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二、中共八大的召开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四、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五、“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六、对已觉察到错误的有限纠正及其中断七、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调整八、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九、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的中国外交十、十年建设的成就及经验教训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一)背景:国内:苏联模式显示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弊端国际:苏共二十大;苏联建设实践的弊端(二)主要内容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弊端:(1)产业结构不合理。(2)工农关系。(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4)民族关系。(5)政党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党内外: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革命与反革命;是非关系。(2)国内外: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长处。(3)讨论经济问题:经济结构、经济布局、经济体制、经济开放。(三)意义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1.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2、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大会正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在总结实施一五计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3)大会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和设想。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是补充。(4)提出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5)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的任务。3.意义:(见教材)4、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的原因(1)中共八大路线是在几乎瞬间到来的历史巨变中形成的,这使路线的制定者本身对这一路线的正确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缺乏将其贯彻到底的坚定信念。(2)中共领导核心对八大存有异议,并首先对八大路线提出批评,这是中共偏离八大路线不可逆转的推动因素。(3)客观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客观形势变化的错误估计。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957.2)(一)发表背景1.国际1956年2月苏共20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波兰事件:1956.6匈牙利事件:1956.10.23-11.112.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群众游行请愿的事件——人民内部矛盾开始紧张起来——许多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认识。(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1.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敌我矛盾—对抗性—专政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民主3.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4.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团结—批评—团结5.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三)评价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贡献(1)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2)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理论。(3)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尤其是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理论意义:是八大路线的继续;对于工作中心的转移,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一)中国共产党的开门整风1.整风的原因(1)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便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整风是因为党的地位和任务发生了变化。(3)为避免中国也出现类似波兰和匈牙利发生的事件。2.内容和过程(1)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官僚主义。(2)性质:思想教育运动(3)方针:团结-批评-团结(4)原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特点:组织党外人士参加整风。3、知识分子探索的表现:(1)政治上:个人崇拜和“三害”产生的原因主要的不是思想方法问题,而是国家政治体制有缺陷。(2)经济上: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3)反对盲目照搬斯大林模式。(二)整风转向反右派《事情正在起变化》《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这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由整风转向反右派呢?(三)反右派的严重扩大化1.扩大化的基本情况性质: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数量:55.28万99.9%2.扩大化的原因分析首先,毛对右派进攻的形势估计脱离实际。其次,反对右派的方法不对。再次,制定右派分子的政策标准不明确。还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最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清。“右派”丁玲、吴祖光3.反右派斗争的严重后果第一,直接结果:打击了一大批关心国家前途、有作为的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爱国民主人士,严重挫伤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二,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中断了法制建设的进程,造成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第三,导致了错误的政治结论,改变了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第四,对知识分子的定性产生错误认识。第五,反右派的实践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基础。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评价:(1)总路线是在反右扩大化和错误地批判反冒进过程中形成和制定的。(2)总路线的根本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大跃进是总路线的实践。(二)“大跃进”1、“大跃进”运动的发动2、“大跃进”运动的特点和主要表现(1)赶超英美的时间日益提前(2)计划指标日益刷新钢铁产量:粮食产量:(3)浮夸风泛滥3、“大跃进”运动的高潮-北戴河会议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大炼钢铁运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4、“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1)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2)拉长了基本建设战线。(3)急剧地膨胀了职工队伍。(4)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5.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原因分析(1)新中国贫弱的巨大压力。(2)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3)把革命战争中的成功经验转而用于经济建设。(4)决策机制存在弊端:个人专断(5)中苏关系的非正常发展。(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人民公社的产生1958.8.17-30北戴河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2.人民公社的特点(1)人民公社的规模大,权力集中。(2)公有化程度高。(3)政社合一。(4)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刮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人民公社于1958年成立。刘少奇视察河北省徐水县遂城人民公社的棉花田。3.人民公社的成因(1)人民公社是“大跃进”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公社是“大跃进”的产物,又是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需要。(2)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认识不清。社会主义本质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1)“一大二公”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3)贫困不是社会主义。(4)政社合一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源。四、对已觉察到错误的有限纠正及其中断(一)对“左”倾错误的有限纠正(1)第一次郑州会议(58.11.2-10)(2)武昌会议(58.11.21-27)(3)八届六中全会(58.11.28-12.10)(4)第二次郑州会议(59.2.27-3.5)(5)上海会议(59.3.25-4.1)(6)八届七中全会(59.4.2-4.5)(二)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1、会前党内外的思想状况2.庐山会议的概况(1959.7.2-8.16)(1)神仙会阶段(7.2-7.15)彭德怀在西北组先后作了七次发言和插话,谈及的主要问题:(1)在胜利面前,要注意防止骄傲自满和脱离群众。(2)纠“左”比纠右更难。(3)人民公社成立有伟大意义,但是办早了一些。(4)要注意经济发展规律(5)要发扬党内民主。彭德怀意见书(7.14)第一部分:肯定了成绩,指出“大跃进”和公社化中的某些缺点和错误。第二部分:分析了发生错误的原因。(2)讨论批判彭德怀的信(7.16-8.11)对彭德怀信的看法:黄克城张闻天周小舟7月23日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批评:①他提出了内外夹攻的问题。②他批驳了“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说法。③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动摇性”的说法。④他尖锐地提出了解放军跟谁走的问题。⑤他坚持办公共食堂。⑥他还生气地讲了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责任。(3)八届八中全会(8.2-8.16)、反右倾运动3、纠“左”转向反右的主要原因4、庐山会议的严重后果(1)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2)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3)经济上,中断了纠“左”的过程,掀起了继续“跃进”的高潮。5、经验教训(1)发扬实事求是作风。(2)不能搞所谓老账新账一起算。(3)不能凭感情和意气用事。(4)不要刮风。五、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调整(一)国民经济第一次大调整1、背景:内忧外患2、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二)整顿的开端1、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1.14-18)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这次会议标志着从“大跃进”的“左”倾冒进方针到实行全面调整的一次重要的转变。2、七千人大会(1962.1.11-2.7)(1)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指出大跃进的主要缺点和错误。(2)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3、西楼会议(1962.2.21)(1)分析了形势,提出当前困难形势下党的主要任务。(2)陈云的《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提出了调整的原则和具体办法。(三)全面调整的具体措施1、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2、大办粮食,大办农业。3、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4、压缩重工业,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5、积极发展轻工业,优先发展急需的新兴工业。6、加速了动力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7、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8、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二)“左”倾思潮的加剧反思中的严重分歧:1、对1958年错误的性质和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2、关于农村要不要坚持供给制和办公共食堂问题。3、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4、关于甄别平反问题。5、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一)“左”倾阶级斗争理论的升级1.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主要内容:阶级斗争问题经济工作问题毛泽东: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本主义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2.毛泽东把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的原因(1)对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和对党内矛盾的错误判断。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有所激化毛泽东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的错误批判。(2)广泛深刻的国际背景。(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3-66)1.背景和过程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着重讨论城乡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