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2、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诱因:是指能加强病因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4、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5、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6、脂褐素:萎缩细胞胞浆浓缩、核深染、胞浆中常可见褐色颗粒,成为脂褐素,在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内多见,常位于胞核的两端或周围。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8、变性:又称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原因:物质代谢障碍。9、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的一种情况,常发生在严重贫血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状如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10、细胞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基质内水分增多,可由缺血、缺氧、感染和中毒引起,好发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肝、肾、心等实质器官。11、脂肪变性:指非脂肪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数量明显增多,脂滴的主要成分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12、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均致、红染、半透明的蛋白性物质,称为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13、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软组织内出现固体性钙盐沉着,称为病理性钙化。14、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15、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红染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肉眼观为淡黄色、细腻、质地松软如干酪样。16、坏疽:较大面积组织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17、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呈鲜红色、颗粒肉芽组织状,柔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18、溃疡: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可脱落,形成局部组织缺损,称为溃疡。19、瘢痕组织:由肉芽组织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观呈灰色半透明、毛玻璃样,硬质化无弹性;镜下观大量胶原纤维束组成,呈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变性。20、凋亡小体:凋亡细胞电镜下最初的形态学改变为胞膜皱缩,胞质致密,细胞器密集,染色质边集而成新月状,进而胞核裂解,与胞质及细胞器等共同形成许多凋亡小体。21、凋亡: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无急性炎反应。22、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23、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竭时存在于肺泡腔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24、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25、槟榔肝:慢性肺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肝窦扩张淤血而呈暗红色,小叶中央肝细胞受压萎缩或消失,小叶周围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槟榔状花纹,故称槟榔肝。26、血栓形成: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27、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或心脏。28、梗死:局部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29、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的损伤发生的防御性反应。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上局部变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并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改变等全身性反应。30、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变形和坏死。31、渗出:是指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及体表的过程。32、趋化作用: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33、吞噬作用:白细胞到炎症灶内对病原体和组织崩解碎片进行吞噬与消化的过程。34、炎症介质:是指参与并诱导炎症发生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物质,也称化学介质。35、增生:炎症时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和某些理化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增殖,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36、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内膜炎,即纤维素性心包炎,由于渗出大量的纤维素覆盖于心包膜表面,心脏搏动时,使心包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称为绒毛心。37、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38、脓肿:为器官或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可发生于皮下或内脏(肺、脑、肝、肾等),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它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因而炎症局限。39、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40、慢性肉芽肿性炎: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41、败血症:毒力强的细菌有局部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4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43、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肿瘤的异型性。44、直接蔓延:随着恶性肿瘤的生长,肿瘤细胞沿着细胞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润生长,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这种现象称为直接蔓延。45、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在其他器官表面,形成多处转移瘤,这种现象称为种植性转移。46、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47、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48、癌肉瘤:一个肿瘤中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成分,则称为癌肉瘤。49、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50、癌前病变:某些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称为癌前病变。51、角化珠:分化好的同心圆状的鳞癌,在癌巢中央有层状红染的角化物质,称为角化珠或癌珠。52、动脉粥样硬化:血中脂质在大、中动脉的内膜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是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引起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的症状。53、原位癌:癌变仅限于上皮层而为突破基底膜的早期癌。54、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55、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56、风湿病: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有关、由免疫介导的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57、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病变累及肺大叶的大部或全部肺组织,是以肺泡内弥漫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58、机化: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59、小叶性肺炎:是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其中绝大多数为化脓性炎症。60、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病变特征的常见病。61:、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质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6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弥漫性慢性肝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中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的结构和肝内血管系统逐渐广泛被破坏和改建,使肝脏变形、质地变硬而形成肝硬化。63、假小叶:光镜下,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有肝小叶重新分割、包绕成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64、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可达3.5g或以上)、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血脂症。65、新月体:是指在球囊壁层有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形成多层细胞组成的新月形结构或环形结构,此即细胞性新月体;随后新月体内纤维成分逐渐增多而最后形成纤维性新月体。66、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肾小球、肾盂和肾间质化脓性炎为特征的疾病。67、颗粒性固缩肾:这种由纤维化的肾小管组成的病变肾单位,与由肥大的肾小球和扩张的肾小管组成的代偿性肾单位的交错分布,是肾脏表面呈细颗粒状。68、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干酪样坏死。69、结核瘤:又称结核球,是指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球型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70、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以纤维素渗出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71、枭眼细胞:风湿细胞胞浆丰富,嗜碱性,单核或多核,核大呈空泡状,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于中央并呈细丝状向核膜发散,核的横切面似枭眼状,称为枭眼细胞。二、其他题型1、(多选、单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a、尸体解剖b、活体组织检查c、细胞学检查d、临床观察e、流行病学调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a、动物实验b、组织和细胞培养(3)、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a、大体观察b、光学显微镜观察c、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d、免疫组织化学观察e、电子显微镜观察2、病因与条件的差别:(1)、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某一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不可缺少的特异性因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a、生物性因素(比较常见)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e、遗传性因素f、先天性因素g、免疫性因素h、精神、心理、社会因素(2)、疾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是指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没有特异性。条件在疾病中的作用:a、不是疾病发生所必需的因素b、作用于病因或机体,通过增强或削弱病因的致病力,或增强或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3、疾病的转归(1)康复a、完全康复b、不完全康复(2)、死亡a、濒死期(临终状态)表现为体温下降,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呼吸不规则,有时大小便失禁b、临床死亡期各种反射消失,心跳呼吸停止,可望复苏c、生物学死亡期死亡不可逆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的代谢和功能相继停止,并逐渐出现尸冷、尸僵、尸斑,最后尸体腐败。4、判断脑死亡的标准:(1)呼吸心跳停止,特别是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无自主性肌肉活动,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经脑血管造影或颅脑多普勒超声诊断证明。5:、萎缩类型(1)全身性萎缩(2)局部性萎缩:a、营养不良性萎缩缺血所致的心、脑、肾营养不良性萎缩,肿瘤病人的恶病质,脑动脉硬化后的脑萎缩;b、压迫性萎缩尿路梗塞所致的肾萎缩,肾盂积水c、废用性萎缩骨折,久卧时肌肉萎缩;d、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麻风病;e、内分泌性萎缩蒙西综合征、甲亢。6、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化生是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其转化的过程并非变现为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并且只能是性质相似的细胞之间相互转化。常见类型:(1)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如子宫颈管)、假复层纤毛柱状(如支气管黏膜)、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2)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肾炎时胃粘膜腺上皮发生的肠上皮化生。(3)间叶组织化生,在间叶组织中,纤维组织可化生为软骨组织或骨组织(如骨化性肌炎时的骨组织形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