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安全危机的现场控制第一节现场控制的目标第二节现场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公共安全危机现场评估第四节应急处置的现场安排第五节人员安全疏散《突发事件应对法》D48T:“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第一节现场控制的目标一、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蔓延扩大二、维护现场秩序,控制违法犯罪三、为恢复创造条件四、保护现场与证据不受破坏区域控制法遮盖控制法以物围圈法定位控制法第二节现场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快速反应原则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发生沙林毒气事件之后,美国有关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反应时间伤亡人数6分钟372人14分钟1084人30分钟2188人及时作出应急反应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第二节现场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快速反应原则二、协调联动原则三、安全第一原则四、适度反应原则五、合法性原则六、无歧视原则七、程序性原则八、资源共享原则第三节现场评估一、评估公共安全危机的性质二、现场潜在危害的监测三、现场情景与所需的应急资源四、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五、财产和经济损失的估计六、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评估七、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第四节应急处置的现场安排一、设置警戒线作用:1、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应急人员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2、避免外来的未知因素对现场的安全带来威胁3、避免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危及到周围无关人员的安全宜大不宜小,保留必要的警戒冗余度第四节应急处置的现场安排一、设置警戒线二、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三、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四、现场危险源控制各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有毒有害物质电气设备和线路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坍塌第四节应急处置的现场安排一、设置警戒线二、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三、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四、现场危险源控制五、现场交通管制六、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七、人员安全疏散八、受害人救助与处理第四节应急处置的现场安排一、设置警戒线二、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三、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四、现场危险源控制五、现场交通管制六、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七、人员安全疏散八、受害人救助与处理九、重要目标与设施的保护十、对新闻媒介和信息的管理第五节人员安全疏散一、临时紧急疏散二、远距离疏散一、临时紧急疏散(一)紧急状况下人的心理反应1)逃避;冶金行业连续发生的3起事故: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4.18”事故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公司“4.24”事故重庆市武隆县建渝公司“4.26”事故在起吊渣盆作业中,本应使用4根吊环,但只用了2根,起吊中发生摆动,使渣盆一端吊环脱出,导致在场的车间主任被烫死。一、临时紧急疏散(一)紧急状况下人的心理反应1)逃避;2)负面惊慌;3)从众;4)趋熟;5)向低;6)奔光;7)回救。一、临时紧急疏散(一)紧急状况下人的心理反应(二)临时紧急疏散中群集行为的控制群集:人员成群聚集产生群集的原因人群在心理上产生恐慌;不确切的消息与谣言在人群中传播;少数人的狂躁行为感染其他人;没有人维持秩序。控制群集行为的基本途径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持疏散秩序并引导疏散;向人群提供准确的消息;使人群心理保持稳定,避免产生心理恐慌;如果人群出现恐慌,要尽量缩短恐慌的时间,结束恐慌状态;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倡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一、临时紧急疏散(一)紧急状况下人的心理反应(二)临时紧急疏散中群集行为的控制(三)人员疏散的组织指挥(三)临时紧急疏散的组织指挥1、开展对公众的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素质2、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3、组织训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科学反应的人员队伍4、改进场所硬件设计(1)行进路线设计(2)地面设计(3)安全出口设计(4)场所照明(5)应急广播二、远距离疏散1、疏散人口统计;2、疏散地点确定;3、运输方式选择;4、运输路线确定;5、被疏散人员集结位置;6、车辆集结位置;7、疏散过程的护送;8、被疏散人员遗留财产的处置;9、药物、食品的准备;10、宠物的管理;11、庇护场所的准备;12、疏散的优先顺序。疏散与返回的优先顺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即将疏散的地区、场所;疏散职工、居民;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断后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全体撤离。应急反应的工作人员;损失评估人员以及媒体人员;基础设施维修人员;居民、职工、财产的主人等;无限制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