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乡统筹规划目录1政策背景2城乡统筹规划相关内容3城乡统筹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别4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1.政策背景中央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观,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城乡统筹首先出现这个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个统筹之中”。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两个趋向”(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明确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规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以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1.政策背景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要求“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更加凸显“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之举,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需求。1.1.城乡统筹规划的定位“城乡统筹”是一种指导规划编制的理念,还是一种固化的规划类型,目前业界认识并不统一:一方面,认为城乡统筹应作为一种规划类型,从属于区域规划,其规划层次位于城市总体规划之上或取代城市总体规划,而其内容应在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上有所拓展、深化;另一方面,认为城乡统筹应作为一种规划理念,可以渗透到其他的各种法定规划(如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镇乡村规划等)的编制之中,以回避单独编制“城乡统筹规划”的法定性问题。《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城乡规划体系应该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规划层次,鉴于目前城乡统筹规划在国内缺乏统一的国家规范或标准,本次规划根据对城乡统筹文件以及现有城市相关实践的研究,确定本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定位为城市总体规划范畴,城乡统筹规划赋予城市总体规划新的内涵,是现代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有城市人民镇府组织编制。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狭义的城乡统筹规划是指对未来一定时间和城乡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等所做的总体部署,其实质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广义的城乡统筹规划是指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存在功能、结构等差异的区间整体发展的部署,广大的郊区、落后的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等均可以看作是农村地区,城乡统筹规划也是典型的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同城乡统筹规划在规划内容、任务和编制方法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而目标、目的和指导原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是对各项建设布局的空间协调,后者强调与总体建设布局的空间对接。1.2城乡统筹规划的含义城乡统筹规划是在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传统规划缺乏对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和快速城镇化造成城乡建设无序等问题,提出新的规划类型,由于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方法、研究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城乡统筹规划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1.3.城乡统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2.1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区域作为物质载体的,因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是实现城乡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必要前提。过去我国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的制约,城乡建设规划彼此脱节,城市和乡村建设割裂进行、无序扩展,城乡间没有形成合理的空间对接。其结果导致城乡间正常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无法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和乡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要在市、县域范围内,制定包括市区和乡村在内的长远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在规划中,要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城乡居民居住区,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空间布局,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以及城乡发展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2.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又离不开产业支撑,因此加强城乡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密切城乡产业联系,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是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以往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下,城乡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协调机制。因此,城乡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产品结构性过剩,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乡资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产业协调,形成一体化的城乡产业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政府要对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通过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工具和手段,加强对城乡产业发展的引导、规范和协调,避免城乡产业的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农村乡镇企业应以加工转化农村资源为重点,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或其他资源加工业。同时,积极承接城市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加工装配、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等加工服务业,走与城市产业错位发展或对接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避免城乡产业的简单雷同。2.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类经济要素的顺畅流动,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将各项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应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的修编和调整,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同时着力抓好县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县、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其次,要加强城乡信息网络建设。应逐步建立包括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在内的城乡一体化现代信息网络,实现城乡信息资源的共享。再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通过电网延伸、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尽早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此外,还应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2.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城乡间存在的最大差距,莫过于社会发展领域的差距,因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的状况。其根本措施是要不断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缩小城乡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服务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共享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教育。在卫生服务方面,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文化服务方面,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努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2.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2.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对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以及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总体来看,歧视性的就业制度并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社会管理方式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因此,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城乡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管理统筹力度,积极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无障碍地有序流动。首先,要继续清理、废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就业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以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工为目标,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其次,要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责任,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第三,要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同时逐步实现城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第四,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继续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1.城乡统筹体系结构的建立3.城乡统筹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别从城镇体系到城乡体系,区别不仅在于名称上的一字之差,不仅在于形式上将村纳入体系,而重点在于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规划编制内容中应相应增加对“村”这一级别发展的思考和控制引导要求的明确。2.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量的协调在研究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与建设规模的同时,以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用地指标、保护基本农田、用地综合平衡为依据,结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预测农村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以指导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数量与规模的确定。合理确定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重点研究确定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要关注农村、农民的需求与发展,考虑农业发展、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改善与节地的可操作性与渐进性;特别要杜绝单纯从城市扩张需求出发、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角度出发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方法,不能把城乡用地统筹变成城市与农民、农村争地的手段,而应将以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社会设施配置水平从而提升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首要目标。3.城镇、村庄、产业、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统筹3.城乡统筹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别分析城乡关系发展阶段从而明确城乡发展模式,划分空间管制分区并明确管制要求、统筹安排产业空间与城乡空间是其中的重点。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人们普遍认为城与乡村的发展存在着3个主要阶段模式:城乡依存的时代(农业社会)、城市统治乡村的时代(工业社会)、城乡融合的时代(后工业社会)。可见,城乡关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省市、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乡关系发展阶段不同,则城乡空间发展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