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0.1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结合我公司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见“图10.1-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各作业队质量领导小组安保部部长闫晶晶物设部部长尚宏达计合部部长谢争欣试验室主任贾毅平农工办办公室主任贾俊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李瑞卿工程技术部部长杨博综合办主任王卫锋-2-图10.1-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0.2质量控制措施1、对质量保证体系人员进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岗位职责检查,督查各级人员的工程质量以确保各种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2、所有外购材料必须由项目经理指定材料主管组织外购,各项目组和施工队不得单独购买,各种成品、半成品材料必须有出厂证明书、检验单、合格证等;重要材料的资源必须经过监理业主考察认可后方可采购。发现问题按规定程序处理。3、施工前要认真核对图纸,严格执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做好自身的施工监督检查工作,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建立严格的班组自检制度;自觉接受监理和业主的检查和监督。4、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在每道工序开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务必使每道工序操作人员了解施工方法、要点、质量要求;检查验收程序:班组自检—现场负责人验收—质量检查员复核—报监理验收,层层把关;隐蔽工程的每道工序都必须经现场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认真填写各项质量检验和施工记录,及时进行各道工序的报验和整改。10.3质量通病防治10.3.1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2、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3、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5、基础根部位漏浆。防治的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3-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根部封堵严实。处理方法: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10.3.2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刷油不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防治的措施: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处理方法:用海绵将干水泥把麻面抹平压光。10.3.3孔洞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产生的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4-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10.3.4缺棱掉角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产生的原因: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防治措施: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10.3.5表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不发生下沉。-5-10.3.6强度不够产生的原因:(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防治措施: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10.3.7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过薄、位移产生的原因: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对图纸理解错误,把钢筋位置布错或把保护层厚度设错。此外钢筋制作时,由于对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掌握不够,对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的概念较为模糊,导致计算箍筋尺寸有较大误差。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因此在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2、钢筋制作、绑扎、支模、浇筑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操作。现场技术员实行首件跟踪制,确保现场每一位施作人员能按交底意图施工及明白结构物质量通病的重要性,施工中能确保受力筋或箍筋的加工尺寸准确,绑扎牢固,支模尺寸均应符合要求。再者混凝土应确保良好的和易性,选用合适振捣器和正确的3、砂浆垫块的强度应不低于混凝土构件强度,甚至要高一个标号,并在砂10.3.8砼表观气泡缺陷-6-产生原因:在施工中混凝土不可避免地裹入大量气泡,气泡内部含有气体,由于气泡体积变化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时气泡体积变大,气泡承载力变小,容易破灭,形成联通气泡;环境温度低时气泡体积变小,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形成联通气泡。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敷着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气泡体积变化也较大,当混凝土面层水泥浆体的强度小于气泡强度时,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气泡周围的水泥浆体的强度也不断增加,当气泡周围水泥浆体达到一定强度时,再不随气泡体积变化而变化,如果此时正赶上气泡直径最大时,势必给混凝土面层留下孔洞。防治措施:1、混凝土拌和时间要适宜,一般在1-2min。2、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快入慢出。振捣充分后,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模板边角部分被混凝土填满充实。3、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但不留积水,模板缝隙应膨胀严密,避免与模板缝接触的混凝土因失水太多或滑浆而形成凹点。4、降低混凝土粘稠度。以混凝土配合比为依据,适当调整混凝土水灰比、砂率、胶结材料用量以及外加剂的组份,改善混凝土的粘稠性,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面层的质量。5、选择质量好的模板,并选择使用优质脱模剂。6、如果水泥中含有引气组份,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在其中加入适量消泡剂,也可以消除其中的气泡。十一、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11.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副经理为副组长、安全质量环保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安全质量环保部是安全-7-生产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项目部所属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各作业架子队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对小组内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1-3%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设专职安检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全员参与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见“图11.1-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图11.1-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1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负责制在架子队管理小组的领导下,架子队所有成员(安全员、机长、班组长、操作工人等)逐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李瑞卿副组长:毛薛东、喻佳、郭广涛各工序安全控制各业务部门领导各工点安全控制施工队负责人施队安全小组-8-管理者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实行“四全”管理,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对所有进场的职工、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分别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工人首先经过培训考试,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后上岗。每天上班前,由安全工程师或工班长进行安全施工教育。3、坚持安全交底制度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同时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4、安全预防制度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机具设备经常进行保养和定期维修,消灭一切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5、坚持安全检查制度每周由负责安全的项目副经理牵头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做好文字记录,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立即整改,整改完毕后由安全员进行验证。6、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现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都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罚,达到教育大家的目的。制定整改及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重大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11.3安全保障措施11.3.1临时用电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量与营运期永久用电相结合。施工前应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进行负荷计算,-9-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接地、接地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根火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方式(总控、分控、开关、分控、开关分设漏电保护)。3、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行架设和管理电力线,动力和照明线应分开架设。4、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符合国家标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规远,并与用电设备相匹配。5、配电系统需设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