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向未来新地域主义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历史的价值,还要理解为什么还要寻求变化。建筑不是对既有价值的守旧,而应该是打开走向新生的门户。——柯里亚主讲:建筑09沈博新地域主义新地域主义(Neo—regionalism)。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或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特定风格。新地域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的极端性进行反思的重要潮流之一。地域主义在创作中不是刻板的遵循现代建筑的普遍原则和概念。而是立足于本地区,借助当地的环境因素,地理,气候特点,刻意追求具有地域特征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实现手段:(1)与环境关联(2)适应气候环境(3)利用地方材料与技术(4)地域和场所精神的表现个人简介: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印度塞康德拉巴德,他的经历为典型的“西方教育,扎根本土”。他在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1958年回到印度孟买成立建筑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他熟悉印度社会风情和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地域气候和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一座飞桥。设计理论及思想:在40多年的实践中,柯里亚设计的作品涉及的范围广泛,大部分在印度,这些作品的主要涉及三类:他的设计思想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传统文化与现代;地域气候;低收入者住宅与城市规划;其他经典作品:一、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基地位于纽约联合国总部附近,由NO43和NO44大街围合而成,是一个近60mX15m的狭长地段。建筑由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所有办公室和展示馆两部分组成。把这些内容全部塞到狭窄的城市缝隙中,对柯里亚是个不小的挑战。红砂岩饰面及印度风格的装饰,独特的地方色彩使印度使馆在拥挤的曼哈顿街区摩天楼中格外醒目。项目的业主提坦手表公司,是印度最成功、进步最快的企业之一。他们希望自己的职工住宅能够与周边社会相联系,而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企业住区。在此基础上,住宅设计要有灵活性,使每位户主都能有表达自己个性的机会。二、提坦住区规划三、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位于康诺特环形区与德里新建的高层塔楼区之间,东西分别是城市主干道国会大街和亚帕得大街。康诺特地区的建筑均为英国殖民时期的古典建筑,并因其古典柱廊而闻名。如何很好地对城市文脉进行连接,成为柯里亚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柯里亚将办公楼定位于城市新旧区域间的过渡转换元素。北侧十二层高的光滑玻璃幕墙完整地倒映出康诺特环形区的建筑群,南立面完整而光洁。为了避免当地的炎炎烈日,方形窗深深凹入墙体内。建筑底部是连通的购物和餐饮空间,上部办公部分分成两翼,两翼之间形成露天花园平台,平台上方覆盖着长达98m的金属棚架,棚架由北侧的石柱支撑,中间的石柱采用了古典风格,与对面街区的古典柱廊进行了很好的对话。建筑两翼之间有高架人行通道,穿过花园平台,将人们带到对面街区的巴士站。建筑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门廊,为人行通道创造出画框的形象。四、干城章嘉公寓印度地域分析:在高温湿热的南亚地区,印度建筑常常被打散成一系列既彼此分离有相互依存的独立体量,然后围绕露天的中庭或廊道加以组织。这样的布局方式既适合当地的生活方式,又在采光、通风、遮阳等方面有极大的优点。这种侧重于露天空间的离散状空间布局方式成为柯里亚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型。干城章嘉公寓楼位于印度孟买附近的滨海区域,建筑朝向以西为主,朝西开窗,这是大海的方向,也是主导风向和主要景观的朝向。它的创作思想来源于对印度传统与乡土建筑的合理提炼。公寓的地理位置:公寓高85米,是一幢28层得塔楼。平面为21×21米,塔楼的比例为1:4。每户有一个二层楼高的阳台。有4种户型,为3—6室户,面积1800-4200平方英尺(167平方米—390平方米),总共32户。总平面分析该公寓楼每户占两层或局部两层,并有一个两层挑空的转角平台花园。房间的窗较小,可免受日晒和季风雨的侵袭,但挑空平台使住户充分享受到附近孟买港的海风与海景。每户上层的房间还有小阳台向平台花园开敞。按照当地气候,最好的朝向是西向,且有自西边阿拉伯来的凉风。该建筑采用东西向布局,可使每层围绕电梯间对称布局两户,每户占据纵向的两个狭长的开间,东西贯通,有很好的穿堂风。为了使剖面设计更有利于通风和遮阳,住宅采用半跃层形式交错布局,并且每户形成朝西或朝东的两层高的大花园阳台。布局分析此户型为A及C户型,下图为下层平面,上图为上层平面。此户型为六室两厅型。由平面图可看出,A及C户型,一进大门,通往上层的楼梯便展现在眼前。面朝西向的房间一共有四间。此户型的东面有一个两层挑空的花园阳台,阳台上层的房间还有小阳台向花园开敞。户型分析:剖面剖面此户型为B户型,上图为上层平面,下图为下层平面。此户型为三室两厅平型。由平面图可看出,B户型楼梯也是在每户入口处,而向下走半层到达位于西南方向的房间,向上走半层到达位于西北方向的房间。此户型的阳台要通过起居室且下几步台阶才能到达。花园阳台也是两层高,上层的房间也有面向它的小阳台。户型分析:剖面此户型为D户型,上图为上层平面,下图为下层平面。此户型为四室两厅型。由平面图可看出,D户型的楼梯依然在每户入口处。楼上共有三个卧室,其中两个卧室处于东向,一个卧室位于西向。还有一个卧室位于楼层的下方,与阳台的同一标高。此户型的阳台也要通过起居室且下几步台阶才能到达。花园阳台也是两层高,上层的房间也有面向它的小阳台。户型分析:用柯里亚自己的话解释,对空空间是印度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气候的缘故,印度人自古以来便对天空(开敞的空间)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对空空间”及功能分析:柯里亚提出了“中间区域”的概念,在居住区域与室外之间创造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区域,遮挡下午的阳光和阻挡季风的影响,中间区域主要由两层的花园平台构成。造型分析建筑场地位于孟买风景优美的山区,周围有一片值得保留的传统村庄。柯里亚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这批传统村庄,决定将住宅向高层发展,做成高层塔楼的形式。干城章嘉公寓是孟买城市景观中的一个亮点,设计师在这个项目里完美的解决了季风、西晒和景观三个主要矛盾,同时建筑立面的开洞和色彩借鉴了柯布西那的手法并赋予各单元以识别性。建筑技术先进,是印度第一座采用当时(20世纪70年代)属于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滑模技术的高层建筑,外形简洁,但一个个错开的转角平台打破了高层公寓常有的千篇一律,给城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这幢大楼在当时“既新潮,又有印度风格”。这个大阳台有时是每户住宅的主要生活起居空间,很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在炎热的夏季或一天的清晨和晚上,大部分居民把它当做居室或卧室使用,如同传统住宅中的露天庭院一般,既凉爽又随意。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高层公寓楼,个性的造型使它从周围高层住宅中脱颖而出,同时它还是柯里亚建成的唯一的一座高层住宅。柯利亚处理空间、挖掘传统建筑精华、针对气候和景色进行的综合能力,通过它展现得淋漓尽致。结语:柯里亚基于本土的乡土文化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全球化与地域化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给我们展示了大师的风采,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但也有人认为“柯里亚是伟大的,但太乡土气”,针对这种观点,新加坡著名建筑师林少伟反驳道:大城市化对建筑与设计的统治地位不会持续太久了,在越来越趋向于综合与多元的世界景观中,乡土已经为获得其应有的合法地位向大城市化发起了严厉的挑战。我们学习柯里亚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业务上杰出造诣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献身于吾土吾民的赤诚之心和创造精神了”。因此作为中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理想抱负。谢谢ہیرکشاکپآ如果你对人类情感的历史——那也正是建筑史的本质——进行思考,你会注意到,最为硕果累累的想像力的发展总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对立的思想或情感方式碰到一起时发生。这些思想或情感方式也许扎根于彼此非常对立的文化土壤中,但如果他们真的能碰到一起⋯⋯那么,一种出人意料的含义丰富的关系就会出现。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尊重柯里亚作品中的曼荼罗、贡德、漫游的路径、绘画雕塑等元素的反复出现,表明着他对印度取之不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断追求,印度本身就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西方的教育以及在印度发展之初就遇到两位现代主义的大师——勒·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是他们将强烈的时代感与对未知世界的永恒探索相结合,使柯里亚得以领悟现代主义建筑的真谛。印度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柯里亚创作的源泉,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是他对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柯里亚认识到,“传统有更深内涵而不仅仅是肤浅的风格问题,为了较好的理解它,人们需要挖掘深层结构和有价值的原则。”他在此基础上对印度传统进行现代转化,从而创作出独具印度特色的现代建筑。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曼荼罗和漫游的路径这两种常用的手法。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尊重其它的运用。返回曼荼罗曼荼罗源于古印度之太阳崇拜文化及生殖崇拜文化,分别由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所继承,是一种宇宙模式图。它的原意是球体、圆轮等。是佛教按一定礼仪制度建立的修法坛场。无论具体形象如何,在空间上都表现中心与边界,以中心为主导向外辐射,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构成内聚外屏的神圣场所。它可以抽象成以迷楼山为世界中心、十字轴线对称、方圆镶嵌的模式。贾浦尔博物馆的设计思想从古印度的宇宙观出发。以传统的曼陀罗方式来组织空间。曼陀罗由九个方块组成,每块代表一个星座的居所。九个厅分别以九个星座的名字命名。为了表达不同的象征意味,采用了不同的功能分配,色调和装饰。每个方块都有代表该星座的传统图案。贾浦尔博物馆17世纪贾浦尔的城市规划同样体现了这种思想,把城市分成九块正方形,其中一块因山体地形而偏移。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很自然的移动了一个方块,形成了主要入口,同时也象征了城市的文脉。九个厅中间是太阳院,象征着创造的力量,建筑中把它处理成一个空的露天广场,意味着宇宙的虚空,正是所有力量的来源,人们可以在露天广场休息,欣赏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纵观整个博物馆建筑,建筑师将空间规整为几个方块。严紧的平面包含着千变万化的空间。建筑中蕴藏着印度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体现了对建筑形式神话信仰的深刻理解。每个院落都自成一体,却又彼此联系,就像是一座城市。博帕尔议会大厦主持设计这一项目,他所面临的问题是,作为政府机构的重要建筑物,如何用建筑的具体形态去表达印度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1980年,柯里亚受中央邦政府委托,开始设计位于博帕尔的国民议会大厦。整座建筑被理解为序列空间的组合,隐喻了古代印度宗教的宇宙观。中间部分由5个院子组成的十字空间是大厅和中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特色。四个边角上分别设置了上议院、下议院、会议厅和图书馆。博帕尔议会大厦位于首府博帕尔市阿里亚山的山脊上,距离著名的桑奇堵坡约50公里,作为对其的呼应,建筑物的平面是圆形的,并将一系列被分割成九宫格形式的公共空间围合于其中。整个建筑不寻常的立面轮廓象征着桑奇古代佛塔的圆顶、围墙和敞院。以现代建筑的语言保持了印度历史文化传统。对曼荼罗意境的拓深柯里亚还进一步的认识到,真正的曼荼罗永远是一个内在的意象,这种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使他将对曼荼罗的借鉴从图形形式转向更深的层次。建筑表现得更为自由、舒展,而少了几分形而上的味道。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他才能在天文学天文物理学校际中心中机警地将三角形场地的限制转变为有利条件,运用了向外离心式膨胀的旋转星云的构思,创作出了象征了太空神秘的黑洞的中心庭院,一个“能”的发源地,一个扩张的宇宙,这是一个融合了现代科学和古老印度哲学、神话的建筑。天文学天文物理学校际中心返回漫游的路径柯里亚指出,南印度许多印度教的庙宇,不仅是门道与圣殿的集合,还表现在一条穿越两侧神圣空间的进香道上,人们不断地穿过露天空间并随之产生神奇的体验。在1958年的手工织坊展览馆中,他首次提出了“沿着一条转换轴线的礼仪般路径”的概念,并最终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漫游式的空间——漫步建筑学。手工织坊展览馆是一个围绕着内部花园展开的15个7m×7m大的方形组成的建筑。人流沿着螺旋式的展览路线,时上时下,跌宕起伏,就像在迷宫中行进一样。甘地百年纪念馆纪念馆的入口就设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