概念社会总效益(totalsocialbenefit,TSB)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socialbenefit,MSB)指人们对该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总成本(totalsocialcost,TSC)指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所需要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socialcost,简写为MS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1.1.2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净边际效益(marginalnetbenefit)即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只要一种物品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的生产上,便会获得追加的效益。为了使某种物品的效益最大化,该种物品的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这样一点上,即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O。如果该种物品的产量超过了这一点,其社会边际成本就会大于社会边际效益,从而其净边际效益就会为负数。即用于该种物品生产的资源的追加,反而减少了该种物品的效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公式表示:MSB=MSC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劳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科斯定理(CoaseTheorem)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罗纳德·科斯教授。1937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市场交换的先决条件是界定明确的产权。1960年发表的《论社会成本问题》:如果存在可操作的私有产权,且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产权如何分配,最终的资源配置都是最优的。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如果所有交易的成本都能通过价格得到反映,那么整个经济将变得更有效率。科斯定理(CoaseTheorem)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科斯定理认为,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上看是无关贤要的,只要这些权利能自由交换。换句话说就是,由法律所规定的法定权利分配不当,会在市场上通过自由交换得到校正。保障法律的效率,就是消除对法定权利自由交换的障碍。含糊不清常常损害法定权利,使其难于得到正确估价。法律的效力是由明确法定权利并强制履行私人法定权力交换合同而得以保障的。1.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1.2.1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分析政府经济活动意义的起点是考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在价格信号具有充分灵活性和伸缩性这个基础上,其必要条件是: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2、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3、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4、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5、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满足这5个条件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1.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决定某种物品购买量时,消费者要比较其货币支出(价格)与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私人边际效益)。如果追加一个单位物品的消费给他带来的私人边际效益大于其必须为之付出的价格,他就会增加该种物品的购买量。如果追加一个单位物品的消费给他带来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必须为之付出的价格,他就会减少该种物品的购买量。如此的调整将持续到他从最后一个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效益恰好等于其必须为之付出的价格时为止。消费者购买某种物品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效益也就是该种物品所提供的社会边际效益。P代表价格,MPB代表私人边际效益,MSB代表社会边际效益,则上述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MPB=MSB1.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决定的产量水平意味所有的消费者已将其消费量调整到了其私人边际效益等于该物品的价格的水平,所有的生产者已将其生产量调整到了其私人边际成本与该物品的售价相等的水平。P=MPB=MPC=MSB=MSC如果消费者就是所出售物品的唯一受益者,且生产者承担了制造该物品的所有成本,那么,该种物品市场的均衡点就是其最佳的产量点:MSB=MSC如果这种条件在所有的市场上以及所有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物品上都得到了满足,那么,就意味着该经济社会中的所有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佳状态,即实现了“帕累托效率”。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MPB=MSB=MSC在所有的市场上和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物品(或劳务)上都得到了满足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1.2.2市场失灵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的五个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五个条件如果缺少一个,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经济学界将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公共部门的干预即政府的经济活动就成为必要。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公共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或劳务(publicgoodsorservice):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由于这类物品或劳务所提供的效用不能分割为若干单位,从而不能向个人或企业出售,也不能为其定价,市场的供给自然就成为无效的方式。外部效应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方面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垄断垄断(monopoly):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少数大企业就有可能对瓜分市场,规定垄断价格方面达成协议,形成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消除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反而使竞争更为尖锐。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MR)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旨在瓜分和垄断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规定垄断价格,加强对外经济扩张,保证高额垄断利润。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跨国公司等。垄断组织最初以短期价格协定的形式出现于19世纪60-70年代;1873年危机后以分割市场、规定垄断价格或规定生产限额为目的的卡特尔开始广泛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卡特尔才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参见“垄断”。垄断组织托拉斯:(trust)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由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原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红利。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而进行剧烈的竞争。垄断组织卡特尔:法文cartel的音译。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垄断商品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订立的协定。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或规定商品售价。参加者如违反协定,就处以罚金。但它们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有自己的独立性。参加者之间为夺取有利的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进行着剧烈的竞争,常使协定瓦解。垄断组织康采恩:德文Konzern的音译。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包括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集团(一般是大银行资本家)通过参与制加以控制。它明显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期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的特点。垄断组织辛迪加:(法syndicat)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企业间关于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旨在通过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料,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者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都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垄断组织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英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点,通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的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的由总公司独资经营,有的是与所在国政府或私人合营的子公司。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过剩的加剧而广泛发展。以美国跨国公司的数量为最多。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跨国公司的活动损害其经济利益和主权,从投资范围、税收及金融贸易条件方面加以限制,直至将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实行国有化。但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主权的前提下,也有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的情况。垄断组织垄断竞争论:(英monopolisticcompetition)亦称“不完全竞争”(英imperfectcompetition)。现代西方经济学市场理论概念之一。美国爱德华·张伯伦于1933年最先提出。认为同一市场上,如任何一个售卖者都不能单独影响价格,则竞争是“纯粹”的;如产品有差异(指品种、质量、商标和售卖条件等),则发生垄断,差别愈大,垄断因素也愈大,差别大到不能为其它任何产品所代替时,则垄断是“纯粹”的。“纯粹竞争”或“纯粹垄断”的情况很少,极大多数的产品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差别;所以它们的售卖者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这种竞争称“垄断的竞争”。张伯伦在其著作《垄断竞争理论》中考察了这种类型的产品的均衡价格在在短期和长期中如何决定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