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日照市市属和驻日高校为例摘要:大学生宗教信仰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论述了宗教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了日照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特征以及信教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几方面对策建议,包括团结尊重信教学生,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团结协作,形成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合力;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加强高校阵地建设;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宗教本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健康向上人格;加强对校内信教群体的管理等。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调查—2—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问题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可否认,宗教信仰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为了将其价值观念神圣化,宗教都制定了一些特定的教义教规及礼仪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禁忌、劝诫、清规、戒律等来规范教徒的行为,通过长期渗透与潜移默化,使这些教义教规成为宗教信徒自我意识的一部分。通过调查发现,在宗教教义教规的指引下,有些大学生信徒变得更加重视对精神境界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在与人交往时十分重视与人为善、关爱互助,也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宗教教义中宣扬的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论,倡导要弃恶从善、积德行善以及放弃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境界等都对宗教信徒的个人道德情操的培养有促进作用。然而,宗教信仰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大。恩格斯曾精辟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部分信仰宗教的大学生,由于受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对现实的态度过于超然,对身边的世俗之事显得漠不关心,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过于简単、片面,将社会的进步寄希望于宗教的传播。这部分青年大学生一旦碰到学业、情感、就业等问题或困扰时,往往会倾向于将自己的命运托付于神灵,显得缺乏—3—进取心和主观能动性,仅仅凭着所谓的信念和信仰坐等结果。部分信教青年大学生在虚幻的神灵庇护下,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和奋斗精神,形成了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宿命论的人生观,与一般青年大学生所拥有的积极乐观、乐于奉献、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相比相差甚远。另外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宗教的传播特别是一些经过伪装的邪教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美国对中国仍拥有外交、经济及军事优势,美国完全可以运用这些优势来塑造中国未来的角色。”所谓塑造中国未来的角色主要就是指用西方的价值观同化中国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受到“和平演变”的冲击,一些高校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困惑,在世俗信仰中迷失方向,之前树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被逐步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受到严重冲击。2015年11月24日,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会上明确指出,抵御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宗教对日照高校师生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究竟如何?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到高校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对如何做好高校宗教信仰工作提出了一些参考对策和思路。—4—一、基本情况目前,日照市共有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日照市技师学院、山东日照海事专修学院等8所院校,共有教职工3740人,在校生70434人,另有外教28人,外国留学生171人。本次调查面向学生,主要了解我市各高校的大学生对宗教的了解情况,对宗教的态度,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看法,对学校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意程度,信教学生的信教原因及途径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7000份,按照在校生10%的比例发放到各院校,调查对象按照年级、学科均衡分配的原则由各高校发放到班级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6901份。据统计,男生占45.1%,女生占54.9%,少数民族学生占6%,基本符合在校生男女比例结构、民族结构。我市高校师生宗教信仰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教学生比例总体不高。据调查统计,信教学生56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比例9.2%,低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2012年调查中国大陆人口宗教信仰比例13.45%。各高校信教学生比例大体相当,没有明显差异。(二)信仰教派相对集中。据调查统计,信教大学生565人中,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占64.2%,信仰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占35.8%。据学校了解,个别还有信仰萨满教等小教别的学生。(三)信仰途径多种多样。据调查,通过家庭和亲朋好友—5—介绍的最多,占信教学生的38.4%,其次是宗教组织的宣传占22.4%,然后是阅读宗教类书籍杂志占21.3%,网络途径占12.8%,外教和外国留学生传教占4.9%。宗教组织的宣传主要包括网络,境外福音广播电台,宗教组织散发的小册子、传单等形式。前几年在学生公寓经常见到一些宗教组织或者邪教组织发放的宣传光盘和宣传册子。(四)宗教信仰行为特征不突出。在信教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宗教的基本概念、本质、功能作用等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对自己所信宗教的历史、教义和教规也是一知半解。据调查统计,信教学生对宗教教义教规熟知的并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占25.4%,大多数对宗教一知半解,很少参加宗教活动。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固定地参加宗教活动和宗教组织,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规范和理念行事,可以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虔诚宗教信徒。二、原因分析我市高校师生宗教信仰的原因,除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是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都信教;有些家庭祖辈、父辈信教,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而信教。据学校统计,8所高校共有信教师生239人,其中少数民族信教者106人,102人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山东体育学院23名有宗教信仰的学—6—生中,14名受父母信仰宗教影响,占信教总人数的60.9%;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9名信教学生中,18人是受家庭信教和民族信仰的影响。(二)大学生自身因素当前高校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却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据调查统计,信教学生中19.3%的认为信教可以消除灾祸保平安,12.5%的认为信教就是信真理,21.5%的是内心需要、精神寄托。由于他们缺乏科学精神,对宗教的认识有片面性,看不到宗教对人对社会的束缚、麻痹作用,不能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误认为社会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应以宗教信念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崇尚宗教活动。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往往会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固执己见、心理封闭,又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关的调查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自卑、压抑、焦虑、忧郁等。大学生自身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很多学生会产生较强的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等各种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他们就会企图走进宗教世界寻求精神安宁,通过宗教来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思,以寻求安慰—7—和解脱。(三)高校的思想教育和抵御防范宗教渗透措施不力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德育工作,改进“两课”教学,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政治学院承担了校区的思政公共课教学任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思政部,其他各院校也都开设思政公共课程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高校传统的办学方式、方法和部分教师观念尚未与时俱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没有清晰的思路。据调查统计,11.7%的学生有宗教信仰倾向,14.4%的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满意,觉得假大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大学生人生信仰、人生价值等深层次问题少有具体和现实性的回答,对社会上各种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潮缺乏有力的批判,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社会主义信仰的作用。教育形式单一、生硬,人文关怀不够,缺乏亲和感。忽视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过程缺乏关注,使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失去信心。目前尽管各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教育教师,但总体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有效地实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为宗教的介入提供了方便之机。—8—与此同时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还不够高,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学生在思想中的许多深层次认识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宗教本身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大学生们短时间很难认清宗教的本质,高校对宗教渗透和防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统计,我市19.1%的大学生在学校遇到过传教活动,说明我市校园传教活动确实存在,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疏漏,防范宗教渗透措施不力,造成宗教向我市高校渗透和施加影响。(四)招生地域扩大、国际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近几年加大在新疆、青海等省份的招生规模,少数民族学生、交换留学生逐年增多,信教的学生也逐年增多。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96名外国留学生全部信教。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有15名信教外教和外籍留学生(美国外教2人,美国留学生5人,韩国留学生7人,智利留学生1人),占该校信教总人数的43%。这些信教的学生或外国留学生需要庆祝一些宗教节日,常常会有聚会,随着聚会规模的扩大,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据调查统计,4.9%的学生在校园遇到外籍教师向他们传教,信教的学生中有4.9%的是通过外教或外国留学生传教而信教的。(五)社会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全球的价值观念相互传播、互相影响,网络逐步成为大学生接触和认识宗教最为—9—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对信教大学生的问卷中发现,有接近半数人是通过网络传播而对宗教产生兴趣。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宗教文化热使大学生对宗教的关注度普遍提升。宗教通过全球性的广泛宣传,争取更多的群众基础,而大学生是争取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对宗教的认识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受各种外来意识形态和信仰冲击的时代,容易引起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从而扭曲和异化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宗教甚至被某些人利用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我们要更加关注宗教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因此高校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非法的宗教势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力度,过滤境内外网站传播的不良宗教信息,努力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三、对策建议一、团结尊重信教学生,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10—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