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轨道》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杂化轨道》说课稿李春兵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杂化轨道》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过程分析、效果分析五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教材将此部分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的第二节.因为分子的许多性质与化学反应都与分子的立体构型有关,故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共价键模型》一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而学习的发展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认识几种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本节课的功能价值定位是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分子构型,进一步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内在关系。重点和难点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我确立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是:杂化轨道的概念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2.难点是: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氨、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二、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杂化轨道的概念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2.掌握用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氨、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设计问题情景,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2.运用对比类推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及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3.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三、教法与学法教法:(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幻灯片展示、质疑提问、、计算分析、观察讨论、概括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以知识的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学法:(1)探究学习法(2)自主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以上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是:第一个环节——情景设疑:首先由自然界中花朵、蝴蝶和冰晶的规则与和谐美,让学生认识到宏观世界的规则与和谐与微观世界的有序和对称密不可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即分子的空间构型;然后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亲自动手制作几种常见分子如甲烷、乙烯、二氧化碳、水、氨的分子模型,同时将部分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图片以多媒体形式给出,学生兴奋之余产生疑问:为什么分子会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有怎样的联系呢?从而顺利进入重难点的学习。第二个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联想质疑》栏目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1、甲烷的2p轨道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为什么形成的是CH4,而不是CH2?2、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矛盾的创设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水到渠成引出了杂化轨道的学习。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甲烷sp3杂化轨道形成示意图,通过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的讲解,使学生体会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然后我为学生精心设计以下三个问题:1.原子轨道如何进行杂化?2.轨道杂化后在数量,形状和能量上是否发生了变化?3.轨道杂化的结果是什么?通过阶梯性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了杂化轨道理论的实质和核心,建立起杂化轨道概念,突破本节的难点。然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组交流研讨BeCl2和BF3的分子构型,并利用多媒体展示BeCl2和BF3的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及分子形成过程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sp1和sp2杂化,从而完成对sp杂化的全面认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再以乙烯和乙炔为例认识双中心原子的杂化和π键的形成,体会杂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再到具体事例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对于氨分子结构:我先向学生说明氨成键时采取sp3杂化,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氨分子的成键情况,推测其空间构型,进而利用氨的分子模型指出矛盾。然后我通过孤对电子以及斥力的大小来解释氨分子的空间构型。对苯分子结构的教学:首先利用苯的性质对其结构提出质疑,再次创设矛盾并引导学生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苯的成键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苯环结构中特殊的大π键。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由起点向终点延伸,使难点的突破最终水到渠成。之后是课堂小结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