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对中小学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第3卷第10期(总第22期)40对中小学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数学教研室刘新民【摘要】教师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尽管发挥了对教师的管理功能,但是,也暴露了明显的缺陷与不足,需要更新教师评价的理念,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关键词】教师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教师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经济收入等有关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评价的公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态度,从而会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过分强调了管理与奖惩功能,忽视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容易形成评价者与被评教师的对立,导致教师对评价结果的不认同,而且,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受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支配,使教师关注少数学业成绩优等的学生而漠视大批所谓的差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进行反思,进而重构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一、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功能与特征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制度,它着眼于教师的个人工作表现,尤其是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作为领导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是领导树立权威,加强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手段,具有管理与奖惩的功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往往只关注教师在学期末的教学成绩,忽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特别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很少评价,而且,评价的标准单一偏颇,着重强调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而这种教学效果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甚至演变成为只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极大的限制了教师个人提高与专业化发展,因此,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创新的评价是一种静态的终结性评价。二、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利与弊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合理的一面,长期以来,成为领导管理教师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它的弊端也日见突出。1、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教学效果又强调学生的考试分数与升学率,因此,可以通过量化评价以减少评价者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在某种程度上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管理与奖惩,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消除某些教师不求上进的思想,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第3卷第10期(总第22期)412、弊尽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了对教师的管理功能,但是,也暴露了明显的缺陷与不足,给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一,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支配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教育思想是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效果被简化为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教师受这种评价制度制约,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与成绩,以次获得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的认可及职务晋升,出现题海战术、加班加点、高分低能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使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及应试教育倾向得以强化与巩固。第二,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进行合作。以管理与奖惩为主要目的的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直接关系到教师职务晋升与前途发展,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僧多粥少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只有少数教师得到物质奖励与晋升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可能引起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利于教师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此外,评价者高高在上,不能与教师很好的交流,造成教师对评价的漠视、抵触、恐惧,使得领导与教师之间很难进行合作。第三,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在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下,教师的一切活动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关注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科学详尽的分析资料,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的应对,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活动,不仅难以让学生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使教师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前沿的问题,无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真正改进,无暇开展真正的教科研活动,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愿望、需求与动机,造成了整个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迟缓与落后。三、对教师评价理念的更新既然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思想支配的,带有明显的不足与弊端,因此,需要更新教师评价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由英国首先提出来并推行的。1985年英国皇家督学团发表了题为《学校质量:评价与评估》(Qualityinschool:EvaluationandAppraisal)的报告,明确提出教师评价制度与奖惩制度分离,这为实施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基础。1989年,全国领导小组提交试点工作报告,详细阐述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实施。由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英国教育部逐步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开始推行新型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很快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了以下理念:第一,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不是为了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不合格几个等级并进行奖惩,而是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探讨改进的措施与途径,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见,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第二,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教师最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因此,教师评价应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在评价开始,应与被评教师沟通、商量,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本人的表现,形成个体化评价目的与评价方式。第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第3卷第10期(总第22期)42教师的个体差异。由于教师在人格、职业素养、教育风格、师生交往类型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活动才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评价无视这些差异的存在,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教师,就会丧失良好的独特个性的教学的精华,所以,重视个体差异的评价应该是将教师在评价时的表现与教师的背景与原有基础纵向比较,以发现教师在某个阶段周期中的进步和成长发展轨迹,这是一种动态的形成性评价。第四,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事、学生、家长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能从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提高、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评价与奖惩挂钩,同事评价就很难公平、客观,因此,在淡化奖惩功能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同事评价。对学生和家长的评价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评价内容与标准,要分清那些内容适合学生评价,那些内容适合家长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教学策略,不能简单地屈就于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四、实施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构想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过分重视管理与奖惩,不易引起教师的认同,很难起到激励和发展的作用,因此,要重构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以适应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1、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管理与奖惩,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进步。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设计,评价的组织实施,都应按评价活动本身的规律办事,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教师评价应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是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行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体性原则。教师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参与评价,才能使最终评价结果获得教师认同,评价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主性原则。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评价中就应以教师为本,改变过去那种评价者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教师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为主,多渠道、多方位的搜集信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交流、沟通,实现教师评价的民主化。2、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实施《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明确指出,教师评价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评价,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这为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新型教师评价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即评什么?谁来评?如何评?评什么?教基[2002]26号中强调,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社会团体、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教学评比结果不得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的依据。因此,应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生学业成绩与升学率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指标可包括三个纬度的评价指标构成: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状况的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的指标)。其中,素质教育评价指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理论素质、身体健康素质,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包括育人管理职责、教学科研职责、协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第3卷第10期(总第22期)43工作职责,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育人管理成效、教学科研成效、协同工作成效,这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以上仅是一个评价指标的参考范例。在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不对这些因素做出评价,评价就会失去意义。因此,一次特定的教师评价要抓住那些因素,这是评价务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是依据评价目的和原则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谁来评?即确定评价者。管理与奖惩评价主要是由学校领导来担任评价者,而新型的教师评价的目的淡化了管理与奖惩功能,突显了促进发展的功能,教师评价应由教师担任主要评价者,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校长、学生、家长、同事应共同参与,形成一种多向交互式的评价模式,反馈给教师多方面的信息,提供具有建设性、激励性的建议,促进教师建立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反思与分析。如何评?即评价实施的程序与步骤。分为评价准备阶段、评价形成阶段、评价信息反馈阶段。在评价准备阶段,评价者与被评教师拟定评价过程的具体框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明确评价目的,消除被评教师的种种顾虑,确定评价的重点与预期目标,并为整个评价工作制定时间表。评价形成阶段是教师评价的关键时期,担负着多方位收集信息的任务。从渠道和方法上来说,课堂听课、教师自我评价、第三方意见、文献资料等都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这个阶段应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应积极配合评价工作,不断反思自己,虚心接受建议,才能提升自我,实现专业化。信息反馈阶段通过组织者与教师面谈,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探讨其优点与成就,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各方面的评价信息真实地反馈给教师,商讨未来的发展目标。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教师期望实现的结果与努力的方向,也是学校对教师的期望要求,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起着导向与激励作用,又为下一轮的评价提供评价依据。最后,由评价双方共同撰写评价报告,此报告属于教师个人资料,不能随意泄露报告内容。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关键。只有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而促进学生、学校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陈玉锟.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刘尧.发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