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同时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就习作教学之教而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一项,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体现了观察之于生活发现、之于作文来源的重要。观察于学生而言,或许天生就会,但要做到观有所获,察有所得,确需指导培养,确需教给方法和技巧。一、在指导观察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1.观察要有顺序。观察点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有固定的,也有移动的。固定的就是站在一个地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一个学生观察小猫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这只小猫有长长的胡子,浑身长着白白的毛。圆圆的眼睛乌黑发亮,弯弯的小尾巴一翘一翘的。红红的小嘴,雪白的牙齿,像是在对人笑。在阳光的照耀下,眼睛眯成一条缝,身上闪着银光。短短的一段话给人以颠三倒四的感觉。这是观察没有顺序的表现。如果按照头、身、尾这样的顺序来写,那么表达时就会有条理得多。另一种观察是不断移动的,观察的景物会“景随步移”。记叙时应随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把观察点写清楚了,“景物”随着你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文章的人就不会感到杂乱无章。2.观察要细致。观察时怎样才算细致呢?一要看全,二要看细。看全,就是了解事物的全貌、变化过程和它的来龙去脉;看细,就是了解事物的细枝末节,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小变化。有个同学记叙老师做“水下火山”的小实验,由于看得不全不细,写得十分简单:只见从墨水瓶里升起一股水柱,渐渐布满整个广口瓶。那景象就如火山爆发一样。红墨水从墨水瓶里升起,直到布满整个广口瓶。后来,老师把实验重做一遍,观察前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该同学对自己写的“小练笔”进行了认真地修改:老师把盛有红墨水的小瓶放入广口瓶的水中,奇迹发生了。只见一缕缕红色水柱从墨水瓶口升起,颜色由浓变淡,形状由细变粗,真像火山喷吐着炙热的岩浆。接着,“岩浆”又沿着水面向四周蔓延,那景象犹如夏日傍晚满天的红霞。后来,“岩浆”又沿着瓶壁渐渐向下扩散,不一会儿,整个广口瓶里的水都被染成淡红色了。修改后的这段小练笔,不但写出了水柱冲向水面,“向四周蔓延”“向下扩散”直到广口瓶里的水被全部染红的实验全过程,而且细致地写出了水柱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真切的印象。3.观察要抓住特点。什么叫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东西。观察时抓住了特点,作文就会写得逼真。否则,就不能够表达清楚明白。如:一个星期天,吴刚和吴玲兄妹两人在家。一位客人来找他们的爸爸,一看大人没在家,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爸爸回来,吴刚告诉爸爸有人来找,但忘了问姓名。爸爸问来人的模样,吴刚说:“一个老伯伯,大约五十多岁,穿一身蓝工作服。”爸爸听后怎么想也想不出是谁。妹妹吴玲说:“这个人大高个,头又圆又大,黑黑的脸上有疙瘩,连鬓胡子特别浓,一说话牙齿全露在外面,吸起烟来一口连一口。”爸爸又追问一句:“是不是说起话来特别快?”兄妹两个齐声说:“对。”爸爸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他是我们车间的‘活张飞’陈超。”吴玲因为抓住了客人的特点,所以爸爸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人是谁。4.观察要做到多感官并用。要使观察深入,不仅要用眼看,还要耳、鼻、舌、身、脑并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用眼仔细看看,用耳仔细听听,用鼻仔细闻闻,用口仔细尝尝,用手仔细摸摸,用脑仔细想想。如:妈妈端着一小盘花生米走进厨房。一个个小小的椭圆的花生米,裹着粉红色的外衣,妈妈把它们一股脑儿倒进了油锅里。不一会儿,锅里的花生便“噼噼啪啪”地唱起来,不时还有几个“调皮鬼”蹦蹦跳跳地想逃出锅外。妈妈不停地翻炒着,花生米那粉红色的外衣逐渐变成了红色的油外套。炒好起锅,妈妈又撒了一些精盐。一股香味直冲鼻孔,咬一个真叫脆,吃一粒满口香。小作者为什么能把炒花生米写得这样生动?因为他运用了各种器官,进行了综合观察。眼睛看到了花生米的形状、颜色、状态和妈妈的动作,耳朵听到了花生米在油锅中的响声,鼻子闻到了香气,嘴尝到了味道。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在指导观察中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观察不仅要眼看、耳听、鼻嗅、口尝、手摸,还要用情感去体验,用心思去感受。1.学会带着真情实感。观察时,不能冷眼旁观,要客观地去看、去听、去记,更应该满腔热情地投入,带着真情实感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如作家巴金青年时去法国留学,在海上观星星: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无数半明半暗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他的体验和感受多么情真意切:天空深蓝,星星闪烁。望着星星,仿佛看见它们在眨眼,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觉得在星星的怀抱之中就像在母亲的怀里,是那么亲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和祖国的思念!2.学会调动自身的经验。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认知和技能。比如,当你在夏天看到天空乌云滚滚,感到非常闷热时,你就知道即将下雨了。因为过去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察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去体验所观察的事物,感受就会更加真切。如郑振铎描写的家乡的春景: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赶集,这是作者己有的经验。他觉得树木花草,趁春天的大好时光竞相生长,争奇斗艳,都来展示自己的美姿,在作者眼中就像赶集一般。再看他观察燕子,也是运用了已有的经验: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当燕子停在电线上时,电线就像是谱中的线,燕子便是线上的音符。这是作者调动自己的音乐经验,领略到的小燕子在电线上歇息的动人神韵。三、在指导观察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方面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从而找出它们的特点、本质、作用及彼此之间的联系。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进行分析。如观察一种植物,可以把它分解成茎、叶、花、果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考察;观察动物,可以把它分成外形、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观察一个人,可以把他分成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思想品格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一件事情,可以分成原因、经过、结果三个因素,分别进行考察,其中经过还可分成几个阶段去考察。如跳高,可以分解为准备、助跑、起跳、过竿、着地几个动作,分别进行考察。准备,看他是怎样预测距离,估算助跑步数,以便于起跳的;助跑,看他怎样起跑,跑步姿势怎样,怎样加速的;起跳,看他是哪只脚踏地,怎样把身子弹起来;过竿,看他身子如何腾空,用什么姿势过竿,身子是否碰到竿子,竿子是否落地,过竿的一刹那是否惊险;着地,看他是怎样落地,姿势是否优美。一次跳高,总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同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组成部分去进行考察。2.学会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通过观察,仅仅能获得一些表象,要使耳闻目睹的现象在头脑中活起来,还要通过分析,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去了解事物的特点,发现事物的本质,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升华表面的认识。如,《一夜的工作》,讲何其芳请周总理审阅由他整理的周总理讲话的记录稿。何其芳到总理办公室,观察到: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何其芳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一般人也许认为没什么可写的,太平常了。可是,何其芳抓住这些现象进行分析:陈设简单,清茶花生,说明总理生活简朴;仔细批文审稿,说明总理严肃认真,工作劳苦。这样分析以后,何其芳又联系到总理的身份地位,于是他的心灵被震撼了:新中国的总理,这样简朴,这样劳苦,这样认真地工作。这就抓住了观察对象的本质,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