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成果名称“技术+管理”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成果完成人姓名石永久、冯鹏、郑思齐、刘洪玉、袁驷成果完成单位名称清华大学成果科类工学类别代码□0□8□1□1推荐序号□1□1□0□9□1成果网址推荐单位名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荐时间2014年3月15日填表说明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2.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4.推荐序号由5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1《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推荐单位代码及推荐限额指标》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三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7.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1一、成果简介(可另加附页)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13“技术+管理”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着力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创新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模式2012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2012面向前沿、立足实践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创新2012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2010《物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2008国家级教学团队(结构力学)国家级教育部2003教学名师奖(袁驷)国家级教育部2007北京市教学名师(叶列平)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北京市教学名师(张建平)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北京市教学名师(辛克贵)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7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冯鹏)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工会2009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李全旺)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工会2013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施刚)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5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张红)校级清华大学22008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陆新征)校级清华大学2011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郑思齐)校级清华大学2003精品课(《结构力学》)国家级教育部2005精品课(《混凝土结构》)国家级教育部2010精品课(《土木工程CAD》)国家级教育部2008精品课(《建筑材料》)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9精品课(《物业管理》)省部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精品课(《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校级清华大学2010精品课(《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校级清华大学2010精品课(《测量学》)校级清华大学2010精品课(《工程经济学》)校级清华大学2012-2013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孙启力,王萌)校级清华大学2011-2013清华大学学术新秀(陶慕轩,王宇航)校级清华大学2012清华大学第30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特等奖清华大学2009-2012亚洲大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国际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亚洲大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组委会32012第四届全国土木工程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09-2012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住建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9-2011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全国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第三届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2011第三届超轻复合材料桥梁学生竞赛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学会等2013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0全国高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拟大赛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等2007“十一五规划教材”18本国家级教育部成果起止时间起始:1999年9月1日实践检验期:5年完成:2009年7月31日4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时代需求和重大使命。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此要求“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努力“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我国未来工程建设的重要需求。世纪之交,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面临着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规模和复杂程度史无前例,与经济、人文、环境等越来越密不可分,多专业、多层次的策划、组织和协调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为此2000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了工程管理学部,提出了“集科学严谨的工程师、精打细算的经济师、具人文情怀的管理者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工科教育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普及带来了职能转变: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化教育转向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综合教育,管理知识及能力成为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学生对此也越来越重视。但传统工科教育中,这方面内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清华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世纪之交,“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使其获得成为行业引领者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其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教育准备,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世纪之交,面对这些需求与挑战,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进行了深入、持续地思考,以2000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为契机,提出了“技术+管理”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探索与改革创新,通过清华大学第21、22、23、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不断研讨,围5绕解决“人才培养定位”、“教”与“学”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基于反馈的教育目标研究和课堂内外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为培养目标、以“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善开拓”为具体要求、以“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为多样化培养特色的“技术+管理”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涵盖培养理念、培养体系、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育人环节的教学改革成果。这项改革使“技术+管理”成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的人才培养优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普遍受益(在校生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职业发展提速),得到用人单位、国内外同行、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1)基于反馈进行教育目标研究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首先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工程建设领域的人才需求,开展了校友调查和行业调查的研究工作,确切把握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清华的责任与定位,凝练出了“技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具体为:强调工程师素质的拓展,技术和非技术层面并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培养体系和培养内容;变“专业对口”为“专业适应”,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领军人才;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6在实施方案层面,从“课堂中”和“课堂外”两个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2)“课堂中”的改革以有效的机制设计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充分整合院系机构和师资,形成了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教学机制,奠定了“技术+管理”的人才培养基础。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则实现“分合有序”:对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就业,但根据学生特点和意愿在专业选择和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分。以培养方案优化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对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实现“协调统一”,突出“厚基础、宽视野”的特色,提高课程中经济、管理与法律类课程的比重;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技术或管理两者中择其一加以强化,也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兼顾两方面乃至完成双学位。以课程改革和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着力点。有针对性的增设课程,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专家讲授使学生宏观认识两个学科,并接触前沿研究,开拓专业视野。同时,优化专业课程,充分结合工程背景或管理实践,并精心设计贴近工程实际的习题。以国际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以及专业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暑期学校、国际讲席教授组等方式为学生形成国际视野打下良好基础。(3)“课堂外”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和社会工作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所学知识落于实处,提高综合能力。以“技术+管理”为主线强力推动实践教学。在实验课、实践课、综合实习以及课外实践和课外自主创新等多个方面强调实践教育。建设7高水平实践基地,优化实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将技术或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提升学生“双肩挑”管理能力。由研究生担任本科生辅导员,并鼓励学生积极担任学校和院系社工岗位的学生工作,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统筹协调等各方面能力。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1)面向新世纪,着眼社会需要,提出并发展了培养“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善开拓”的“技术+管理”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新理念。(2)落实新理念,创建了新的培养体系与模式。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系设院”;在学生培养体系方面做到“分合有序”;培养方案“协调统一”;并构建复合型人才的“成才通道”。(3)落实新理念,开展因材施教,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创新。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明确培养要求”,做到有侧重、分层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新开“针对性课程”,使知识体系更为宏观、开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更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4)落实新理念,实现了实践教学和课堂外培养的创新。形成了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的“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成了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优化了实习内容;强调课外科技活动在“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推动高参与度、高水平的课外实践培养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工作,以“双肩挑”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8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技术+管理”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使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广泛受益,使教师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在相关领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1)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使毕业生发展提速。“技术+管理”的培养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发展观,这些奠定了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础,使他们迅速成为所在单位引领者。实施改革之后,毕业生从团队中成长为领导者的速度明显加快,从工作发展到高级职位的时间平均缩短了1.8年,且在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人才,遍布各部门,成为优秀的学者、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和独当一面的政府部门领导者。(2)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在校生受益匪浅。学生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研究生学术新秀以及清华大学挑战杯、结构设计大赛等各项科技赛事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甚至有学生的科技竞赛成果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屡获表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同时,以《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为代表的课程为学生拓宽了视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