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PA考核细则根据路透最新的报道,央行的最新MPA细则如下:1MPA总体目标MPA一个简洁的理解就是在季末考核时考核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也称为对广义信贷类资产的考核,广义信贷包罗了信贷、委托贷款以及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借。从原先的名义信贷规模管控到现在全资产口径管控。通过一整套评估指标,构建以周期调节为核心、依系统重要性程度差别考量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2MPA指标体系3MPA计算评分标准注:C*为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同类型机构不良贷款率参照银行业管理机构公布的季度数据。上述七大类指标分值均为100分,优秀线为90分,达标线为60分,指标评分如有区间,按区间内均匀分布的方式计算具体分值,各项指标均以金融机构法人单位,按上一季度末数据为准。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结构性参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资本缓冲要求)结构性参数αi,主要参考机构稳健性状态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最低资本充足率,储备资本参照参照相关监管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主要从规模性、替代性、关联性等方面评估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逆周期资本缓冲=max{βi×[机构i广义信贷增速-(目标GDP增速+目标CPI)],0}βi为机构i对整体信贷顺周期贡献参数,βi=宏观经济热度参数(βi1)×系统重要性参数(βi2)3MPA考核惩罚A档机构:七大方面指标均为优秀(优秀线90分);执行最优档激励。B档机构:除A档、C档以为的机构;执行正常档激励。C档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项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给予适当约束。差别准备金利率:为了进一步增加实施差别准备金利率中的灵活性,我们拟在现行法定准备金利率±30%以内,分三类情况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正常情况下(当前),启用±10%的幅度,即对A档机构实施奖励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1.1);对B档机构继续保持法定准备金利率;对C档机构实施约束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0.9)。需要增加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启用±20%的幅度,即对A档机构实施奖励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1.2);对B档机构继续保持法定准备金利率;对C档机构实施约束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0.8)。较为极端情况下,启用±30%的幅度,即对A档机构实施奖励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1.3);对B档机构继续保持法定准备金利率;对C档机构实施约束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0.7)。4MPA实施人民银行及其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根据季度数据动态评估MPA由人民银行及其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负责实施与解释,全国性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设在人民银行总行,秘书处设在货币政策司;各省级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设在人民银行省级分支行,秘书处设在货币信贷处。考虑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委托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各省级自律机制进行数据搜集和初步测算,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进行复核,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和分支行货币信贷处给予指导。MPA一季度一评,通过持续评估对信贷投放形成事前引导,货币信贷部门应对金融机构行为加强事中监测,发现苗头及时预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必要时进行窗口指导。MPA评估对象分为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普通机构(CFIs).N-SIFIs由全国性自律机制秘书处初步测算,全国性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由人民银行总行、全国性自律机制秘书处、银行、学界等相关人员组成)进行复核,结果报备人民银行总行。R-SIFIs和CFIs由各省级自律机制初步测算,各省级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由人民银行分支行、省级自律机制、银行等相关人员组成)进行复核,结果报备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并反馈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将持续加强监测,并根据实施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对MPA评估体系持续加以改进和完善。MPA考核对银行业冲击的深度解析随着一季度MPA考核时点的逐步临近,MPA考核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无论是近期资金利率的明显抬升,还是一级市场发行的持续低迷,都反映出MPA考核对银行经营行为实实在在的影响。那么一季度MPA考核对商业银行的压力究竟有多大?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增速考核又会对银行广义信贷增速带来多大的影响?资本充足率容忍度的取消又影响几何?根据央行有关MPA考核的规定,如果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项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MPA考核即为不达标,落入C档机构,因此资本和杠杆情况是否达标就成为了评估一家银行MPA是否达标的“一票否决”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资本和杠杆情况中,资本充足率又占据了80%的权重,因此资本充足率也成为决定一家银行MPA能否达标的重中之重。而资本充足率的考核又直接与广义信贷增速挂钩,因此广义信贷增速就成为了MPA考核体系的核心。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问题,我们假设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一季度,理财的机构结构、收益类型结构和资产配置结构与2016年上半年一致,各分项增速与总规模增速一致,对2017年一季度新口径广义信贷增速进行粗略估计。在以上的假设基础上,根据计算,2017年一季度全国性大型银行和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口径广义信贷增速分别约为10.9%和21.4%。虽然从整体来看,由于现行的广义信贷增速考核标准较为宽松,因此无论是全国性大型银行还是全国性中小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都远远低于MPA广义信贷考核指标,但依然不能排除个别股份行或城商行广义信贷增速超标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问题,我们无法估算农商行新口径广义信贷增速水平,由于农商行近年来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扩张速度都很快(部分甚至快于股份行和城商行),因此农商行广义信贷增速超标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果把资本充足率对广义信贷增速的约束考虑在内,情况就要严峻的多。由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在考虑资本充足率容忍度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充足率分项考核要达标,就意味着理论上对应的五大行的广义信贷增速上限在20-25%,股份行在20%左右,城商行在20-25%,农商行在25%左右。由此可见,五大行由于广义信贷增速较低,因此无论是资本充足率还是广义信贷增速考核都能够轻松达标;而股份行和城商行如果资本充足率要达标,广义信贷增速最高只能控制在20%左右,而根据我们的计算,一季度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平均广义信贷增速就约为21.4%,这意味着很可能有超过半数的股份行和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无法达标,MPA考核被一票否决,落入C类。更进一步,如果央行在一季度MPA考核中取消资本充足率容忍度指标的消息属实,那么按照目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所能支撑的广义信贷增速上限会降至15%以下,这意味着除五大行、国开、邮储外的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考核都无法达标,这无疑将对股份行和中小行的MPA考核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一季度就很可能有大量银行MPA考核无法达标落入C类。综上所述,在MPA考核指标体系的七大方面当中,资本和杠杆情况与资产负债情况是最值得关注的两大方面,而在这两大方面中,广义信贷又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指标。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虽然单纯看广义信贷增速达标压力并不大,但考虑广义信贷增速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后,除五大行外的至少半数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本充足率难以达标,最终导致MPA考核不达标的问题。因此一季度MPA考核依然“压力山大”,仍然需要警惕MPA考核对资金面以及债市的潜在负面影响。正文:随着一季度MPA考核时点的逐步临近,MPA考核对债市和流动性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无论是近期资金利率的明显抬升,还是一级市场发行的持续低迷,都反映出MPA考核对银行经营行为实实在在的影响。那么一季度MPA考核对商业银行的压力究竟有多大?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增速考核又会对银行广义信贷增速带来多大的影响?资本充足率容忍度的取消又影响几何?本篇专题将试图通过逐一分析MPA各细项对银行的考核压力,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众所周知,MPA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从以往盯住狭义贷款转为对广义信贷(包括贷款、证券及投资、回购等)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通过一整套评估指标,构建以逆周期调节为核心、依系统重要性程度差别考量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人民银行及其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根据季度数据动态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MPA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和信贷政策执行七个方面,其中既包含定性指标,也包含定量指标。涉及到的定量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广义信贷增速、委托贷款增速、同业负债占比、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而根据不同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不同,央行又将商业银行分为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和普通机构(CFIs),对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指标要求和考核方式。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方面逐一分析银行一季度MPA考核压力究竟如何。一、资本和杠杆情况根据央行有关MPA考核的规定,如果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项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MPA考核即为不达标,落入C档机构,因此资本和杠杆情况是否达标就成为了评估一家银行MPA是否达标的“一票否决”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资本和杠杆情况中,资本充足率又占据了80%的权重,因此资本充足率也成为决定一家银行MPA能否达标的重中之重。(一)资本充足率按照现行的MPA考核体系中的资本充足率评价标准,考察的并非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绝对水平,而是商业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C)和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之间的差额。如果某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不低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C*),那么该银行资本充足率考核为满分(80分);如果该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低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C*),但差额不超过4个百分点(C*-C≤4%),那么该银行资本充足率考核为合格(48-80分);如果该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低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超过4个百分点(C*-C>4%),那么该银行资本充足率考核为不合格(0分)。所谓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是央行在MPA考核体系中新推出的一个考核指标,计算公式为: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结构性参数α×(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其中结构性参数α主要参考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基准值为1,根据以下两方面情况进行上调:(1)经营稳健性状况:考核季度内内控管理、支付系统出现重大问题,发生案件及负面舆情等情况上调0.05。(2)信贷政策执行:考核季度内月均转贴现余额占比或新增占比超过法人机构平均水平上调0.05。因此取值在1-1.1之间;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均参考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为风险加权资产的1%,仅系统重要性银行适用;逆周期资本缓冲计算公式为:逆周期资本缓冲=max{βi×[机构i广义信贷增速-(目标GDP增速+目标CPI)],0},其中βi为结构性参数,为机构i对整体信贷顺周期贡献度参数,按以下方法确定:βi=宏观经济热度参数(βi1)×系统重要性参数(βi2),其中宏观经济热度参数(βi1)由央行根据广义信贷/GDP偏离其长期趋势值的程度测算,结合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系统重要性参数(βi2)根据不同银行系统重要性差异调整其对整体信贷偏离度的贡献,在0.5-1之间赋值。综合来看,结构性参数βi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4-0.8之间。由于已知今年目标GDP增速为6.5%,CPI增速为3%,因此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C*=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