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执行能力和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且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粘合力。一、在教育(学校)管理中执行能力和管理效能的内涵和标志管理的基本矛盾是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的有限性和提高管理效益的矛盾。一、在教育(学校)管理中执行能力和管理效能的内涵和标志(续)1、所谓执行能力是在了解和把握全局性目标与决策的基础上,在所分管的学校或部门,落实目标,“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2、执行能力的基础是对现状的充分了解和深刻把握,确定提升空间(有奔头)。执行能力中的五个管理环节:——计划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经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可检测的工作计划;——组织能力:有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组织机构(规模型学校和一般学校);职能部门和中层干部充分到位;有及时的反馈渠道;有坚强的团队精神;——指挥能力:掌握指挥的依据(情况明,深入一线);有指挥的思路;有指挥的力度(排兵布阵);手中有典型;——控制能力:“控制就是采取措施,缩小现状和目标的差距(系统科学称之为‘目标差’)”;所谓“心中有数”就是有“目标”和“现状”的“数”;——协调能力:发现矛盾,化解矛盾;协同一致,消除内耗。3、执行能力必须是过程和结果的完美统一;不仅看是否“干”了,重要的是看是否“会干”、“干成”;4、执行能力的关键是效率;管理效能来自于管理效率,没有高效率,就没有高效能。二、提高执行能力的主要途径1、要有政治和政策的敏感性;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2、要有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校长”、“科长”的称谓不是荣誉称号,而是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不好工作不是一般的“自责”,而是对事业的失职;3、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出新思路,出办法,出对策(扁平化管理;初三、高三毕业班复习课;题库和网络资源建设;优质课、精品课例建设;等);4、职、责、权分明:校长、科长把握宏观(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中层职能部门和中层干部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是领导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具体工作的策划者、筹备者、组织者;5、树立“要事第一”原则。我们面对的工作有四类:第一类是重要而又紧迫;第二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第三类是不重要但很紧迫;第四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我们习惯抓第一类、第三类工作(火烧眉毛);“要事第一”原则的核心理念是关注第二类问题。6、团队精神:共同目标,协同一致,理智健康,增强合力。三、团队建设是学校管理的灵魂1、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所谓团队是指具有共同认可的目标、共同为此目标而奋斗、在实现整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一批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团队不同于群体;团队不同于集体。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所谓团队精神就是目标意识、整体意识、负责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共同愿景;团队精神的前提是尊重个体的兴趣和成就,给个体发展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和“共赢”;团队精神的一条主线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2、团队精神建设中的若干要素尊重与平等诚信与信任自信与合作沟通与共享宽容与互补欣赏与激励【结束语】——弘扬“三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强“六种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民主意识;执行和加工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四种能力”:领悟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表达和说服能力;——提倡“四勤”:眼勤,脑勤,口勤,行动勤;——落实“三个深入”:深入师生;深入教育教学;深入分管工作第一线;——彰显“五种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高度负责,无私奉献;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只争朝夕,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