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凸显五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是充实的,能量的大的。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常态性,即平实的课。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再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九、讲求实效。无论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怎样做听课记录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一)课堂实录包括: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4、学习活动情况;5、教学效果。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二)课堂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3、课堂结构设计;4、教学方法的选择;5、教学手段的运用;6、教学基本功;7、教学思想;8、其他。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一节课的评价标准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1、教学有个性特点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谈精心备课的必要性教师上课的四十五分钟,同样的在课外要花许多时间来准备。要想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效率,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相当全面充分,因此,备课就显的犹为重要。教师的备课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备课,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结果。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应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要方向。备课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策略。一、备学生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备课内容设计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要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制定分层的教学内容。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优等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优等生为归宿;而“抓中间促两头”,是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优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设计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同时在要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不相互讥讽、挖苦的同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布置作业时,切忌出现“学习差,能力低”等教学忌语,否则学生便会从心底抵触分层次教学,教学效果不但难以提高,而且师生关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二、备教材是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恰到好处首先要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其次要合理配制课堂练习。数学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练习,这对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课堂内容起关键作用。因此,如何设计好练习,也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要使课堂练习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摒除一些已经出现的不良倾向。一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书上的练习不是不好,只是书上的练习有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投入精力设计出一些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的练习,会更省时更有效的。另外,如果有些教师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太短,练习的要求又太单一,或者要求实践的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就不会真正的参与进去。这些做法,都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我们要优化课堂练习,让学生的练习练到点子上,练在易混易错处,使练习题的针对性强,同时注意内容的迁移,要有利于深化理解,活跃思维。这就要求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能体现新旧知识的比较综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引申发展与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梯度。当然,还需要设计适量的综合练习,以不脱离课本为前提,允许学生不做难度大的题,精讲多练不能以时间论,该讲就讲,不该讲就不讲。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加强实践的操作练习。练习要有一定数量,但要与效果成正比,不能机械重复。同时,一个知识网络是由知识点连续而成的,练习设计必须覆盖到该堂课的知识点,因此必须保证内容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