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奖种: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2.项目名称: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3.推荐单位或推荐科学家:四川大学4.推荐意见: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审查,所有内容均属实,符合填写要求。该项目组历时近20年,进行了以下研究与创新:1.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治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2.国内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模式,成立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3.建立骨质疏松症的阶梯式筛查和双向转诊模式,牵头构建四川省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成果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性,技术成熟、可重复性好,对提高区域的整体诊疗水平意义重大。项目成果发表论文66篇,共引用614次,参与制定指南2项,参编专著8部。项目组牵头发起“西部骨质疏松症论坛”、开展专科病房进修培训七年,举办十届培训班,累计培养专科医生及护士200名,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等13个单位应用,累计惠及数万例患者。该项目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诊疗现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推荐该项目申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5.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领域。截止2009年,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是发生骨折,其中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超过20%,致残率为70-80%。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存在以下问题:骨质疏松症的漏诊、误诊和误治的现象普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不规范;专科间缺乏协作,骨折患者术后缺乏科学的康复训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收效甚微。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于1995年启动,历时近20年,在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资助项目和7项临床药物试验等的资助下,进行了系列研究和自主创新。1.率先建立起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治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①摆脱了以DXA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单一依据的简单思维,创新性地综合了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此三点为基石建立起骨质疏松症初诊体系;②创新性地应用改善骨骼氧供、血供等方法辅助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建立骨质疏松症规范化治疗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自该诊疗体系建立以来,漏诊、误诊、误治显著降低,骨折风险、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总体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国内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模式,成立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2004年形成以内分泌科、核医学科、介入治疗科、骨外科和康复医学科为主的多学科协作型诊疗模式,涵盖了门诊、病房、随访管理,自上述综合管理模式建立以来,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同时缩短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特别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15天缩短为7-10天。3.创新性建立骨质疏松症的阶梯式筛查和双向转诊模式,完善了骨质疏松症的立体网络诊疗系统;牵头构建四川省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协助各级医院建立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诊治的医疗中心,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基层医院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能力。成果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性,技术成熟、可重复性好,对提高区域的整体诊疗水平意义重大。本项目成果发表论文66篇,共引用614次,参与制定指南2项,参编专著8部,对骨质疏松领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项目组牵头发起“西部骨质疏松症论坛”,在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学术会议上进行技术推广。开展专科病房进修培训七年,举办十届培训班,累计培养专科医生及护士200名,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13个单位应用,累计惠及数万例患者。本项目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诊疗现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6.客观评价:6.1.科技成果评审汇总意见经过曾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骨质疏松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七位评价委员会专家评议,一致认为: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具有创新性及国际领先性;联合内分泌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开展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技术成熟、可重复性好;构建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对提高区域的整体诊疗水平意义重大。该研究成果总体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6.2.科技查新结论与论文收录应用证明经四川省科技成果查新咨询服务中心科分院分中心作国内外查新,本项目下列查新点:(1)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2)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综合管理模式病房: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的病房综合管理流程;(3)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性骨折的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在所检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范围内,除本委托项目课题组发表的论文外,未查到有和本委托项目查新点内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经四川大学图书馆检索,项目组已发表论文66篇,SCIE收录4篇,CSCD收录23篇,CMCI收录56篇,CAJD收录61篇,共引用614次。6.3.指南、教材、专著等本项目组在骨质疏松症规范化诊疗中,利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等,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托本项目第一主要完成人陈德才教授牵头制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指南:《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第六主要完成人裴福兴教授参与制定指南:《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项目组主要完成人参与编写相关教材与专著8部:《骨质疏松症自我保健问答》(主编梁荩忠,魏松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主编裴福兴,邱贵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主编何成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骨质疏松症新进展》(主编徐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问答》(主编朱汉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骨质疏松症》(主编徐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临床循证治疗手册—内分泌代谢疾病》(主编田浩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主编余叶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其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还作为华西临床医学院本科教学的教材。另外,参与编译国外专著1部:《骨质疏松营养学=Nutritionalaspectsofosteoporosis/原著PeterBurckhardt,BessDawson-Hughes,RobertP.Heaney》(裴福兴、刘洋主译,陈德才副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4.同行评价2017年1月《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改双月刊之际”中评论到《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由项目组第一完成人陈德才教授负责编写)成为近年来本领域的经典之作,为规范和提高我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7.推广应用情况首先,华西医院“全国骨质疏松症培训与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全国共4个基地);2011年被遴选为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共9家医院参与起草,西部地区唯一,且排名第二);2012年被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示范基地”(西部地区唯一),由华西医院牵头,构建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联盟,协助各级医院建立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诊治的医疗中心。在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骨代谢疾病组专科医师开展专科医师进修培训,每年约培训20余人;陈德才、卢春燕、王覃教授每个季度2-3次亲临基层医院开展培训,指导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提高医生对骨质疏松症规范化诊疗的认识,推广骨质疏松症专科病房的管理模式。2003年华西医院成立了以内分泌科和骨科牵头的“四川大学骨质疏松症医疗教育中心”,为骨质疏松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中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诊疗的临床实践。由华西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的多学科协作型“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手术—康复治疗”的标准化诊疗流程在华西医院开展以来,老年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分别接诊骨质疏松症门诊患者7.5、6、5万人次,住院患者2.5、2、2.5万人次,行椎体成形术1000例(椎体个数超过2000个),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次,陈德才、卢春燕、王覃、魏松全等分别在全国骨质疏松领域中,如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等学会组织担任了重要的学术任职。项目主要成员积极参与国际、全国和区域性骨质疏松学术会议进行专题讲座和口头发言。自2011年以来,由陈德才教授牵头发起了“西部骨质疏松论坛”,涵盖了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自治区、宁夏自治区、陕西省和河南省骨、质疏松领域的各学科临床骨干医师,该论坛影响力巨大,体现出本项目组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西部骨质疏松论坛”,不仅为全国各地的骨质疏松领域学者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更向全国各地普及、更新骨质疏松诊治相关前沿知识,为西部骨质疏松的诊疗水平的提高、促进西部人民的骨骼健康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研究期间,共发表期刊论文66余篇,参编骨质疏松症专业书籍8部,发表会议论文23余篇,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参与编写《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推广本研究的成果,促进骨质疏松症领域的发展。第三,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通过患者口口相传扩大影响力。本研究项目历时20余年,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共接诊骨质疏松症门诊患者12万人次,住院患者近4万人次,总结了非常多的临床经验。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是中国首次临床应用“唑来膦酸5mg每年一次静脉滴注”治疗的骨质疏松症的医疗单位,至今为止已有9年以上的用药经验,在本项目组的带动下,四川省约有超过2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从中获益。华西医院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对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涵盖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用药间隔时间等,总结用药经验,对建立规范化药物治疗流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疗效显著、患者体验良好,随着患者的人数增多,逐渐形成了“由患者口口相传扩大影响力”的形式,以点带面,树立了真正以病人为基础良好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第四,在华西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每位骨病组专科医生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宣讲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个体化指导每一位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流程、随访计划,每个季度将会开展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培训,以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此外,每年还举办2次社区骨质疏松症义诊活动,内分泌代谢科陈德才教授、卢春燕、王覃副教授,及内分泌科的专科护士为大家答疑解惑,发放骨质疏松健康资料,并给部分患者进行了免费的骨密度检查,吸引了大量中老年朋友参加,对他们提供咨询,进行诊断、治疗方面的指导。义诊结束后,还安排骨质疏松健康讲座,就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讲解了骨质疏松的预防,如适量运动、合理膳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等。项目组根据17年DXA骨密度检测的经验和数据,探讨了DXA的精密度、敏感性、准确性,骨质疏松自我评价工具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检能力等,同时项目团队在学术会议、基层医院培训中分享DXA使用经验并推广用DXA的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年前,整个四川省仅有11台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而现在全省大约已有50余台,部分县级医院也能开展骨密度检测。SPECT骨显像核素显像以定性的方式运用于骨代谢疾病的辅助诊断,而本项目创造性地以定量定位的方式分析骨显像结果,发表硕士论文1篇,对于核素显像应用于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在骨代谢标志物用于诊断、鉴别诊断、评估药物疗效和口服药物依从性方面也有很多的经验,并负责编写了我国首部相关指南《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