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I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安全须知本仪器的使用涉及到高压,为防止电击或其它危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安装、使用或维修本产品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并完全理解“安全须知”章节的相关内容。为保证您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本仪器,请务必遵守以下注意事项。如果未遵守本手册指定的方法操作本仪器,可能会损坏本仪器的保护功能。因违反以下注意事项操作仪器所引起的损伤,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概不承担责任。一般性安全概要了解下列安全性预防措施,以避免受伤,并防止损坏本产品或与本产品连接的任何产品。为避免可能的危险,请务必按照规定使用本产品。使用正确的电源线只允许使用所在国家认可的本产品专用电源线。查看所有终端额定值为避免起火和过大电流的冲击,请查看产品上所有的额定值和标记说明,请在连接产品前查阅产品手册以了解额定值的详细信息。使用合适的过压保护确保没有过电压(如由雷电造成的电压)到达该产品,否则操作人员可能有遭受电击的危险。请勿开盖操作请勿在仪器机箱打开时运行本产品。更换电源保险丝如需更换电源保险丝,请将仪器返厂,由致远电子授权的维修人员进行更换。怀疑产品出故障怀疑产品出故障时,请勿进行操作。请联络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授权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测、维护、调整或零件更换。保持适当的通风通风不良会引起仪器温度升高,进而引起仪器损坏。使用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检查通风口和风扇。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为避免仪器内部电路短路或发生电击的危险,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仪器。请勿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操作为避免仪器损坏或人身伤害,请勿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操作仪器。请保持产品表面的清洁和干燥为避免灰尘或空气中的水分影响仪器性能,请保持产品表面的清洁和干燥。防静电保护静电会造成仪器损坏,应尽可能在防静电区进行测试。在连接电缆到仪器前,应将其内外导体短暂接地以释放静电。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II注意搬运安全为避免仪器在搬运过程中滑落,造成仪器面板上的按键、旋钮或接口等部件损坏,请注意搬运安全。警示标志注意符号表示存在危险。提示用户对某一过程、操作方法或类似情况进行操作时,如果不能正确执行或遵守规则,则可能对产品造成损坏或者丢失重要数据。在完全阅读和充分理解注意所要求的事项之前,请不要继续操作。警告符号表示存在严重危险。提示用户对某一过程、操作方法或类似情况进行操作时,如果不能正确执行或遵守规则,则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在完全阅读和充分理解警告所要求的事项之前,请务必停止操作。安全信息功率分析仪安全符号如下所示。小心,危险CE认证地端子小心,电击危险请勿将使用过的电池丢入垃圾桶可回收利用测量类别PA功率分析仪隶属CATⅡ(1000V),输入可连接到测量类别CATⅡ类的电源(最大1000VAC)。不要用在CATⅡ(1000V)以上更高测量类别。测量类别IV为适用于在低压设施的源端处进行的测量。例如电表、在初级过流保护装置上和纹波控制单元上的测量、架空线路、电缆系统等。测量类别III为适用于在建筑物设施中进行的测量。例如在配电板上、断路器上、布线上包括电缆、汇流条上、接线盒上、开关上、固定设施的输出插座上、工业用设备上以及其他设备上,例如与固定设施永久连接的驻立式电动机上的测量。测量类别II为适用于在直接与低压设施连接的电路上进行的测量。例如在家用电器上、便携式工具上和类似设备上的测量。测量类别0为适用于在不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上进行的测量。例如在不由电网电源供电的电路上和作了特殊保护由(内部)电网供电的电路上的测量。在后一种情况下,瞬态应力是各不相同的,本仪器用于此类别测量请确保瞬态电压≤3000V峰值。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III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一般注意事项针对人身安全与设备保护,列出注意事项如下所述:保护功能有缺陷。在使用仪器之前,请对保护功能进行确认。如发现保护接地或保险丝有缺陷,请勿继续使用本仪器;请勿拆卸仪器的机箱。仪器内部有高压,非常危险。若要对仪器内部进行检查和调试,请咨询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异味或冒烟时。出现机体冒烟或散发异味等异常情况时,请直接关闭电源,从插座拔掉电源插头,并切断连接在输入端子的测量回路的电源。发生异常情况时,请咨询致远公司;勿在易燃环境下操作仪器。请勿在含有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的环境里使用本仪器;请勿损坏电源线。请勿将物品摆放在电源线上,并使电源线远离热源。将电源插头从插座拔出时,请勿拉扯电线,而应手持插头拔出。电源线有破损时,请在确认好零件编号后再向经销商订购;请勿接近带电物品。请勿使带电物品接近输入端子,否则会引起内部电路损坏;切断电源。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请切断测量回路和仪器的电源,将仪器的电源插头从插座拔出。请勿在仪器上摆放物品。请勿叠放仪器或在仪器上摆放其他仪器或盛液体的容器,否则可能引起故障;请勿损伤液晶屏幕。液晶显示器极易受损,注意不要让锋利物品损伤其表面。另外,请避免振动和碰撞;搬运仪器时。首先,请切断测量回路的电源,除去测量用电缆。接着,关闭仪器电源开关,除去电源线和其它电缆。搬运时,要注意双手握住把手;测量作业时。测量前,必须断开被测回路所有电源后进行接线;测量中,必须远离被测回路与仪器的接线端子;测量完成,必须先切断被测回路所有电源,然后断开接线,再关闭仪器。清理污渍时。清理机箱和操作面板的污渍时,请切断测量回路和仪器的电源,将仪器的电源插头从插座拔出后,使用干净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请勿使用挥发性化学药剂,可能引起变色或变形。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IV定期清理风扇防尘网。防尘网每30天检查清理一次,避免堵塞造成发热或危险,堵塞过热也会影响仪器精度。连接电源和地使用正确的供电电源。在连接电源线之前,请确保电源电压与仪器的额定电压相一致,并且小于电源线的最大额定电压。使用正确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头。为预防触电和火灾,请使用本公司提供的电源线。请务必将主电源插头接入带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请勿使用没有保护接地的接线板。连接保护接地端子。为预防触电,在打开电源之前请务必连好保护接地端子。随箱的电源线是含接地线的三芯电源线。因此,请使用带保护接地端子的三眼插座。保护接地。请勿切断本仪器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接地线、或拔出保护接地端子的电线,否则将有潜在的触电危险。防止触电危险。电源线必须插在墙壁上或在可视范围内的插座上,不可插在引线混乱的插座上,插座不可过流使用。仪器安置注意事项远离恶劣环境。远离阳光直射、热源、大量烟尘、蒸汽、腐蚀性或可燃性气体、强烈磁场源、高压设备与动力线、水、油、化学剂的场所;水平平坦。请将仪器安置在水平平坦场所。如使用场所不平稳或倾斜,可能影响测量精度,并存在跌落危险;通风良好。仪器的上盖板和底部均有通气孔。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通气孔与安置面的距离请设置在20mm以上,当连接测试线或各种电缆线时,请另外保留操作所必须的空间;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环境温度:5~40°C,环境湿度:20~80%RH。连接测量回路为防止触电和损坏仪器,连接测量回路时务必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保护接地。连接测量用电缆前,请为本仪器采取保护接地。随箱的电源线是三脚插头,请使用含有接地线的三眼插座。如果准备用手接触电路,请在关闭电路电源并确认没有电压存在后再进行操作;切断回路电源。连接测量回路时,请切断测量回路的电源。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连接或除去测量用电缆很危险;测量回路连接无误。切勿将电流回路接入电压输入端子或将电压回路接入电流输入端子;防止电缆触电。剥测量用电缆的绝缘层时,请确保接到输入端子的导线(裸线)未露出端子。同时,请固定好输入端子的螺丝,确保接入的电缆不会从输入端子脱落;勿触摸输入接口。当测量回路的电压引入电流输入端子时,请勿触摸电流传感器输入接口。因为在仪器内部这些端口在电气上是相通的,所以很危险;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V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耐压能力。在外部使用电压互感器(PT)或电流互感器(CT)时,请确保它对测量电压(U)具备足够的耐压能力。另外,通电状态下请确保CT的二次侧短路。否则,CT的二次侧会产生高压,非常危险;机架固定时的电源切断开关。使用机架固定时,为确保安全,请在机架前设置一个能切断仪器测量回路电源的开关;回路电压电流。确保测量回路电压电流及共模电压在仪器额定范围内;连接外部传感器。连接外部传感器时禁止使用裸露金属的BNC接头,并须移除电流直接输入端子的所有接线;电流直接输入。必须断开传感器输入端子的接线;连接外部分流器。必须切断测量回路的电源,不切断电源连接或除去分流器是危险的。如果未按照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指定的方式使用测试附件,测试附件提供的保护功将会削弱。另外,已损坏或磨损的测试附件可能会导致仪器损坏或人身伤害,请勿使用。致远电子产品入门手册PA7000/6000/3000入门手册VI目录1.文档说明...................................................................................................................12.产品简介...................................................................................................................22.1简介...........................................................................................................................22.2功能特性...................................................................................................................32.3应用系统...................................................................................................................33.功能概述...................................................................................................................53.1主要功能概览...........................................................................................................53.2测量功能列表...........................................................................................................53.3工作模式...................................................................................................................63.4通信接口...................................................................................................................63.5显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