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共73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北朝民歌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5、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6、宋代——宋诗重理趣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7、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8、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一、上古——口头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肉”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诗经》原名《诗》,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因而又称诗三百。汉代被尊为经典,因有诗经之称。《诗经》的地位:按音乐和内容分为哪几类?按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类?《诗经》的句式特点:《诗经》的语言特点: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复沓双声叠韵,韵律和谐(1)《诗经》——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即指十五个地区的地方土乐。“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jī)的乐调。雅分为大雅(31)和小雅(74)。“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风”、“雅”、“颂”《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铺叙。“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赋”、“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周南·关雎》★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诗经》爱情诗特点:《诗经》爱情诗的艺术魅力是无法遮盖的,它们不是空泛的,单调的,模式化地歌咏爱情,而是观察深入,感受细腻,题材广泛,视角多样,大凡人类爱情生活中的世情形态——欢乐,甜蜜,波折,烦恼,痛苦等,都做了生动、鲜明、凝练的刻画。1.诗经中爱情诗歌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2.诗经中很多的婚恋诗都与山水有关,如淇水,扬之水,溱,洧等。大概因为依山傍水的地方比较幽静,是恋人相会的好地方。水是柔情的,纯洁的,象征着爱情的高洁和恋人的淳朴,所以后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3.诗经中对恋人的心理刻画很细腻,自然。一般通过极为平常自然的事物,就可以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地将主人公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余味无穷。(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其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楚辞的写作很有特点,让我们翻开它,随便找一首,你能找出它的特点吗?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pī)好兮,不訾(zǐ)诟(gòu)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兮承蒙王子看得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奠基人、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代表作:《离骚》《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天问》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三、汉代——汉乐府汉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与《诗经》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以叙事为其特色。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社会现实生活图景。汉乐府民歌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河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xièdié)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āi)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中下阶层。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汉末)《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四、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汉末):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曹操建安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白马篇》(节选)……仰手接飞猱(náo),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四、魏晋南北朝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四、魏晋南北朝《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四、魏晋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