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第一章西方电影美学发展(一)第一节萌芽期(一)阿恩海姆及其建立在完形心理学基础上的电影心理学图底关系临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完形倾向原则电影艺术来自它与现实的差异。六大差别(P24):1、立体在平面的投影2、深度感的减弱3、照明和没有颜色4、画面的界限和物体的距离5、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并不存在6、只存在于视觉经验电影存在于人的心理。(二)蒙太奇理论格里菲斯库里肖夫及其实验普多夫金蒙太奇1+1>2爱森斯坦引用中国字来说明他的蒙太奇思维:水+目犬+口蒙太奇知多少:阿恩海姆曾经总结出36个普多夫金总结出5种:对比、平行、隐喻、交叉、复现式蒙太奇马尔丹总结为三大类:叙事、节奏(抒情)和思维蒙太奇或更简单的叙事与表现之分叙事蒙太奇:连续式(或顺序式)、颠倒式、平行、交叉节奏蒙太奇:复现式、累积式思维蒙太奇:对比、隐喻、象征、心理蒙太奇的内涵: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构成,引申为电影艺术的剪辑和组接之意。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1、作为技术手段的蒙太奇,或称叙事蒙太奇。就是将时间、空间中断的胶片联结起来,以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一组镜头可以组合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可以组合成蒙太奇段落,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整部影片。最初只是指画面与画面的承接关系,后来发展到包括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2、作为艺术手段的蒙太奇,或称艺术蒙太奇。在这个意义上,蒙太奇是作为一种电影修辞手段,它可以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从而对素材进行选择、取舍、修改、加工,并且创造出独特的电影时间与空间,并且通过象征、隐喻和电影节奏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进而创造出电影艺术所独有的叙述方式与艺术形式。3、作为思维方式的蒙太奇,或称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思维作为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的独特艺术方法,是此前其他传统艺术所没有的,它是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以及其他主创人员在进行创作时,都必须遵循蒙太奇思维方式。蒙太奇应有之义:建立在关系之上的蒙太奇创作。思维或思想与画面、镜头、形象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1、阿恩海姆从心理学原理出发辅以感性经验;而爱森斯坦则从电影创作直接与间接实践出发。2、阿恩海姆的美学探索发现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它的机制是人的特殊统合心理或统觉在发挥作用,人的创造性介入了对现实的投影之中,电影毋宁说存在于人的心理基础之上;爱森斯坦的美学理论认为发现通过画面的组接,在镜头与镜头的变化与联系之中,艺术家的思想能够介入其中,观众也能从这种变化的联系中产生理智上或理性上的认识。认为蒙太奇思维是电影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的特有方式。3、他们都摸触到电影的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三)欧洲先锋派电影美学20世纪20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法、德为中心为摆脱商业化娱乐化倾向,而努力向其他艺术学习,追求绘画电影、纯电影和主观电影印象电影、抽象电影、超现实电影先锋派电影美学要点是什么?《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2011):1、电影与各门艺术的比较(为使初期电影艺术身份被认可所必须的努力)2、影片本身的特性(不同视角所得基本特征)3、电影诗学的可能性(本性、创作、影片与非影片或近影片世界关系等一般观念)4、受到产业和技术限制的一门大众艺术的可能性西方电影美学发展(二)一、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和类型电影理论自本世纪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电影风格被称为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这个术语意指电影元素的一种特定组构范式,它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经典好莱坞风格的重要性在于:到20年代后期,好莱坞风格作为叙事影片创作的独家风格已为世间大多数人所接受。(一)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好莱坞戏剧电影是戏剧化电影的典范戏剧化电影形成条件:声音进入电影戏剧发展的影响戏剧化电影界定:所谓戏剧化电影主要是指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影样式,其特点是以戏剧冲突律为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结构情节,它的表现方法包括戏剧性情节、戏剧性动作、戏剧性冲突、戏剧性情境等。好莱坞电影就是以戏剧美学为基础,它严守三一律和戏剧冲突律,形成一套固定的剧作形式。影片主要靠演员对话推进情节。戏剧化电影的主要特征:1、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2、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以便用浓郁的戏剧性去感染观众。3、戏剧化电影常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4、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情节剧的特点,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悲欢离合的情节来达到煽情的目的,唤起观众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5、戏剧化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所谓类型化人物,就是具有单一性格的人物,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或集合名词便能够概括的人物。善恶分明、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界限十分清楚英雄牛仔与印第安人、警长与匪徒6、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除了西部片以外的大部分影片都是在摄影棚内拍摄的,对于灯光、道具、服装、舞美、音乐、音响都借鉴戏剧,极其讲究,尽可能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银幕世界。好莱坞电影这种唯美主义倾向,正是根源于好莱坞戏剧化电影创造银幕梦幻世界的美学追求。(二)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类型片1、类型片界定广义类型片:类型电影并没有地域或时代的限制,泛指按照各种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强调影片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式化和模式化。狭义类型片:类型电影主要是指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与创作方式,此后又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2、好莱坞类型电影产生的原因分析:(1)关键原因是商业化考虑从诞生之日起,好莱坞电影就是以商业和票房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迎合观众,取悦观众。类型片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攫取最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制片厂制度特点1、大而全的制片企业,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方式。制片厂内分工精细,影片制作从故事创意到拍摄完成,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部门和集体进行操作,个人的创造消融在集体合作之中。2、制片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凌驾于导演之上。制片人是实现影片商业价值的关键,是连接金融势力和影片制作过程的枢纽。因此,为保证影片的盈利,他可任意更换制片导演、演员等人选,甚至改变剧情。3、创生了明星制,并与之相辅相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电影越来越缺乏创意,明星制因此诞生,并弥补了制片厂制度的先天弱点。保障影片市场收益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电影演员在观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使演员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2)对观众审美心理的深入研究(类型电影隐含的美学观念)一方面包括对于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包括对于观众深层集体心理的研究观众个体接受心理观众心理中存在着保守性与变异性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观众深层集体心理好莱坞研究大多数观众的心理与思想,研究他们的欲望与需求,通过类型电影制造的“白日梦”,使广大观众的“集体无意识”得到宣泄,使广大观众的“深层集体心理”在类型电影制造的虚幻梦境中得到宽慰与安抚。3、类型片种类75种12类: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科幻片、歌舞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动作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西部片是典型的美国电影,是最富有美国特色的类型电影三阶段:二三十年代的经典西部片,代表作1939《关山飞渡》四五十年代的成年西部片,1942《黄牛惨案》、1948《红河》、1953《原野奇侠》等六十年代的心理西部片,1962《山地枪战》、1969《布奇·卡西迪和阳舞仔》西部片成功的原因:1、植根于历史土壤——西部片主要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作为历史背景。历史的真实性是西部片的美学和心理基础。2、英雄精神、道德理想的形象化(美国精神)——尽管西部片情节简单、剧中人物定型化或模式化,但是,这些情节和人物在西部片中都被神化了,人物善恶分明,好的极好,成为美国人民崇尚坚忍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扶弱锄强的英雄精神的化身,也是个人主义和竞争冒险精神的代表;坏的极坏,集中代表了不法之徒的残暴与贪婪。正是由于西部片体现出这种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长盛不衰3、满足观众潜意识深处的进攻欲望和冒险欲望4、西部片中的雄伟地貌让人产生回归自然的快感5、影片内容上的戏剧性和娱乐性引人入胜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意义总结:一、作为戏剧化电影的典范,好莱坞戏剧化电影把戏剧美学作为其创作和发展的基础,在电影美学史把电影与戏剧紧密联系起来,客观上为电影从杂耍娱乐走向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好莱坞梦工厂正是得益于此二、由于商业性考虑,好莱坞戏剧化电影最终走向类型电影,这其中蕴含了审美接受上的美学研究和美学观念,一方面表现在对个体接受心理的保守与变异辩证性质的发现,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观众集体无意识的深入挖掘上,再者是对类型电影的互文本网络引发的“期待视界”的理解,三、好莱坞电影中蕴含的美学观念,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美学标准规范或作为参照系影响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创作、接受和批评四、商业化、类型化使得好莱坞电影美学追求成为商业与娱乐的附庸,电影的个性、艺术性遭到压制,作品呈现单调、平面化倾向(三)新好莱坞电影及其美学观念转换制片厂制度虽然符合影片生产的商业规律,但却扼杀了很多具有艺术才华的创造力,使电影艺术逐渐走向程式化和类型化。随着电视的兴起、独立制片的冲击和具有艺术色彩的欧洲电影涌入美国,美国电影业也开始注重导演的地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制片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压制艺术的弊病,生产出了不少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商业电影新好莱坞电影美学观念转换:一、突破戏剧美学框架,否定类型化,追求真实性、纪实性,探求人物心理深度与性格复杂性二、对电影时间与空间有新的理解,通过技巧大胆自由地处理时间和空间三、受法国新浪潮“作者电影”论影响,突出导演的个人风格,影片个性化突出四、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充分满足或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纪实电影美学(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20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对电影史上写实主义电影传统的继承与发扬1、纪实性电影先驱:20年代前苏联纪录电影大师维尔托夫和美国纪录电影大师弗拉哈迪2、新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拨出巨额资金仿效好莱坞建立起庞大的意大利电影企业,利用电影来控制人民。当时电影有三种形式:宣传片“白色电话片”“书法派”电影(二)巴赞的纪实电影美学巴赞,第二个里程碑人物,《电影手册》创办人巴赞理论主要包括电影本体论和电影语言进化观1、本体论主要集中于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本体论的深层心理根源:木乃伊情结2、电影语言进化观:核心观点: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包括三个方面: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美学核心);叙事结构的真实。为了实现这些审美理想,巴赞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b.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c.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屏弃了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景深镜头的美学意义:第一、景深镜头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为贴近,因此,不论画面本身内容如何,画面的结构就更具真实性。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