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四讲-社会行为(完整)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张书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Interpersonalrelations&socialbehaviorSocialBehavior二、社会行为•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概念侵犯行为的原因侵犯行为的控制•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内容概述4(一)侵犯行为1.侵犯(aggression)的概念•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要素:伤害故意社会评价伤害行动伴有侵犯性情绪(如愤怒)5足球场上的犯规算不算侵犯?工具性侵犯vs.敌对性侵犯Instrumentalaggressionvs.hostileaggression62.侵犯的原因1)本能与进化论2)挫折-侵犯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7侵犯的原因:本能与进化论的解释•弗洛伊德:指向死亡的侵犯本能(侵犯冲动的能量必须释放;侵犯行为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的本能冲动;侵犯行为也可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争论、竞技体育、冒险)•洛伦兹:指向自我保护的侵犯本能(侵犯的目的是自我保护和生存;侵犯本能需要定期发泄,因此引发了战争;避免侵犯和战争应该开展冒险性体育活动)8•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侵犯性是由基因决定的•男性更具侵犯性雄性激素•侵犯与性别男性:身体侵犯女性:关系侵犯9侵犯的原因:挫折-侵犯理论的解释•挫折: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最初的挫折-侵犯理论(多拉德,1939)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在目标达成上受到阻碍时,他作出侵犯反应的可能性会提高侵犯的强度同挫折强度呈正比(受到的挫折越强,侵犯的强度越大)无法解释遭遇挫折却不发生侵犯的情境10•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米勒(1941):挫折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后果武器效应(伯克威茨,1978):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会增强侵犯行为11支持研究:武器效应—侵犯线索对侵犯行为的影响研究简介:真假被试先进行互动实验任务,在任务中假被试故意批评和挑剔真被试,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真被试和假被试进行竞赛任务,赢得比赛后真被试可以对假被试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桌上放着羽毛球拍/左轮手枪)记录电击次数和时间研究结果: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时对假被试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侵犯线索)增强了侵犯行为12加重侵犯行为的因素•你和目标或者说渴望东西的接近程度•当挫折出乎意料时,侵犯也会增加•对你造成挫折的这个人的反应能力以及他的报复能力13侵犯的原因:社会学习论的解释•侵犯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过程习得的•班杜拉的攻击行为学习研究: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暴力14ALBERTBANDURA’SBOBODOLLEXPERIMENT(1961)Kidssawadultspunchinganinflateddollwhilenarratingtheiraggressivebehaviorssuchas“kickhim.”Thesekidswerethenputinatoy-deprivedsituation…andactedoutthesamebehaviorstheyhadseen.15媒体中的暴力•系列研究表明,暴力节目与未成年人的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163.侵犯行为的控制1)惩罚2)宣泄3)避免去个体化4)提高道德发展水平5)解决问题技巧的培养17侵犯行为的控制:惩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预期的代价),可以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减少侵犯行为•支持研究:增加惩罚对减少侵犯行为的作用疼痛-攻击实验(Azrin,1967):獾捕食老鼠,必须通过电网,越接近老鼠电压越高,电击痛苦越大;当电压高到一定数值,造成的痛苦过大时,獾就会宁愿挨饿而停止攻击严打效果:2年内刑事犯罪率下降将近50%18惩罚起威慑作用的两个条件•惩罚必须是迅速且确切的;换言之,在暴行一发生,就马上惩罚•惩罚必须是难以避免的19侵犯行为的控制:宣泄•宣泄:实际的侵犯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的侵犯行为都可以使侵犯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使被激起的愤怒情绪得到宣泄,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支持研究实际侵犯行动的宣泄作用遭受侮辱激起愤怒。电击他人后高水平的攻击状态(生理唤起)消失;没有电击他人的被试攻击状态依然存在(霍坎逊,1961)20想象攻击行为的宣泄作用让被激怒的被试进行主题统觉测验,引导其想象攻击行为;被试的侵犯性明显降低(费西巴赫,1955)观察别人攻击行为的宣泄作用让被激怒的被试目睹别人实施攻击也有代偿性宣泄作用(杜博,1972)•宣泄只适用于产生了愤怒和攻击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和攻击准备的人,宣泄反而会增加侵犯的危险性(社会学习)21侵犯行为的控制:避免去个体化•去个体化:个人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个体在去个体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过激行为•导致去个体化的情境:匿名(群体规模、气氛)——群殴事件(夜晚);药物、酒精等的作用22•去个体化增加侵犯行为匿名情境(去个体化)下被试参加有关色情问题的集体讨论时,使用更多猥亵的语言匿名情境(去个体化)下被试参加电击实验时,对别人进行的电击更多,也更严重(津巴多,1969)•避免去个体化:瓦解群体、唤起个体责任——破除去个体化23侵犯行为的控制:提高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水平:六个阶段(柯尔伯格)24•惩罚与服从定向•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人际协调定向•维护权威或秩序定向•社会契约定向•普遍道德原则定向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支持研究:道德发展水平与服从性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简介:测量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参加服从性电击实验;记录道德发展水平不同的被试服从权威进行电击的比例研究结果:处在前4个较低道德水平的被试拒绝对别人实施电击的比例只有13%;处在后2个较高道德水平的被试拒绝对别人实施电击的比例高达73%25侵犯行为的控制:解决问题技巧的培养•教授或示范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待他人,可以有效减少侵犯行为•支持研究:训练对侵犯行为的影响(Davitz,1952)•研究简介:四人一组玩耍(训练/不训练);受到挫折(终止娱乐电影;收回棒棒糖);自由玩耍中观察侵犯行为和建设性行为•研究结果:接受过训练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建设性活动(由玩具中获取快乐、合作行为)和更少的侵犯行为(摔玩具、对他人不友善)26(二)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典型助人行为: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助人行为272.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解释:亲缘选择(kinselection)—自然选择偏好哪些帮助亲属的行为互惠规范(normofreciprocity)—人们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人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直接互惠间接互惠28•社会交换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是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尽可能减少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当报酬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真正的利他行为是不存在的29•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巴特森,1991):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时,我们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如果没有感到移情,那么社会交换就开始起作用303.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情境因素:环境;时间压力2)助人者特点:人格;心情;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关怀;宗教信仰3)求助者特点:是否受喜爱;是否值得帮助;性别31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情境因素•环境条件:乡村or城市;居民流动性;旁观者数目•时间压力:人们常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Darley&Batson,1973)研究简介:赶到目的地参加讨论,告知被试时间紧迫度不同(提前于时间表/刚好符合时间表/落后于时间表);观察途中是否会帮助病人被试:神学院学生结果:3233010203040506070提前于时间表刚好符合时间表落后于时间表基于时间表的时间压力被试助人的百分比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者特点•利他人格(altruisticpersonality)•心情愉快心情:增加助人行为•好心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帮助他人能够延续好心情•好心情提升自我注意不愉快心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视情况不同(忽略/帮助他人寻找愉快感)•内疚感:增加助人行为(弥补过错)34•个人困扰与同情关怀个人困扰增加助人行为:通过助人行为降低不舒适感(有时也可能选择逃避,助人行为不增加)—让座行为同情关怀:必然增加助人行为•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表现更多助人行为(志愿者、慈善捐款)35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求助者特点•是否受喜爱: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得帮助•是否值得帮助:个人可控原因导致的困境不易获得帮助(帮急不帮穷)•性别影响:女性求助者更容易获得男性的帮助(搬箱子实验)研究简介:男性/女性实验助手分别搬很大的箱子上楼梯;若过去2名男性还没有人提供帮助则主动向第3名男性路人求助;记录提供帮助者的比例研究结果:女性求助者无需主动寻求帮助;男性求助者有约68%的比例需要主动寻求帮助,且仍会有少数人拒绝帮助364.亲社会行为的过程1)助人的决策过程2)代价-报偿模式3)社会行为理论37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助人的决策过程38实施帮助知道如何帮助承担个人责任把事件解释为紧急情况注意到事件助人五步骤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代价-报偿模式•人们是否作出助人行为主要考虑帮助别人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代价提高-助人行为降低、报偿提高-助人行为增多;报偿超过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支持研究:代价与助人行为比例(拉塔涅和达利,1970)研究简介:请求帮助(问时间、问路、换钱、问对方的名字、向对方借钱)研究结果:85%-84%-73%-39%-34%39亲社会行为的过程:社会行为理论•人们是否进行亲社会行为取决于移情-利他动机、社会规范的激活移情-利他动机:为困难者设身处地的着想,帮助他人,强调自身感情的卷入社会规范:遵循社会规则和要求,目的在于坚持良好的行为规则405.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1)增加责任明确性2)增加人际相互作用3)提供亲社会榜样4)运用印象管理策略41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加责任明确性•如果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明确需要承担的责任,可以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支持研究:责任明确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作用研究简介:让被试目击别人在商店行窃;一组被试看到指示牌(提醒注意偷窃行为,并告诉他们怎样报案),另一组被试听到假装找孩子的旁观者的评论(她正在偷东西,我们看见了事情的发生,应该报告,这是我们的责任)研究结果:听到旁观者评论组报告偷窃行为的比例大大高于看到指示牌组—旁观者的提醒,使事情的解释和责任变得更为明确了,因此亲社会行为也明显增加42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加人际相互作用•相识会增加亲社会行为研究简介:一组先让被试和实验助手彼此相识,一组不给他们提供相识的机会;实验助手假装突然生病,记录被试是否提供帮助研究结果:人们彼此相识时远比不相识时更愿意提供帮助等亲社会行为•熟人请求会增加亲社会行为献血(亲属号召效果好于公众宣传)•人际交流会增加亲社会行为免费搭车(注视驾车者眼睛);捐助贫困儿童(被资助儿童的照片和成长资料)43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提供亲社会榜样•提供亲社会榜样可以增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节目:亲社会节目与中性节目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如果观看者看亲社会节目,他的亲社会行为会明显增多•亲社会榜样:《罗杰斯先生》亲社会教育片,每天一节,持续4周;放映期间,缺乏家庭教育的儿童更加合作与乐于助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44亲社会行为的促进和培养:运用印象管理策略•登门槛效应和门面效应的综合运用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