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1992年日本股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91-1992年日本股灾读评:多看看外国的历史是怎么走过来的,对于跟踪和预测中国经济将如何走是很重要的一条借鉴。从去年以来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大家口中所谓的日本泡沫是怎么回事,泡沫是怎么破灭的,破灭以后又对日本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应该更有意义。2008年的中国股市,算不算股灾?!一、背景。日本在二战中对世界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战败后被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占领,出于世界政治对抗的需要,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重要的盟友。在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和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期间,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后勤基地,大批的军事物资需求,刺激日本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中快速崛起。1955年至1990年,人均GDP从1612美元增加到23183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日本国内问题重重。1、资产市场出现严重的泡沫。1955年至1990年,日本房地产价格上涨超过75倍。1990年,日本所有财产的总市值约为20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全部财富的20%。按照当时的地价,假如将东京卖掉,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这和股市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在此期间,股票价格上涨100倍。1989年12月,日本股票总市值为4万亿美元,接近全球资本市场总值的45%。日本通讯巨头NTT公司的股票市值,超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埃克森、通用电气、通用汽车五家公司市值的总和,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比美国所有券商市值的总和还要高。2、外贸不平衡导致日元快速升值。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成长为世界主要的出口大国。尽管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的贸易顺差有所下降,但自1981年起,日本贸易便呈现飞涨态势,到1986年高达827.4亿美元,超过西德成为世界头号贸易顺差国。同期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1987年贸易逆差达1712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纽约签订“广场协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问题。此后日元对美元快速升值,从1985年9月的1美元兑换250日元,到1987年最高的1美元兑换120日元,短短两年时间,日元升值1倍以上。日元快速升值的预期,引来大量的国际热钱,进一步推高国内的资产价格。3、信用的快速扩张。随着贸易盈余的不断增加,日本的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上涨。由于日本采取盯着美元的汇率政策,这些盈余进入银行体系时,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便不可避免。此外,在日元升值初期,政府出于对“日元升值萧条”的恐惧,开始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986年1月至1987年2月,连续5次调低贴现率,信贷市场实际利率从接近6%降至不到2%,由此导致巨额的储蓄资金离开银行系统,到资本市场上寻求更高的收益。二、描述。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的严重后果,堪比1929年的大萧条。在此后的20年中,日本经济再没有恢复至昔日的辉煌,36718点的高位也成为日经225指数不堪回首的记忆。股市退潮之后的衰退体现在经济的各个层面:1、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跌。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成为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股市崩溃的导火线,当年日经225指数下跌38%,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92年跌破20000点,2003年跌破10000点,2008年10月跌破7000点,创下日本股市26年来的新低,相对此前的峰值已跌去80.95%。与此同时,日本房价急剧下跌,1994年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的房价已跌去50%,2004年房价最高跌幅达70%。2、经济陷入困境,企业大量破产。1990年后,日本经济进入漫长的低增长时代,自此“黄金时代”一去不返。1975年至199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4.1%,而美国同期仅为2.7%。1990年至200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6%,而美国同期却高达3.1%。经济低迷导致企业负债规模大幅上升,破产企业数量逐年攀升,失业率高居不下。3、金融机构不良债务剧增,信用等级普遍下降。1990年以后,日本金融机构盈利水平直线下降,不良债务率呈明显的递增态势。据早稻田大学西村吉正教授统计,90年代日本共有182家金融机构倒闭,约占全部金融机构数量的20%。银行坏账比率从1990年的不到1%,上升至1999年的6.1%,2002年最高达8.4%。1992年至1994年,有90家银行的信用评级被下调,11家主要商业银行1994年的税前利润下降超过90%。在倒闭的金融机构中,不乏曾经大名鼎鼎山一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等。时至今日,日本经济仍没有走出衰退的阴影,政府债台高筑,居民实际收入逐年走低,消费能力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低迷还直接影响到日本政局的稳定,尤其在1993年以后,政府更迭如走马观花,由于缺乏持续的经济政策,导致日本经济形势更加恶化。三、简析。有人将这次泡沫形容为日本“二战后的第二次战败”,它所导致的经济衰退,程度之深,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出乎所有人意料。回眸那段历史,在泡沫破裂的背后,反映的是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和在重大政策选择上的失误。1、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二战使日本沦为一片废墟,为快速摆脱经济困境,日本不得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扶持以出口为导向的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这一方面促使汽车、家电、机床等行业快速崛起,造就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如丰田、松下、东芝等,另一方面导致面向国内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在经济的“双重结构中”,政治的干预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日本产业陷入“结构性陷阱”。2、经济结构转型缓慢,外向型经济遭遇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依赖强大的出口迅速崛起,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相对有限。随着日元升值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原有的出口优势逐渐被削弱,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由1986年的4%以上下降至1990年的2%以下。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共有的特征,是企业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可惜日本并未抓着日元升值的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转型。当美国昂首阔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的泥潭中。3、金融自由化改革“吹出”资产泡沫。20世纪80年以后,日本金融自由化迅速发展起来。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缩小,给银行的信贷业务收入带来直接的冲击,迫使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上涨。此外,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银行获得证券交易资格,随着证券业务的深入开展,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加上企业的疯狂投机,结果导致股价的暴涨。4、关键时刻金融政策出现重大失误。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升值预期和连续降低的市场利率,使得国内外资金蜂拥而至,主要用于证券市场的投机。对于日渐庞大的股市泡沫,日本中央银行始终采取观望的态度,从而错过经济软着陆的良机。等醒悟过来之后,却连续五次加息,同时出台旨在遏制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的严厉政策,直至最终刺破泡沫。5、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1973年至1989年间,日本股市整体涨幅达到20.23倍。股票市场整体市盈率最高达70.6倍,股价是股息的200倍以上。人们坚信,牛市的神话将永远持续下去。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甚至用哥白尼和托勒密的头像做广告,将永久牛市的观点比喻成“日心说”,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即将危险的言论比喻成“地心说”。股市的财富效应让居民消费心理膨胀,各种高档品牌和新建住宅销量大增,日本岛迷失在虚幻的富足中。对比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路径,能够发现众多相似之处,大量的贸易顺差、巨额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升值压力、国际热钱流入、房地产泡沫显现等。因此,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教训对中国有较强的警示意义,中国避免重蹈覆辙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实现经济的转型,增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量,提升新兴和战略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地位,这将直接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