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件文物。关于这件文物呢,最近还引发了很多讨论,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瓷母: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看完视频,你认为这尊瓷器是清盛世的象征吗?为什么?学完本节内容,也许你会有更加清楚的答案。人教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1人教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1人教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1人教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1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习目标:1.识记清王朝前中期君主专制的发展;2.识记清王朝对于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认识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3.通过史料实证,分析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代皇帝朱批奏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知道了”。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所藏的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帝的奏折为例,31份奏折中批“知道了”三字的就有15份。“知道了”三字,虽是最通脱的大白话,但却是最能体现天威莫测、圣意难揣的汉字组合。为什么?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表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达到巅峰……秘密立储、奏折制、军机处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出现,进一步保证了皇帝个人意志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全面贯彻。历代王朝反复摸索、调整的中央地方关系问题,也在君主集权强化的大前提下得到了比较完满的解决。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材料一“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严,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材料二“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材料三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1)根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特点:起因是因为土司制度危害地方;原则上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方法多样,分为计擒、勒令投献、兵剿三种模式;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影响: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稳定当地秩序,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1316万平方公里(1820年)全盛时期,清朝在全国设置了18个省,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5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和蒙古的盟旗,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更的延续性。一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奠定后世中国之版图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利于中华文明之延续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康乾盛世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与君主高度集权分不开的,但君权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材料一据《东华录》记载,1651年(顺治八年)全国丁男之数是1000余万。其时,户籍以一户一丁计,若按户各五人推算其实际数字在6000万上下。到康熙时突破1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猛増至3亿以上;1834年(道光十四年)已经超过4亿,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ロ增加了6倍以上。与当时的生产力相比,其速度和数量惊人。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同题?[结论]现象: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发展速度,人地矛盾突出。社会问题:人口增多,土地分割愈碎,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削弱;土地兼并加速,农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部分人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是会党势力的主要来源。视角1内部:人地矛盾突出与民变视角2外部:西方列强叩关与自我封闭材料二英国派往中国的通商使团统治者时间使者结果伊丽莎白时期1583年、1596年纽伯利、伍德夭折詹姆士时期1610年、1613年不详夭折乔治三世1787年凯茨卡特夭折乔治三世1793年马戛尔尼失败乔治三世1816年阿美士德失败材料三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态度衍生自封贡心态。中国人设想富责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思赐的标志。因此通商是一种特权,中国可以因洋人的任何过失取消这种特权。[问题]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论]现象:英国对中国通商需求强烈,中国具有闭关自大的心态。实质:英国工业革命展开,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农耕文明下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影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国王权力有限皇权至高无上少年初成长,帝国日不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辽宁号:改装费用200-300亿元,每天使用维修费用300万元;国产航母:建造费用总成本50亿美元(约合351.84亿元人民币)第14课清朝的鼎盛于危机康雍乾时期的的君主专制康乾盛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疆域的奠定台湾《尼布楚条约》蒙古西藏统治危机的出现内忧外患课堂小结1.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2.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学习聚焦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学习聚焦5.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设宣政院②设西域都护③设驻藏大臣④设台湾府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学习聚焦•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教学策略】•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的比较。•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间对于个性与专制的不同观点,则可在思想新倾向的基础上对明清社会经济领域新现象进行总结并顺利进入环节6对于明清新现象发展前景的解读。•若学生无法顺利、系统地归纳明清新思想相对于程朱理学的变化,则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对材料中程朱理学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继而在与明清新思想的对比过程中了解明清思想界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新倾向。•【参考附录】•材料一: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