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2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活动。2.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3.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4.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5.人的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6.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37.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8.全民教育是保证每一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9.终身教育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第二章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天然环境包括: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人工环境包括: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环境等)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3.狭义的文化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4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4.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6.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第三章l.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量变和质变的过程。2.儿童的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5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3.遗传决定论这一流派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这一理论夸大了遗传及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4.成熟势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该理论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5.环境决定论这一流派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6.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7.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6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8.社会本位儿童观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在这种儿童观下,儿童受教育只不过是成人的赐予或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造就出符合成人或成人社会期望的某种类型的人。成人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学习也变成了苦役。9.人本位儿童观尊重儿童和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10.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第四章1.“白板说”由英国学者洛克提出。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7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2.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3.儿童中心论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即尊重儿童真正的面貌来熟悉儿童,尊重自我指导学习,尊重作为学习的刺激和中心活动。4.蒙台梭利教学法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了“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实验,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其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5.发现式教学方法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8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6.多层智力观由加德纳提出。他指出,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即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以及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7.完整学习是指为幼儿提供完整的、等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8.最近发展区有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能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9.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10.教学做合一9由陶行知提出。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二是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11.整个教学法由陈鹤琴提出。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第五章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2.学前教育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第六章1.活动区的界限性是指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2.活动区的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10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3.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是指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4.创造性游戏是学前儿童主动地、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5.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6.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第七章1.独立自主原则是指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考虑和利用发展11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3.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4.启蒙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6.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第八章l.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12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2.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教学方法。3.示范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的一种教学方法。4.范例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指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5.参观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6.教育活动游戏化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7.语言法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13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8.故事法指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9.讨论法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10.移情法它是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方法。11.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12.环境体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1413.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14.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的方法。15.社会性惩罚也称心理惩罚,主要是通过剥夺儿童的某些社会性愿望,从而达到促其“自省”和明辨是非的目的。16.自然后果惩罚法即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17.生理性惩罚实际上就是体罚,即通过对儿童身体的野蛮、粗暴管制,试图使儿童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的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法。第九章151.家庭结构P205主要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2.核心家庭P198、P205指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家庭关系比较密切。3.联合家庭P198、P205由三代人结合而成的家庭或由两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4.扩大家庭P198、P205是指包括叔侄、姑舅成员在内的家庭。第十章1.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2.保教性托儿所教育是保教并重的教育,是根据小儿的胜利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事3岁前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3.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16第十一章1.幼儿园P257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2.“提前开始”计划P261美国著名的“提前开始”计划,就是面向有色人种和贫穷的白人家庭中的孩子进行的,其宗旨就在于向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促使他们和其他家庭背景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3.幼儿园教育目标P261、P264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和要求。它是指导幼儿园开展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4.幼儿园中期目标P264即幼儿园小、中、大灯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5.幼儿园近期目标P264也称短期目标。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6.活动目标P26517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7.“完整儿童”P265即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P267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9.广义幼儿园环境P268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10.狭义幼儿园环境P268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第十二章1.入园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