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传统文化知识梳理(202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宝库中华传统文化范围一、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建筑饮食等;二、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大年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四、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中考题中的设置频率越来越高。从2017年开始,浙江多个地区中考以直接设题的形式考查传统文化,2018年、2019年传统文化的考查日益突出。预估2020年将把文化常识考查综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离不开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心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注意积累并拓展。在考前备考时要注意分类整理,浙江省常考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敬辞与谦辞二、古代称谓三、古代年龄四、节气与月份五、对联六、传统节日与民俗七、中国戏曲八、科举制度与古代官职九、常见古代诗歌意象2十、古代地理名词传统文化知识梳理一、《论语》的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智:同知,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指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悌:对兄长的敬爱之情。二、古代对年龄的说法1.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黄口:十岁以下。2.女子年龄:髫(tiáo)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及笄(jī)(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二八年纪(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另有: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桑榆暮景、人老珠黄3.男子年龄:始龀(chèn)(男孩八岁)、幼学(男孩十岁)、志学或者束发(男孩十五,在古代可以入大学了)、弱冠(男孩二十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男女通用: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天命、是非之年(五十岁,又叫作“艾”)、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màodié)(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5.始龀(chèn)(男孩八岁)、龆(tiáo)年或“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6.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如下:垂髻: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总角:古时孩童8岁时,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束发:是把男孩的总角解散,束成发髻。这时已是成童。男孩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及笄:其实是女孩的束发之年,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戴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黄发: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幼年泛称。三、节日习俗3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其它入选的还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为年尾的最后一天夜晚。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年夜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剪纸(窗花)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压岁(压祟)钱,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用压岁钱压住邪祟,让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表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节日禁忌,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除夜》(南宋)文天祥——除夕春节: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庙会等习俗。春节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乐淘淘,大家一齐迎接新年到,新年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吃年糕:年糕可以说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食品,炸年糕、炒年糕等等花样繁多。那你知道,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吗?有什么寓意呢?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其实还有一个传说,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预感到必有后患。因此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说:“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的话,争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做年糕,渐渐地,过年吃年糕的习俗逐渐风行全国各地。4《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名字虽为元日,但实际指的是春节而非现在的元旦(古时的元旦即年初一)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节、上元节或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月十五,元宵节《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前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四月五日,清明节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四月四日,寒食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药王节。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端午节,人们把艾和菖蒲插悬挂或者插于门楣。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人们上山采药,街上很多人买卖药材,又叫“药王节”。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写到的节日是七夕,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民间有乞巧的习俗。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七夕节一开始是一个拜祭七姐的节日,后来以“牛郎织女”美丽爱情民间传说为载体,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使其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5——七月七日,乞巧节(又名七夕)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还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等。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代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玉兔捣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八月十五,中秋节。宋,苏轼,中秋节思念兄弟所作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农历九月是农作物丰收之时,古人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在民俗观念中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