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单元知识总结课件--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基础清单·速查知识归纳·整合基础达标·训练基础清单·速查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主要特征2.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二、区域发展阶段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项目特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对外交通与联系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就业比重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发展状态低水平均衡状态2.工业化阶段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项目特点工业部门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区域差异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交通联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发展状态处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三、区域发展差异1.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2.图示法分析西部大开发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1.对调入地区的意义(1)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2)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3)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对调出地区的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2)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3)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4)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五、产业转移1.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沿海生产成本高,内陆生产成本低―→沿海企业向内陆的迁移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改善―→台湾产业迁移为实现地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3.影响加重转入区的环境污染,减轻转出区的环境污染。知识归纳·整合●知识体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精要整合一、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1.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性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图所示):2.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图所示:3.区域综合题的答题方法(1)认真审题①审题的层次性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必须先把地图读懂才能根据题所涉及的知识或技能要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层次性。第一层次:确定地理位置。a.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准确定位;b.根据其他地理事物的特征推测,如山脉、河流、湖泊、交通线、城市、矿产地等。第二层次:观察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属于哪方面的内容。在确定所属知识的基础上,从头脑中把其提取出来思考答题。②审题的准确性高考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超强的能力。所以,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细致的综合的分析,这样才能少失分或不失分。(2)精准组织答案①答案的方向性就是实现“实践”→问题与“理论”→基础知识的对接,分析解决该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②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问题。③答案的全面性就是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3)规范准确的表述①语言精练专业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精练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②书写规范一是要做到逻辑严密、顺畅;二是要条理清晰,层序分明。●典例剖析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流域内区域差异(分为A,B两区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图示分析,该区域的共同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3)试分析A、B两区域发展的优势及其发展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对区域概念的实际应用,区域的共同点即区域的内涵。A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林业资源丰富,可发展林果业。B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可发展种植业。答案:(1)地形地貌(2)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②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并有别于其他同等级的区域③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3)A为山地丘陵地区,林业资源较丰富,可发展林果业等;B为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有充足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适合发展商品性的耕作业。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奥赛小组的研究案例。研究课题:学习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阶段研究思路:研究结论:阶段Ⅱ成果贵州省水能资源丰富,煤炭、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湖北省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产量大,制造业发展快。上海市交通便利,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科技水平高。阶段Ⅲ成果……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读“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GDP总量柱状图(图甲)”和“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产业结构饼状图(图乙)”,填写下表中的相关内容。解析:填表时应认真分析图示内容,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中期工业经济比重上升,晚期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答案:(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城市化水平低;GDP总量小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GDP总量较大中期晚期二、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及其影响为解决我国能源、水资源分布(生产)与消费不匹配的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2.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差异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煤炭则北多南少等,资源的分布状况往往与经济地理格局不一致。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这些问题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资源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严重)。(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浪费和污染)。(4)资源调配线路选择:①保证稳定的资源供应;②线路最短化(新建线路要短);③施工难度小(要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等条件);(4)考虑对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5)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使输出地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缓解输入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6)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典例剖析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2009年2月7日在深圳正式破土动工,至此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管道工程已全线开工建设。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3)题。(1)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分界点的地名是()A.兰州B.靖边C.乌鲁木齐D.中卫(2)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A.中亚B.俄罗斯C.西亚D.乌克兰(3)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A.缓解能源紧缺状况B.改善水体质量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解析:第(1)题,从中卫向东虚线与实线几乎不再重叠,因而可确定中卫是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的分界点。第(2)题,二线管道国内的起点为霍尔果斯,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重要边境口岸。第(3)题,可减少东部地区因煤炭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审题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意义”四个字的含义。答案:(1)D(2)A(3)C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需结合经纬度和海陆轮廓进行定位,确定线路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应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气候类型、降水状况影响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地形影响水的自流方向,从而影响调水能耗)。第(2)题,对于调入区来说,调水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使各项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第(3)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考虑。答案:(1)(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三、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规律(如图):(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主要考虑因素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