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不同地段的地貌一样吗?为什么?上游中游下游思考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以侵蚀作用为主搬运作用为主堆积作用为主河流侵蚀河谷演变初期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型谷。一般位于上游河谷演变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一般位于中游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河谷演变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拓宽呈宽浅的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游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拓宽呈宽浅的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游河谷演变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槽型。下列剖面图表示河流的哪个发育阶段,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河谷演变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堆积冲(洪)积扇山前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较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季节露出河面,形成河漫滩。河流堆积河漫滩平原中下游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河流堆积三角洲入海口冲积扇发育在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堆积课堂练习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①~④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A.向北流B.向南流C.向西南流D.向西北流3.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BDB解析:1.B2.D3.B第1题,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第2题,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示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示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示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第3题,树龄的大小与河漫滩形成的时间早晚相关,与河漫滩面积大小无关,A错;若乙处积水时间较短,则乙地河漫滩出露水面的时间早,树木可更早地在此生长,生长时间越早则树龄越大,B对;由河流的流向可知,甲位于乙的下游,C说法错误;“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图中甲、乙位于相同的陡坎内,说明两地河道形成时间相同,D错。考向一河流侵蚀地貌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2.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A.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BC3.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A.岩性坚硬B.河流较多C.降水较少D.断裂较少D解析:1.B2.C3.D第1题,读图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水口,说明悬瀑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发生在陡崖处形成悬崖式瀑布,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悬瀑形成,故选B。第2题,由图可知,悬瀑底处海拔低于溶洞、暗河及瀑布顶端,说明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溶蚀,C对。降水大小及发育的河流流量大小与否对悬瀑形成无关,A错。悬瀑不是地壳运动形成的高差,是流水下蚀形成的,B错。河流下蚀速度快于溶蚀,下蚀后分离的岩体在流水溶蚀下,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形成,与溯源侵蚀无关,D错。第3题,读图可知,湘西峰脊峡谷地区峡谷众多,而形成峡谷的基础是断裂发育,在断层处,岩石破碎,被流水侵蚀形成多个峰脊,而台地峡谷区域台地较少,是由于断裂较少,故选D。考向二河流堆积地貌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4~6题。4.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冰碛平原B.三角洲C.洪积扇D.风蚀洼地5.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A.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B.沉积物厚度大,储量大C.降水丰富,补给充足D.农业活动少,耗水少CA6.本区农场的灌溉水源主要利用地下水而不是河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比河水()A.水量更大B.水质更好C.水温更高D.盐度更低A解析:4.C5.A6.A第4题,根据图像信息,该干旱半干旱区域地下水由下往上逐渐抬升,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等值线呈扇形,扇状区域内有河流流经。说明该区地势由下往上升高,应为山前洪积扇。第5题,甲处为洪积扇扇顶,扇顶沉积物颗粒较大,空隙多,水源下渗强,且该地地势较高,因此地下水水位高,埋藏深,A正确;扇顶沉积层厚,蓄水能力强,颗粒物上大下细,利于地表水下渗,使下层地下水沿地势流向扇缘,但不能说明地下水抬升变化幅度大,B与题干无关;此处为柴达木盆地,降水较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排除;扇顶沉积物颗粒大,土壤层薄,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而该地地下水抬升变化并非由于农业活动造成,D排除。第6题,该地地处我国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农业生产所需的灌溉水源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本区(2019·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