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资料可编辑.日本文化漫谈第一讲日本文化与花一、引子——菊花与刀1、美国学者的首创第一个把日本文化与“花”联系起来的,是美国的人类学家鲁丝.本尼迪克特。2、花——文化模式的一种类比本尼迪克特曾经写过《文化模式》一书,强调每种文化都有一个相对稳的模式,每种文化都具有平等的价值,不存在高下之分。《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创建的文化模式理论的一次具体运用。作者首先把日本的文化模式高度概括为“菊”与“刀”,“菊”与“刀”本来是日本皇家的徽标和武士的象征,这里她借以表明日本人性格中的刚强与柔弱的两面。二、樱花——又一种日本文化的类比比起菊花,我们可能更熟悉樱花与日本文化的联系。日本一首很普及的歌谣叫做《樱花》,我们一定很熟悉它的旋律。确实,樱花与日本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樱花的植物本性(1)品种。日本的樱花品种多种,据说有200多种。(2)花形。樱树开的花即为樱花,樱花属蔷薇科,花瓣一般是白色或粉红色,和桃花有点相似,色泽鲜艳,绚丽动人。(3)花时。由于日本樱花的开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樱花自古就与农民的农耕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樱花前线。樱花开放的季节一般在四月份,由于日本列岛南北狭长,所以不同.....word资料可编辑.的地区樱花开放的时间也有所差异。不言而喻,最早开放的是南方,冲绳岛的寒樱在1月下旬就开始绽放了。随后,樱花自南向北一路次第开放过去,犹如迭起的海浪般一层层从冲绳依次推向九州、本州和北海道。假如二月份开始从日本的南方向北旅行,五月份到达北海道,那么一路上可以陆续看到日本各个地区樱花盛开的景象。日本人给樱花开放逐步北移的那条线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樱花前线”。2、樱花与日本的国民精神(1)美与吉祥的象征。(2)团队精神的寄托。(3)人生无常的感慨。3、樱花深入日本社会生活(1)花见。樱花在今天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象征之一就是每年的赏樱时节。日本人称做“花见”。(2)“樱花外交”。今天,樱花也成为日本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友好使者。美国、欧洲的土地上都可以看到飞樱似雪的动人美景。三、日本民族的“花”情节1、花的用语日语中与花有关的用语可真不少。去野外观赏樱花叫“花见”。花因与看花人的缘分更美丽。不少女孩子起名叫“花子”;把各种花的图案织染在衣服上,穿在身上,是“穿花”;装饰在壁龛上,称为“立花”;装饰房柱上,称为“挂花”;插花叫“生花”;把“花的种子”撒在舞台上,开出了灿烂的戏剧之花,叫“能之花”。最生动的莫过于把新娘称作“花嫁”、新郎称作“花婿”。.....word资料可编辑.2、花的情感日本人的多愁善感从对花的感受中体现出来。日本人用悲哀之眼看花。先是梅花。日本原没有梅花。早期贵族庭院以种梅为风雅。先是从唐诗里,感受到梅花的孤傲,捕捉到一种清冷的美感。慢慢地,他们的眼里才有了身边的樱花。开始梅樱易代。樱花雅而不艳,开时相偎,簇拥而来,谢时同去,一时纷纷如落雪,所以日语中把樱花凋谢时的情景叫做“花吹雪”。齐开齐落,似云水流逝。如前所述,日语中有谚语称“花是樱花,人是武士”,因而日本人又把英武的将军称为“将之花”,将军本是驰骋疆场的武夫,被比喻为“花”,是日本人对将军形象的一种美的感受:壮烈而绚丽。3、花的神性在远古时代,由于对科学的无知,无法解释草木枯荣、花开花谢的自然现象,日本人对充满生命力的鲜花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和恐惧感,认为花是神灵的再现。于是日本人把花当作一种神来顶礼膜拜,以祈求它的庇佑。这也许算是日本人与花结缘的开端吧。后来,随着人们对花的认识不断加深,花逐渐从信仰对象转变为观赏对象,这是人类审美本能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还形成了把花作为鉴赏对象的插花活动——花道。第二讲日本文化之“道”一、“道”之意义及种类1、“道”的词义。“道”这个词的意思,在日本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学术、技能。.....word资料可编辑.(2)人生的彻悟。(3)求精求能。2、“道”的种类日本文化的“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艺道。日本的艺道除了花道、香道、茶道外,名目繁多,还有书道、画道、音曲道、陶艺道、狂言道、歌舞伎道、俳谐道等,真正有代表性的却是书道、歌道、连歌道、能乐道、花道、茶道,被称为「六艺」。(2)武道。影响最大的大致有七种,称为武道七门。这七门分别是相扑、弓道、剑道、柔道、居合道、合气道、空手道。二、花道1、花道的历史由来(1)源自佛教,历史悠久。到了平安时代供花逐渐演变成供人们欣赏的插花艺术,而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宗教艺术色彩,开始在贵族家庭中成为供人鉴赏的艺术,无论内容上、形式上都朝着花卉造型艺术的方向发展。这样,到十五世纪末出现插花的专门艺术家,插花艺术被命名为花道,花道艺术开始形成。16世纪以后,花道日益渗透到民间,成为大众性的欣赏艺术。(2)热爱自然,花道盛行。花道艺术之所以能普及和流行,而且受到日本各方面的重视,据说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人对自然的一种心情。2、花道的流派与形式演变(1)花道流派。日本的花道流派很多,据统计,有多个,其中有池坊流、嵯峨御流、宏道流、远州流、松月堂古流、源氏流、草月流、小原流、竹心流、春山流、东山流等,其中以池坊流最大,全国约有150万人。略小一些的.....word资料可编辑.流派如小原流、草月流,也各有50多万人。(2)花道样式。花道样式名目繁多,比如装饰茶室的叫做“茶花”、文人间有“文人花”、武士中有“武士花”等。经过时间的洗礼,迄今仍然存在的有“立花”、“投入花”、“生花”和“盛花”等。3、花道的文化意义日本的传统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哲学思想,花道也不例外。(1)蕴含“天人合一”的理念。日本哲学中有所谓“事理一体”的思想,在插花艺术中就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所谓“事理一体”,就是儒教和佛学中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作为人类行为的“事”与作为天地自然法则的“理”应该和谐统一。惟有如此,宇宙万物才能获得平衡,人们才会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日本,这种哲学思想被解释为天、地、人“三才一致”。日本花道以此为灵魂,并以其独有的造型艺术对此做了完美的诠释。日本插花的造型虽然姿态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分别象征着天、地、人的高、中、低三条线是最基本的格局。总体来看,插花的造型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的一枝是作为主线的“天”线,亦称作基线,它是整组花束的基础,必须非常牢固。最低的一枝象征着土地,长度不及主线的一半。而介于“天”线与“地”线之间的就是“人”线,这一枝干的高度大约为主线的三分之二,并和主线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基本框架确立后,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和需要添加各种花茎、绿叶。但是,天、地、人“三才一致”的艺术原则是必须严格遵守,不容更改的。(2)展现对自然的心情。正如上面所说,花道艺术之所以能普及和流行,是因为“日本人对自然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充分地表现在花道艺术中。插花者都必须了解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什么样子。一旦植物被剪下,离开自.....word资料可编辑.然(温室)生长环境后,它们就成为具有个性的花道创作的材料。所有的自然材料都可以当作作品中的线、面、色和块来使用。例如,大的叶子叶面很大,但也可以在作品中作轮廓使用、表现为线条。花材中每一只花朵都具有“面孔”,是朝着一定方向开放的。所以,在花朵的处理中,插花者必须考虑到在整个作品中,花朵是面向前、作为侧影还要躲避观赏者。插花时,花朵与叶子搭配在一起,但是蝴蝶花和水仙花的叶子则常与主茎分开来使用、置于另外一个更为惹人喜欢的位置,这样与花朵搭配在一起,可以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更加“自然”,并且作为作品的元素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归根结底,“人对自然的心情”,就是在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之中表现人的心情。是一种意会大于言说的境界三、茶道介绍1、茶道的历史渊源(1)源自中国,贵族享用。(2)从“寺院茶”到“书院茶”。(1)茶道的诞生和发展。①村田珠光开创茶道。茶道的正式诞生,大约是在16世纪。它的开山祖师是村田珠光。村田珠光到京都修禅,并将悟得的禅法融入饮茶文化,创立了日本的茶道。据说有一次他在小小的茶室里,面对壁龛中中国宋代禅僧圆悟的墨迹,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品茶,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乡间茶具的草庵茶风。(草庵是指非常朴素简陋的茶室)村田珠光主张茶人要摆脱欲望的纠缠,通过修行悟出茶道的内在精神,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据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记载,标准规格的四张半榻榻米茶.....word资料可编辑.室是由他确定的,而且专门用于茶道活动的壁龛(kan)和地炉也是由他引进茶室的。此外,对点茶的台子、茶勺、花瓶等他也做了改革。自此,艺术与宗教哲学被引入喝茶这一日常活动的内容中,茶道正式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②武野绍鸥完善茶道。继村田珠光之后,日本茶道史上另一位杰出的大茶人武野绍鸥,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比如他对茶室和茶具,强调朴素谦和,色彩上趋向素雅,向秋色靠近。他把日本的歌道理论输入茶道,将日本文化生活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对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作出了巨大贡献。③千利休发展茶道。使茶道真正成为综合艺术的集大成者则是桃山时代的名士千利休,日本人称他为“茶圣”。千利休大胆地把四张半榻榻米茶室缩小为三张、两张,将室内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同时,千利休又将茶道从茶禅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他不拘于世间公认的名道具,将生活用品随手拈来用作茶道具,发现和创造了原始的生活美;他主张大大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趣。由于茶道是综合文化体系,包含的内容很多,所以千利休的影响大大超出了茶道的范围,扩大到了日本的建筑、庭园、服饰、烹饪、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人们把千利休喜爱过的东西,或按照他的审美观设计出来的东西都冠以“利休”的名字。如利休栅栏、利休扇子、利休木屐、利休头巾等等。2、茶道的内容与种类(1)茶事。茶道离不开茶事。茶事就是茶人的聚会,是茶道艺术的表现形.....word资料可编辑.式,是茶道理念的实践。早在茶道的滥觞期就已经有了品茶、评茶的集会。参加茶事的人们通过学习、交流茶道这种特殊艺术,来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使心灵得到解脱。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此便是:一期一会。”,这种一期一会的观念,实质上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体现。佛教的无常观督促人们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当茶事举行时,主客均极为珍视,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于是与会者感到彼此紧紧相连,产生一种互相依存的感觉和生命的充实感。这是茶会之外的其他场合无法体验到的一种感觉。(2)点茶。简单地说,点茶就是沏茶,但是它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关联的事物,比如茶室的布置、道具的选择等等,有一整套的讲究,因而称为点茶技术。点茶技术的一举一动都要按规定进行。(2)茶具与茶室。3、茶道的文化哲理日本的茶道中蕴含着很多来自艺术、哲学和伦理的因素。以下分几点来说。.....word资料可编辑.(1)幽雅心灵的驿站。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是佛教,其思想核心为“禅”。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宗教形式,因此也被叫做“在家禅”,以别于“寺院禅”,即佛教的禅宗。所谓“禅”即忘却现实存在着的“我”的一种境地。茶道的技巧和艺术,追求一种完全独立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追求禅的“无事、无心、无作”之境界,从而摒弃一切个别的、他律的、世俗的成见,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应付一切外来事物。在封建社会时期,日本的武士将军和富商们外表上讲究辉煌壮丽,可是内心却渴望生活在恬静沉思的氛围中。茶道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古代如此,现代亦然。进入20世纪,尤其是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几乎全部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