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全章节教案第5章《植被与土壤》5.1《植被》优秀教案5.2《土壤》优秀教案第五章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本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解析5.1《植被》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综合思维:认识植被演化的过程,了解植被的形成,对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3.区域认知:结合不同的植被景观,知道其形成的自然环境。4.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与植被有关的环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的意识、求知的态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2.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课件展示案例: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区出现罕见的丰沛降雨。之后,奇迹出现了,曾经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绽放,俨然成为花的海洋。这片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教师继续利用四川植被的文字材料引发思考,过渡到植被与环境是有关系的。同时贯穿讲解全节。四川沙鲁里山原始针叶林及阔叶林、四川荷花海高山栎原始林及高山杜鹃林、四川鲜水河大峡谷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因景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保护完好、审美价值高,在中国丰富多样的森林景观中具有突出代表性,构成森林中国的美景大观,充分代表了诗意中国的自然美景!为什么在这里存在如此美景呢?二、新课讲授1.植被与环境找一找:植被的定义、植被的分类有哪些?如何区别呢?让学生结合课本82页的第一段话进行整合理解即可。想一想:用图示法展示植被如何演化?让学生自主进行演示,再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记忆、理解。(1)植物的演化过程[活动探究]引入下一个知识,植被垂直结构的分层(2)垂直结构差异通过图示,让学生得出垂直方向植被高度不同的原因。并且得出重要的规律: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活动探究]山体南北坡植被不同与环境的关系。重点突出日照(气温)、降水不同的生长环境影响。(此处也能回应导入,解释四川山地森林景观变化原因。)2.森林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的同时,认识不同的植被类型,并且通过图片,说出植被的特点,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说明)热带雨林: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常绿阔叶林: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落叶阔叶林: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特征:植被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叶片呈针叶状,以抗旱抗寒。[活动探究]结合课本85,86页红树林的材料,结合红树林所处地区环境,讨论红树林如何适应环境的。红树林:生长环境介绍。从发达的根系、胎生和半胎生,叶片的适应性三方面介绍红树林的适应性表现。从而也拓展植物会对环境变化呈现一定的适应性,进而植被演化明显,愈加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活动探究]通过学习不同森林植被的特征,以北京香山赏红叶为例初步考查学生对植被类型和变化的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3.草原和荒漠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温带草原:对应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荒漠植被: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1)热带荒漠:对应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2)温带荒漠:对应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植物以早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早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活动探究]通过课本最开始提到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的海洋为例,解释随着环境的变化,景观会随着发生变化。三、课堂练习1.“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结合气候回答是哪种植被类型。并实际应用,联系我国的气候条件回答何地也是该植被类型。2.以我国北方为例,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回答沿途气候变化,并思考我国内蒙古高原出现什么环境问题?如何防治?作为本节,再次落实到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以追求可持续发展。四、课堂总结让学生通过表格总结,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景观特征,并以在我国的分布作为本节的升华,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联系我国实际植被类型分布,从而加深印象。(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引导)五、作业布置通过布置课本的活动,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将课堂知识与实际调查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也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5.2《土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核心素养目标:1.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2.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综合思维)4.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1.土壤的形成和发育;2.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这边是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农作物为水稻,以同学们熟悉的水稻土引入,让同学们了解水稻土的土壤形成,并思考地理环境对其形成的影响?贯穿全课。二、新课讲授1.观察土壤(1)介绍土壤的概念通过表格进行土壤组成成分的比较,同时重点突出其与肥力的关系,既可作为拓展,又可解释引入提出的问题。出示课件: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想一想:野外如何判断土壤?出示课件: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过渡到下面两个知识)(2)土壤颜色通过图示图片土壤颜色不同,让学生直观识别不同土壤。(3)土壤质地A.通过图示图片土壤质地不同,让学生直观识别不同土壤。B.拓展在我国这三种土壤的大致分布、土壤质地的分类及分类标准,从而使学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C.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不同,通过具体介绍改良方法更加清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土壤剖面构造通过图示法和课本内容介绍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得出有人为干预的土壤具有极大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拓展活动:“观察家乡的土壤”,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后再来描述家乡土壤的特点。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让学生结合课本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师适当解说补充阐述。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气候: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亚马孙河流域因高温多雨,自然土壤失去热带雨林保护时,有机质快速分解,营养元素被淋溶。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从3个方面说明“成土过程”(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淋失(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3)在高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活动探究]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教师课件出示活动探究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片,图文并茂更直观)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现象。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落。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壤的颗粒较细。(1)指出形成上述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2)尝试对上述土壤现象作简要解释。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后回答。参考答案:(1)气候、成土母质、时间、地貌。(2)用土壤形成因素进行解释。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A、处于四大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B、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关键环节C、能够生长植物(1)土壤的功能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地理环境和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2、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3、土壤为农作物、植物种植提供物质基础,与人类关系密切。教师讲解时重点突出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2)土壤的养护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讲解时重点突显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3)改良土壤通过课本“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进行解释,进而升华土壤可以改良,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常用的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三、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抢答的形式,快速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自行用框架式进行总结(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引导)。重点强调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实现可持续性。五、作业布置在校园或校园附近的空地和荒地上,清理地表的植物或杂物,自地表向下挖出边长为20厘米的土壤立方块,将土壤放在一张白纸上,用秤称出土壤块重量。观察家乡的土壤,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按课本90页的步骤完成即可。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猴面包树(图2)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种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读图,回答1—2题。1.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图1中的()A.①B.②C.③D.④2.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A.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B.昼夜温差大的特点C.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D.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生长于流石滩的水母雪兔子(如下图)是毛绒矮化版的花卉,色彩亮丽。据此回答3—4题。3.水母雪兔子生长的流石滩分布在()A.山麓冲积扇B.滨海潮间带C.高山山坡地D.荒漠戈壁处4.水母雪兔子对当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