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哨教案(旧州第二小学万立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捏泥人(niēnírén)【知识点】学习“黄平苗族泥哨”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对应章节】小学四年级江西版美术下册第13课【教学重点】:了解“黄平苗族泥哨”的有关知识及特点。【教学难点】:学习“黄平苗族泥哨”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捣过的泥团若干,小盘子(每两位学生一盘:有两小团泥和两根特制竹签等,并在上课前摆放在学生课桌面上)。【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借助课本知识“捏泥人”切入我们县的享有盛誉的苗族文化“黄平苗族泥哨”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黄平苗族泥哨”是黄平人的骄傲,我们有责任传承“黄平苗族泥哨”这一技艺。让学生学习“黄平苗族泥哨”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2、教学过程一、复习切入“黄平苗族泥哨”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上一节美术课学了什么?生:捏泥人师:对。我特意一一看了,发现同学们都捏得不错,感觉有的同学还特有这方面的天赋。大家还想不想继续学习。生:想!2、切入新课。师:这节课啊,我们来学习咱们本地的一种捏泥技术“黄平苗族泥哨”。同学们有兴趣吗?生:有。二、新课(一)教学资料及情景出示多媒体、文字、图片出示:“黄平苗族泥哨”产自咱们旧州。是以当地的优质黄泥或红泥做基本原料,通过纯手工搓捏成型。经捅哨、木屑锻烧、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题材广泛,有飞鸟走兽,但尤以十二生肖为主。造型注重动物的头部特征。强调神似形略,形成夸张的艺术风格。与其它泥捏作品不同的是:每个泥捏动物都有三条腿——前二后一,放置非常稳固。在后面的一条腿的底部,均捅有一个吹气孔和回气孔,能吹出清脆悦耳动听的哨声,故称之为“泥哨”。泥哨色彩一般以黑底点红绿为主,兼杂黄、白、蓝等鲜艳醒目彩色的取材动物兼有神话黄平泥哨创始人---吴国清吴国清作品点缀,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苗族风格。黄平苗族泥哨具有鲜明的地方苗族特色与极高的收藏价值,也是馈赠亲友的尚品,曾多次出国展出,有些作品已被外国人收藏。目前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每年有数十万个泥哨销往省内外。因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部门独冠予“黄平苗族泥哨”的盛名。黄平苗族泥哨是黄平的一道品牌,是黄平人民的骄傲。它是黄平县旧州镇寨勇村苗族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捏,至今已七十余年历史。(二)制作方法传授师:看了以上资料后,有什么想法?生1:想学生2:好玩师:那老师现在就来教大家好不好?生:好。1、捏基本形状。师:同学们看到你们课桌面上盘子的泥吗生:看到了师:请同学们把它拿在手上。下面我们开始学啦师:因为许多的动物身体的基本形状都似圆柱形,我们首先把泥弄成一个圆柱形(见图1)(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检查学生的制作)2、成形:①、捏鸭子头颈。师:做好圆柱形后,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某一种动物特征的掌握程度,想捏什么就捏什么。现在我们来捏一只结构简单的“鸭子”。图1(师作示范)师:同学们,捏制时,先捏头部,要注意比例搭配,一般头颈所需的比例是泥圆柱的三分之一。头部和颈部捏制时不要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的捏,尤其是“颈”。师:鸭的头颈的特点是:嘴扁,颈长。(见图2)(学生练习)②、捏鸭子躯干师:捏好鸭子的并没有颈后,再利用泥圆柱剩下的三分之二捏“鸭”的躯干部分。鸭躯干部分的基本形状是圆扁、尾翘、三只脚(说明:鸭子为两只脚,为了摆放稳固,我们泥哨一般在后面夸张的补上一只脚)(见图3和图4)(学生捏,师指导学生完成)3、捅哨师:(用一成品吹出哨声)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生:“呜——呜”的声音师:好听吗?生1:好听(图2)(图3)(图4)师:能描述一下听到的声音吗?生1:清脆悦耳生2:回荡悠杨师:不错,描述得真好!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就是泥哨的声音。“哨声”是黄平苗族泥哨的又一特点,捅哨是制作黄平苗族泥哨的又一技术关键,它是在“动物”后脚底部用一竹签,朝肚子方向处钻一斜孔,我称之为吹气孔,然后在斜孔的出口处(肚子处)再朝鸭背的方向钻一斜孔(深度有讲究,根据所捏动物的大小而定),我称之为回气孔,吹气孔回气孔两孔之间的夹角约150度(见图5、图6)师:由于技术难度的掌握关系,老师在这里先作一个示范。(师边示范边进行讲解)师:下面同学们练习捅哨(生练习捅哨,师作指导)师:刚才我检查了一下,发现有几位同学已捅出了哨声,大多数同学没有捅出来,不过没关系,今后我们还有时间练习。4、点睛:(图5)(图6)师:同学们除哨音没有捅出以外,大家是不是觉得咱们的泥哨还少了点什么?生:有师:少了什么生:眼睛师:对,真聪明师:下面我们给已经捏好的“作品”点上眼睛师:点眼睛有两种方法(下面是教师一边示范,学生一边仿做)①、直接用桌上的竹签在“鸭子”眼睛的部位浅点两个小穴师:同学们做好了吗生1:做好啦生2:还没有做好呢②、用特制的印模直接在眼睛的部位浅印出两个显凸的眼睛。师: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生动,立体感强(教师一边做,学生一边仿做)师:同学们都做好了吗生齐:都做好啦师:现在感觉怎么样生1:好看多了生2:生动多了生3没点眼睛前“鸭子”像死的,点了眼睛“鸭子”就有活的感觉了师:这使我们想起一个关于绘画点眼的成语叫…生:画龙点睛师:对,反应真快师:结合这堂课,我们把这个成语改两个字,叫做…生:捏鸭点睛师:好,真好,真聪明(三)归纳总结师:大家把你们手中的捏泥举起来好吗?(生举起了手中的泥捏)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黄平苗族泥哨师:其实你们手中的作品,只是黄平苗族泥哨的半成品。要做成黄平苗族泥哨,还经锻烧和上色等工序后,才算得上一件完整的黄平苗族泥哨(见图7)。只要同学们喜爱,我们今后再来继续后面技艺的学习。【教学反思】一、“捏泥人”和“黄平苗族泥哨”的教学目标“捏泥人”是江西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第13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欣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在捏泥的捏、塑、按、印、接等方法过程中,体验捏泥人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地方民族美术文化美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黄平苗族泥哨”的教学在与课本“捏泥人”的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本地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图7)二、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教学传承我们本地的民族文化黄平苗族泥哨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名录之一。它不仅是我们黄平人的骄傲,更是黄平的一个品牌。在社会现代化、经济现实化的今天,由于纯手工制作和创始人去逝等原因,“黄平苗族泥哨”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有失传的危险。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我们学校离创始人的家乡很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传承基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利用这个主阵地去教学传承这一文化。三、“黄平苗族泥哨”教与学的思考美术教学“捏泥人”这课,我觉得“捏泥人”和“黄平苗族泥哨”之间有一大切入点——捏泥。在上完“捏泥人”这课后,结合咱们学校的教学实际,我另上了一节“黄平苗族泥哨”课。在这一课中,我介绍了“黄平苗族泥哨”授称原因、品牌特点、制作过程及风格,同时还介绍了称之为“哨”的缘故。玩泥,是小学生的一大喜好,学习时,学生人手一团泥,教师一边示范教,学生一边仿着捏,哒(dǎ方言)泥声、嬉笑声、泥哨声此起彼伏,充满惬意、童趣,气氛十分活跃。由于初学,学生仿捏的“作品”自然形态万千。通过对“黄平苗族泥哨”的教学,同学们在“捏泥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捏泥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同时达到了教师宣传、学生了解我们当地著名的民族文化的目的,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将来,在适合的条件下,学生就有可能去发扬光大她。贵州省黄平县旧州第二小学万立辉2014.5.6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