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服饰研究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穿着半臂、襦裙、披帛的仕女,部份为低胸装。唐代短襦长裙有多重形式,有系在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的高腰襦裙,有系在腋下的齐胸襦裙。图为宋摹本张萱《捣练图》局部,图中女性穿齐胸襦裙。一.基本元素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式汉服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朝女服较之其它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一)衫(或短襦)“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长袖上衣,式样为窄袖短身。唐代各种文献中,但凡提及日常女装,上衣多称作“衫子”、“衫”,如“藕丝衫子柳花裙”、“红衫窄裹小撷臂”、“香衫窄袖裁”等。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质库帐历》中,登记了大量普通百姓典当赎取记录,其中涉及女衣者,几乎全数做“衫子”。衫子一般指单衣,到了冬天,则改用夹衣,也称为“夹衫子”。另外,初唐时期衫子袖窄,诗词中也常有“红衫窄裹小撷臂”等描述,中晚唐衫子则略微宽松一些。衫子的领子则较为多样,根据陶俑、壁画等文物,有直领对襟、交领、圆领对襟、圆领斜襟等多种形式。(二)裙:妇女下裳为裙。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这种上衣下裙的款式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披帛也称帔(pei),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帛巾。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以练帛为之,汉即为罗”。由此可知披帛这种衣饰,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而到了唐代就非常盛行了。披帛的材料通常以轻薄的纱罗为之,上面印画各种图纹。它的形制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但长度较短,使用时披在肩上,形似一件披风;另一种帛巾横幅较窄,但长度多达两米以上,妇女平时将其缠绕于双臂,走起路来,酷似两条飘带,给人飘飘欲仙之感。站立时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静谧,走动时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动静相得益彰。这种附加的服饰,延伸了身体的视觉效果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三)披帛(或帔)衫披帛(帔)齐胸襦裙半臂齐腰襦裙大袖纱罗衫裸肩长裙披帛二.特点无论是周朝的深衣,秦汉宽博的襦裙,还是宋朝的窄袖衣,一般都是衣领深掩,不会露肌,相对比较保守。可唐朝却一改这种保守之风,流行起袒领式的服装,此装衣领阔而低,几乎裸露半胸,古诗中“粉胸半掩疑暗雪”、“慢束裙腰半露胸”、“胸前瑞雪斜灯照”及“二八花锢、胸前如雪脸如花”等的吟咏,就是对这种装束审美观的精湛写照。除袒领装外,在服装史上更具突破性的女装当推薄纱式露装,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形象,她们身穿透明纱衣,纱衣里面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使女性妖娆之美尽展无余。可见,唐朝妇女服饰整体上趋向于开放,这也充分反映了当时妇女思想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