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增速放缓?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在2019年7月16日发表文章称,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6.2%。虽然这是该国27年来的最低增速,但这样一个增长率放在大多数国家都会欢迎—它是英国的数倍。中国是一个造就现代奇迹的经济体,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9.5%的平均增长率。世界上以前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更不用说是发生在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身上。应该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于其更庞大的体量,与此前经济取得两位数增长率时相比,中国正在为提高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绝对值做出更巨大的贡献。它仍是全球增长的推动者,所做出的贡献明显高于美国。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中国看起来都走在到本世纪30年代初期——如果不是刚好在2030年的话——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道路上。不过,尽管经济增长的势头显示,大约在下一个十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前列,但它将身处在一个与本世纪早些时候不同的世界之中。当时,中国的崛起被视为一个日益全球化世界的受欢迎的结果,而今后,它将身处在一个极其分裂和不那么开放的全球经济中。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中国为何仍然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很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基于政治动机而驱动的。在短期内,它会对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它对经济是有害的。所以中国从长远角度看,应当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不仅收获了友谊,也取得了发展。现在某些国家与全球化经济趋势背道而驰,不仅不得人心,还将付出代价。全球化的整体方向必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很多人是支持自由贸易的。在高度信息化和交通发展迅速的现在,一项产品的生产可能由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共同完成。原料产地和加工厂、设计厂、出口地可能隔着大海汪洋。所以实行贸易主义必然给贸易带来危害,反而不利于发展。保护主义是一种补贴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留住一些产业的就业机会,但不能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国际贸易和国家的整体的就业水平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一般来说,周期性失业和经济大环境有关,而自然失业则与劳动力市场有关,这两种情况都和贸易没有一毛钱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毅然决然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