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教学目标:理解儿童作家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教学重点: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节儿童文学作家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一)独特的精神气质——拥有童心、与儿童亲缘;(二)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儿童文学作家自觉型(有意)自发型(无意)生活经验的获得途径童年回忆深入儿童(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幽默感、诗意、用故事的形式。二、小学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优势与局限优势:熟悉儿童生活,了解儿童的心理、思想,素材丰富。局限:容易重教育主题,而缺审美眼光。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一)儿童写作的历史和现状古:骆宾王《咏鹅》、白居易、王勃今:刘倩倩《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见《作品选》37页)(二)儿童写作的特点和意义特点:自然率真、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更加坦诚、大胆表达思想感情。意义:满足了表现欲,激发了创造力,提高了文学表现能力。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一、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1、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受者。2、成人读者出现的原因(1)身份、职业需要(为了引导、帮助儿童读者);(2)天性喜欢儿童、儿童文学。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1、生理层面:文学接受能力结构中保留了比成人读者更多的身体-动作意识和功能,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2、心理层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都会渗入文学能力结构。3、文化层面:从自然行为走向审美的文化实现(自然文化)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的表现: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1、性别差异:生理发育状况、心理体验、性格会不同。(男孩、女孩阅读兴趣不同)2、智力因素:智力差异与儿童读者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分化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实际年龄与阅读年龄(智力年龄)3、心理个性:心理需要(有的缺父爱)、气质类型、人格倾向。4、文化差异:东方与西方。四、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一)儿童的年龄特征1、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见页)2、儿童时期(3-15岁)幼儿期(3-6):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快、形象思维;童年期(7-12):书面语言、抽象思维、自我意识;少年期(13-15):向成人过渡。(阅读方法介绍:页倒数第二段,分三个层次)(二)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1、儿童文学幼儿文学: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游戏化、音乐性、美术性,更多纯真和稚拙的美。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更多喜剧美、崇高美、悲剧美;荒诞、神秘、象征、幽默。2、为什么儿童文学具备明显的年龄阶段适应的特点,而成人文学却不具备?A、儿童读者文学能力常变动、重新建构;B、呈现同步的年龄特点(相同或相似的时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