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第一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第一节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概念一、概念几个概念的辨析: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素(一)必须要有引发者和参与者(二)引发者和参与者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三)事件的引发需要选择一定的客观环境(四)事件要造成一定的后果和危害三、范围和种类(一)范围根据2000年4月5日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群体性事件的形式主要有:第一,人数众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第二,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罢工、罢课、罢市。第四,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规模聚集活动。第五,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第七,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第八,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第九,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第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二)分类1、按照引发事件主体规模进行划分(1)个体引发的事件(2)群体引发的事件2、按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1)政治性群体性事件。(2)经济性群体性事件。(3)激情性群体性事件。(4)涉外性群体性事件。3、按群体性事件发生场所、地区的不同可划分为:(1)单位内部的群体性事件。(2)公共场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3)要害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4)农村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4、按群体性事件是否采用暴力方式可划分为:(1)暴力型事件。(2)非暴力型事件。5、按照事件有无事先预谋阶段可划分为:(1)预谋性事件。(2)偶发性事件。二、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从实证角度探讨)(一)在参与主体上一是参与人员有一定的组织性。如1999年3月15日、16日,某市“金丰公司”、“东宝能源公司”、“襄西液化气公司”的非法集资上访事件和吉林油田事件,上访者组织非常严密。再如:贵州省桐梓县城郊村部分村民因城建征地问题多次到省、市政府上访和阻断公路,而每次堵路和上访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幼童上阵,青壮年很少露面。二是参与人员由过去的以下岗、退休以及发不出工资的职工为主想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参与人员具有一定的纽带关系。如大量的停尸闹丧事件、农村村民械斗事件、群体上访事件、非法游行、围堵党政机关事件等。(二)在表现形式上一是城镇地区以群体上访、阻塞交通和冲击党政机关的群体性事件居多。如某省1998年1月-2000年2月发生群体上访、堵塞交通和冲击党政机关的群体性事件分别为472起、379起和158起,分别占总数的38.1%、30.6%和12.8%。农村地区以群体械斗、群体闹丧、邪教组织、反动会道门及封建迷信活动居多。二是事件规模越来越大。如贵州“门徒会”事件、重庆“万州事件”、四川“汉源事件”、浙江新昌万人“游击”抗争事件、等等。(三)在行为表现上一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方面。二是言行越来越偏激。如河北省邯郸市“葆丰打砸抢烧事件”、佛山两千民众包围派出所事件、等等。附东阳画水事件现场图片(见下页)三是行为具有反复性和联动性。如前边提到的“金丰公司”事件、泸州市某农村合作基金会储户闹事事件(从1996年4月-1997年11月,事态反复达12次之多)、等等。(四)在诱发原因上——错综复杂,呈现出多样性(五)在危害后果上——危害社会稳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造成重大人、财、物损伤。葆丰打砸抢烧事件现场照片第二节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的原因一、政治因素1、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案例1: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暴乱(材料略)2、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案例2:2000年10月1日,罗马教廷不顾中国强烈反对,把所谓“在中国致命”的120名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的政治事件。案例3:1999年5月,美国国会精心炮制一份所谓的《考克斯报告》,毫无根据地污蔑中国“非法窃取美国核心机密”。(这份5月25日由美国国会公布的,指称中国窃取美国核机密的《考克斯报告》是以美国众院政策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为首的“联合调查委员会”一手炮制的。据美国媒体说这是一份蓄谋已久的报告。这份长达872页的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指责中国二十多年来在美国国家核武器实验室窃取了七种核弹头和中子弹的机密;报告说中国主要通过美国境内的所谓幌子公司从学术交流、旅游观光、接触实验室雇员等渠道搜集核弹头和高性能电脑技术的秘密资料。报告还估计中国目前正利用这些机密资料研发两种陆上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以及一种潜艇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时代》周刊于12月20日选出1999年度世界十大丑闻。其中,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赫然榜首。美国国会议员考克斯提出的那份煽动性的《考克斯报告》,可能点燃美中之间新的冷战。)3、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折射出法治在某些领域失效。一些群众采取械斗、围攻政府机关、静坐、游行等非正常方法解决矛盾,固然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感情用事有关,但根本原因是群众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解决或者无法彻底解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法制不健全、不完善。此外,有些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不按法律程序办事,以权代法,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导致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我国法制不健全而导致的不法分子违法犯罪成本太低也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滋长。案例4:2000年7月4日,江西省萍乡市河口元件一厂108名职工及家属集体围堵市政府事件的起因是:元件一厂因经济效益下降,资金紧张,其生产区欠供电局几个月的电费,供电局在多次催缴未果后,决定按有关规定对其生产区停止供电,本无可厚非;但不应该的是供电局在断了元件一厂生产区供电的同时,同时也断了该厂家属区的供电,而家属区与生产区是分设变压器,分开用电,分开交费的,并且该厂家属区并不欠供电局一分钱电费。当居民向供电局要求其依法供电时,遭到无理拒绝,供电局个别人甚至说:你们找也没用,除非去找市长。于是引发了群众集体围堵市政府事件。4、民族与宗教问题案例5:1989年3月5日,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拉萨蓄意制造了一起严重骚乱事件。中午12时,13名喇嘛、尼姑打着“雪山狮子旗”,沿八廓街游行。行至第二圈时,游行及尾随者增至数百人。他们边走边呼喊“西藏独立”的口号,向八廓街派出所公安人员砸石头。下午3时左右骚乱分子更加猖狂。600多人继续在北京东路游行,并对沿途一些机关单位和商店进行打、砸、抢、烧。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纠集数百人,4次冲、砸城关区委和区政府机关,摘下了城关区机关的牌子砸毁,还砸毁了交通警岗和指示灯,砸坏了公安、武警、消防20多辆车子,甚至公然向公安武警开枪射击。自从2月13日以来,分裂主义分子已在拉萨制造了几次游行,有关方面一直采取克制态度,避免了正面冲突。与前几次骚乱事件相比,3月5日的骚乱事件规模更大,骚乱分子使用了枪支,使事件升级。3月6月到7日,拉萨街头的骚乱仍在继续。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暴行,对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3天的骚乱中,横遭暴徒打、砸、抢、烧的商店、旅馆、饭店达90多家,被砸毁门窗的机关、学校、医院数十家,伤亡上百人,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至于骚乱分子肆无忌惮的恶劣行径对包括藏胞在内的各族人民感情的伤害和对全国安定团结局面的恶劣影响,则更是无法以数计的。案例6:1989年3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和山西希望书刊社并发行了一本引起不少地区穆斯林愤慨与不满的《性风俗》。89年5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爆发一场“禁销诽谤伊斯兰教的谤书《性风俗》”的示威游行,声称《性风俗》的作者以极其下流卑鄙的笔调歪曲解释《古兰经》有关章节和教义,诋毁穆斯林的朝觐巡礼,亵渎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物,把回教托钵僧描绘成一伙淫乱的色情狂等等,并要求上海文化出版社赔偿六亿美元。据传有50名穆斯林组织敢死队,誓取作者柯勒,桑亚及责任编辑高国平的人头。是日以回,维族为主的愤怒的穆斯林,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涌上街头,集结在人民广场,并开始冲击自治区党委办公楼。据统计,在这次骚乱中“被暴徒砸坏汽车44辆,砸碎办公楼玻璃7300余块,广播喇叭4套,电话机6部,各种灯具53套,打字机,复印机各一台,砸坏武警官兵盾牌20副,电台3部,以及各种自行车百余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万多元。”主犯马有福,阿巴斯·吐尓逊等以犯处抢劫罪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15年有期徒刑。5、官僚主义与腐败现象案例7:池州事件牵出了腐败副省长何闽旭的腐败问题2005年的6月26日下午二时许,学生刘亮从翠柏中路交通岗亭南侧斜穿马路时,左手肘与一辆牌照为苏Z的本田车相擦。手肘被擦伤的刘亮走过马路,路对面的本田车内有人突然追上来,说刘亮撞坏了车前挡风玻璃,说着就把他拽到了车边,吴军兴等三人对刘亮一顿殴打。见此情景,路过的载客摩托车司机打抱不平,围上去跟打人者理论。当时驾车人的一句“打!打死一个安徽人最多也就30万!”激怒了围观群众。不久附近的九华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刘亮被送往医院,打人者被带到了九华路派出所。在九华路派出所门口,王新锋(打人者之一)在围观群众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拿出本田车内备用的一把自制刀具与群众对峙,此时的池州市人山人海,矛盾逐渐升级。18时左右,愤怒的群众将本田轿车砸毁并掀翻。19时,一辆停放在派出所门前的警车被群众点燃。20时,少数骚乱分子围攻附近的东华东超市,破门而入哄抢商品。事态到23点700多名警力到场支援时,才彻底得到控制。“6·26”事件在1年后牵出了腐败副省长何闽旭的腐败问题。(二)经济因素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发展到这一阶段正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1、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案例8: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鞍钢离岗居家休息职工聚集游行上访。鞍钢4万多名离岗居家职工并不是当地最困难的群体,人均发给月生活费1000多元,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远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每月205元的标准。然而,随着鞍钢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在岗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拉大了与离岗居家人员收入差距,逐渐引发离岗居家人员的不满,进行群体上访要求重新上岗。曾在2002年发生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大庆油田,也是源于在岗人员的待遇、收入越来越高,而买断的人大多数只能在家吃补偿金,心理产生不平衡。2001年7月9日吉林省舒兰矿务局职工、家属近万人集体堵断铁路事件,就是因该矿务局拖欠职工工资达35个月之久,群众已上访几年,虽经上级政府多次督办、协办,但该矿务局领导仍未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至使职工群情激愤,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并引发一系列过激行为。2、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本身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存在和发展私有经济,导致利己主义倾向增长。不同的经济主体间具有排他性,利益分配上也存在不公正性和不稳定性,必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出现剥削,也导致人的心态失衡,即引起那些低收人群体产生不公平感,产生主观需要与客观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最终会发泄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有关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往往直接起源于群众利益被侵害。一份公开材料显示,在过去的土地征用中,一些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利益分配的20%~30%,开发商占40%~50%,而农民作为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仅占5%~10%。政府对转让土地乐此不疲,而农民显然难以接受如此低的补偿。公安部2004年统计显示,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移民安置补偿等问题,是酿成“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3、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工作中,歪曲现行经济政策,利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而进行各种违法活动的个人、小集团甚至企业、单位,也有所增加。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