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培训概论计量的概念源于商品交换。在中国,与此类似的活动的起源,可追溯至约170万年前。经过长时间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人类在早期逐渐产生了以“度量”的概念来对主体事项进行估量比较的意思。在秦朝,始被称为“度量衡”,其含义是:“测长短之器曰度;测大小之器曰量;测轻重之器曰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诏书形式统一了度量衡制度,并在《汉书∙律历志》中有详细的记载。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的计量活动已经遍及了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了达到计量的初衷,对其的各种管理活动也伴随而生。人们对计量管理的初步认识就是要将这类计量行为(社会秩序中的重要内容)控制住、管理好,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计量相关概念测量、计量、计量学是计量管理工作中三个既有关又有区别的概念。测量(measurement):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此概念起于98年,中国)计量学(metrology):测量及应用的科学。计量测量计量的特性和分类1.计量的特性:a)准确性:它表征的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相对接近程度。b)一致性:测量单位的使用保持一致,是同一量值保持一致的重要前提。c)溯源性:溯源性是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技术归宗。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必须通过不间断的比较链,最终与计量基准练习起来。d)法制性:是针对前面三个特点的强制性管理手段的具体表现。e)经济性:计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计”指的就是经济效益。2.计量的分类a)三分类法(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b)十二分类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科学计量工业计量法制计量几何量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温度计量化学计量生物学计量医学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关于“管”和“理”管:我在代指开锁的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体现权利的归属。理:在古汉语中本意为治玉。引申为整治、处理,意指对事或物的治理。2.管理的基本职能:★策划★激励☆决策☆监督★指挥★控制☆协调☆处置3.管理的基本手段a)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一种依靠行政组织机构的权威和行政职位的权利,运用命令、指令等方式,对下属或下一管理层次的机构施加直接影响的管理办法。b)法制手段法制手段是一种运用法律法规和具有执法性质的监督行为,对相关对象进行强制性管理。c)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一种通过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去改变组织和个人行为的管理办法。d)科学手段科学手段是一种借助其他学科的先进办法,去对既定目标进行分析、控制的管理办法。e)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一种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把管理意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传输给被管理者以期望提高被管理者的相应素质的管理方法。4.计量管理的概念计量管理即是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在充分了解和研究了计量学的内容及其发展、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正确地策划、指挥和控制相关的计量活动,进而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的系统化、有效活动。计量管理也就是协调计量行政管理、计量法制管理、计量科学管理、计量经济管理和计量教育培训管理之间关系的活动的总称。总之,实施计量管理的计量学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测量单位、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我国计量法规体系按批准发布的权限、程序和法律效力的不同,计量法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层次是法规1.国务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第三层次是规章1.部门规章;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等。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计量规章。法定计量单位一、量和计量单位的基本概念1、量量是指“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1)特定量—如某根电线长度为2.29m,某根导线的电阻值为100.00Ω等。2)一般量—如长度、电阻等。2、量值量值的定义为“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3、量制、基本量、导出量量制是指“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基本量是指在给定量制中约定的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导出量是指“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4、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凡是可以相互比较的一类量称为同种量,例如:长度、直径、距离、高度和波长等都属于同意种量。在同一种量中选定某一特定的量作为一个参考量,则这一类量中的任何其他量,都可以用这个参考量和一个数的和乘积表示,这个数就称为该量的数值,而这个参考量就称为该量的计量单位,或简称单位。简要的说,数值1的一个量就是单位。例如:长度这个量可以有很多种单位,米、厘米、毫米等等,这些单位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一旦确定以米为长度后,一切长度都可以为若干米。单位可以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在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导出量的单位称为导出单位。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所构成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1、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2、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在一个国家里,如果计量单位不统一,同并用几种计量单位制,生产、科技商贸、文化交流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也会给实际工作和人民生活带来种种不便,浪费和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容易产生混乱和差错。因此,实行统一的计量单位,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采用国际单位制将使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具有共同计量语言,利于推动我国对外贸、科技协作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可见,实施法定计量单位是全国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际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按照国务院《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其中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经1980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将其归为无量纲导出单位;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和GB310-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国际单位制计量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如下所示SI单位SI基本单位(7个)SI导出单位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21个)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SI单位的倍数单位国际单位制(SI)在国际单位制中,选择了彼此独立的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量作为基本量,对每一个分别定义了一个单位,这些基本的单位,称为SI基本单位。1、SI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量的名称名称符号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定义频率赫[兹]Hz1Hz=1s-1赫兹是周期为1s的周期现象的频率力牛[顿]N1N=1kg∙m/s2牛顿是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m/s2的力压力帕[斯卡]Pa1Pa=1N/m2=1kg/(m∙s)2帕斯卡是1N的力均匀而垂直地作用在1m2的面上所产生的压力电阻欧[姆]Ω1Ω=1V/A=1kg∙m2/(A2∙s3)欧姆是一导体两点间的电阻,当在两点间加上1V恒定电压时,在导体内产生1A的电流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计量溯源性量值溯源的目的1.计量溯源性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2.计量溯源链用于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测量标准和校准的次序。3.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量值传递具有强制性,而量值溯源具有自愿性。溯源链测量结果工作测量仪器计量标准(低)计量标准(中)计量标准(高)国家测量标准国际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计量基准量值传递量值溯源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校准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该定义取自七个国际组织的共同技术文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校准的定义:(1)这组活动的目的是围绕量值来进行的;(2)活动要确定的是被评价对象的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即两者示值间的差值(也就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或修正值);(3)这种活动应遵循于已规定的条件,即相应的技术规范。(4)这项活动是一组是技术性的、无管理性实质的操作。应用范围校准,是科学计量和应用计量领域(其中的非法制计量部分)的常用术语。在我国,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大多数人长期地使用着检定的概念,所以人们对校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概念模糊,应用实践时略感生疏。在实现量值溯源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校准活动,国际上早就沿用此概念在进行测量的溯源性实践。目前,由于观念和价格因素的作用,校准在我国仍然未能取得其应有的地位。但这一科学观念正在随着新思想的输入而逐步得到改变,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校准作为溯源性的基本方式中的主流,其在我国的非法制计量领域中的溯源性主导地位必将被确立。校准可以由测量仪器的使用单位或个人自己进行,也可以委托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准规范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通常被称为“××××校准规范”,也可称其为“××××校准方法”。企业若自行开展部分校准项目,可依据现有的数十个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进行,也可自行起草企业的相关校准规范,并按企业的文件控制程序实施控制,使其的有效性得到保证。起草时,相关的专业技术内容可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校准范围、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说,或者其他技术文献进行。校准结果文件校准结束后,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这类技术文件中一般包括与校准结果有关的各种信息,而不给出符合性结论(计量验证结果)。如果在与委托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可包括计量验证结果,用以说明被校测量仪器符合或不符合委托方的规定要求。所依据的计量验证要求(评定校准)亦应由委托方提供或指定。当校准过程全部是由本企业自行完成时,校准结果可以仅用校准结果记录来证实其结果和传递信息,不必非要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准人员的资格按照GB/T27024-2004/ISO/IEC17024:2003《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中关于“资格”定义:即值“个人素质、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的证明”。企、事业单位内从事校准操作的人员如同企业内其他技术、管理岗位员工一样,也需要进行本专业、本岗位的技能培训。至于要经过什么样的考核并取得合格,则应由企业、事业单位以满足相关要求为准则自行进行规定。国家并没有对此类非特种作业岗位作出过任何具体的规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通常在计量领域中被简称为“检定”。这一定义取自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相关文件,我国在1998年正式采用。对它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它的目的是确认给定对象(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的要求;(2)法定要求的隐含范围通常包括:该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殊性要求、其他通过技术要求和法制管理要求三个方面;(3)这种活动是程序化的,所有程序的提示均已在相关的技术法规中有所规定;(4)这项活动性质是具有法制性的。应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