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患者女,39岁,术前诊断:左侧乳腺肿物,于2015-07-03在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二根治术”,术后恢复好,为了进一步静脉化疗,于2015-07-17在盲穿下从肘正中静脉PICC置管,置管顺利,没有反复送管和调整,于置管后第五天出现静脉炎,予热敷、如意金黄散调蜜外敷三天后好转,分别于2015-07-23、08-13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化疗,化疗顺利,这期间未出现异常。于2015-08-28(置管后第42天)患者来院诉上臂(穿刺处上方约5CM)肿胀疼痛、皮温略高,查彩超未发现血栓,嘱病人活动肢体抬高患肢、止痛、多喝水,水胶体敷料外敷、金黄散外敷,嘱随访。患者8.29未来院。于08-30再次来院诉疼痛肿胀加重,皮温高,测臂围较前增加4CM,予复查彩超示头静脉血栓,仍予上述处理并门诊予低分子肝素0.3mlq12h皮下注射,嘱患者至心血管科诊治,患者未去。于09-01入院,患者PICC置管穿刺处上方皮温仍高,局部红肿胀痛明显,测臂围较前增加4CM,予低分子肝素0.3mlq12h皮下注射、静脉抗生素治疗、口服华法林2.5mg、喜辽妥涂抹,请心内科会诊。1号夜间诉疼痛加剧予止痛、依莎吖啶外敷,09-02仍有上述症状,皮温较前有所下降,仍予静脉抗炎,喜辽妥涂抹等处理,嘱多饮水。09-03局部症状稍好转,皮温正常,臂围27cm,但穿刺处上方约5cm处出现一3×4cm的包块中央隆起,09-04晨查房患者诉夜里穿刺点有少量脓液流出,上臂局部症状仍存在,主治医师会诊后示:患者目前血栓性静脉炎诊断明确。建议予以非甾体类消炎药抗炎治疗,外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建议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应用2周后复查,保持(INR2.0-3.0),建议尽早拔除置管,予以执行并拔除置管。予拔除,未予培养,拔管后继续抗炎处理,局部脓肿形成予穿刺抽吸,之后脓肿消退,局部症状消退。讨论一:该患者右上肢肿胀的原因?371、血栓形成2、静脉炎3、病人手臂活动减少4、淋巴回流受阻5、低蛋白血症讨论二:血栓早期如何与静脉炎区别,静脉炎与血栓的关系讨论三:PICC与血栓的关系42-431、患者的原因患有肿瘤者VET的风险提高4倍;接受化疗者VET的风险增高6.5倍;接受手术者VET的风险增高2-4倍。2、静脉导管的原因a、插管本身损伤血管壁。导管在静脉内反复的机械刺激,引起内膜损伤。导管在血管腔内占据一定的空间影响相应的血流b导管的材质应选择组织相容性较好的导管。c、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插管移位、断裂,自主或不自主的减少插管侧肢体活动,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d、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与血栓形成几率有关。3、医源性因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导管置入后要严密观察,尤其是有无CRT发生的征兆。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反复穿刺会诱发机体高凝状态;不规范的封管操作会导致血栓的发生。讨论四:怀疑血栓后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有哪些?43讨论五:确定血栓形成后如何规范化治疗47,护理上要注意什么?45讨论六:目前该患者的PICC导管是否要拔除?46讨论七:如何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