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多旱少雨,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43立方米,仅为全省及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2%和7.4%。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太原市每天产生的55.5万立方米污水中,有49.6%的污水在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汾河;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约31万立方米污水中,只有约1万多立方米达到了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污水净化处理工艺落后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太原市稀缺的水资源。近日,为了解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走访了相关部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太原市市区范围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其中:杨家堡污水净化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北郊污水净化厂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属于太原市市政部门管理,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和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属于大型企业污水处理厂,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既处理工业废水又处理生活污水。除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外,其余五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41万立方米/日,实际处理能力为35万立方米/日。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属的4个污水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29.64万立方米/日,服务太原市城区范围。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太原市污水污染源分散复杂,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加。据调查,2007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为20267.6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10217.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281.8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7095.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后回用量为342.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2.9%。可见,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二、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标准较低据了解,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2002年开始执行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但是,目前太原市市政部门下属的污水净化厂处理水平只有升级改造后的北郊污水净化厂可以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污水净化厂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因设施严重老化只能达到三级标准,与新标准有很大的差距。三、城市污水管网老化建设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及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产生污水的领域越来越广,污水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市的收集管网老化,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滞后且布局不合理,使现有管网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污水。就处理标准最高的北郊污水净化厂而言,设计处理能力为4万立方米/日,而实际处理能力仅为1.5万立方米/日。尽管2007年我市城市道路进行了大面积改造,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预计2008年在大同路修好后,情况将会有所好转。四、资金短缺城市污水处理升级困难据了解,按照国家规定污水净化处理成本要达到每吨水1.2元以上才能维持基本运行。而目前,太原市市政管理局下属的4个污水净化厂的平均处理成本却是每吨水0.40元到0.5元左右,其中处理能力排在前两位的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污水净化厂,处理成本分别为0.46元和0.39元。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这几个厂的设备只能勉强维持基本运转。按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想解决污水处理的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使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率将有望达到国家新的处理标准。五、“十一五”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按照国家“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将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代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做为城市污水处理情况的定量考核指标。“十一五”期间太原市要实现的重要环保目标之一,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仅有50.4%的污水得到净化厂处理。据从有关部门获悉,2010年前为提高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完成以下三项工程建设。(1)新开工城南污水处理厂,厂区位于南内环高速北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0立方万米/日,一期工程10万立方米/日。(2)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在原址建设,建设规模为7.5万立方米/日,建成后该厂处理能力将达到15万立方米/日。(3)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全部出水水质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三项工程完工后,对设施严重老化的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将关闭。届时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率将由目前的50.4%增至90%以上,而中水回用率也将由3.35%增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