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阳校长在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陈晓阳校长在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学校在这里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这次会议,花了大半年时间来筹备这次会议,期间多次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听取发展规划处有关会议筹备工作的汇报。为什么学校如此重视这次会议呢?因为学科建设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必须切实抓好,而且要常抓不懈。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学科就是这三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学科水平体现出大学学术水平,体现出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之间的竞争,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事业的新局面。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关于学校学科建设具体部署,温思美副校长将代表学校作专门的报告。这里我只就学科建设强调两个字。一个是“新”字;另一个是“点”字。一、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2事业。”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新在哪里呢?新在目标上、新在思路上、新在举措上。(一)学科建设要有新目标如果说“九五”211工程建设是打基础,“十五”211工程建设是上水平,那么,“十一五”211工程建设应该是出成果,应该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突破。学科建设成就要有显示度,要有标志性,不能是泛泛的。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增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优势学科的本科专业要着力开展研究型、创新性学习,要在国家质量工程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国家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要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特别是要努力争取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学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标志。第二,在科研成果上,要努力产生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尽管我们的科研的目的不是追求奖励,但是奖项的级别往往反映研究水平和价值。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难保住,培育中的国家重点学科要流产,新的国家重点学科上不了,这就意味学科建设是失败的。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的学术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拿到大的项目。拿不到大项目,也就很难再出大的成果,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的师资队伍实力不强,人才培养能力也就不强;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没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院士等大师级学者产生不了,学术队伍也就上不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抓好不行。3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良种、新农药、环境友好型肥料、畜禽疾病疫苗、农业机械与装备、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学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更强,作用更大,在社会上知名度更高。第四,在学术队伍方面,要产生更多的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国家创新团队等优秀人才,要新增院士。此外,要进一步优化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博士学历教师比例要达到40%以上。(二)学科建设要有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要有新的招数。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上,我们必须要在“建什么”、“怎样建”这两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只有这样,学科建设才能有新的起色,才会有新的局面。首先是发展策略问题。我们必须走非均衡发展道路,要分层建设,重点突破。我校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策略是整体提高,形成高地,重点构筑,形成宝塔,通过学科交叉与交融,产生新的生长点,异军突起,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校的“211工程”学科建设至少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顶级的,主要从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遴选,采取特殊措施,其目标是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学科,形成“宝塔”,抢占国内“学科制高点”;第二层主要以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研究平台为对象进行建设,其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第三层是能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相结合其他学科的领域,其目是推进学科交叉与交融,培育生长点。学校要对不同层次,4提出不同要求,给于不同的投入。二是要把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把争取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学科建设的动力,以产出重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来提高学科建设的显示度。为此,要由过去实验设备等硬件投入为主,转变为科研项目投入为主。周济部长曾经讲:“学科建设与科研实际上是一回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至少对于重点大学是很有道理的。国家评价“211工程“建设的成效,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著。因此,要采取以科研项目形式立项,采取立项建设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最终以科研成果等指标来评价学科建设成效。三是要改革过去单纯的学科点建设的模式,采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团队等捆绑式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样做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效益。学校规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由学校核定面积,并投入实验台架。其他实验室的面积按科研经费核定,设备自行解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老师们进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通过捆绑,达到整合力量的目的。四是要明确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带头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的负责人,没有职级,但对学科建设的作用非常大。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建学术组织和学科队伍、主持申报和完成学科建设项目、支配学科建设经费、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学校学科建设是学校搭台,学科带头人唱戏。唱哪出戏,找哪些人来唱,怎么唱,由学科带头人决定的。学科带头人往往决定一个学科的兴衰,如像拿波伦的那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5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那样,必须慎重地选择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一批未来的学科带头人是一所大学和一个学科兴旺发达的标志,在学科带头人使用和引进上,要广开进贤之路,不搞近亲繁殖,不拘门户之见。五是学科建设要注重三个“三结合”。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结合;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结合;产、学、研三结合。作为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要搞基础研究,而且要搞得很深,这叫“顶天”。但是,作为农业大学,要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还要努力将科研成果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这就叫“立地”。“顶天立地”的农业大学才是高水平的大学。今后,我们对一些学科要强调SCI等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但对有些学科则要强调技术研究成果和技术推广。为了鼓励教师在农业第一线开展农业推广,学校将在职称评定中,增加推广教授名额。六是学科建设标准不能仅仅看到国内同类学科的水平,而是要以国际同类的一流学科或学术机构做为参照系,高标准的开展学科建设。国内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某些领域有明显优势,但多数研究领域属于跟踪型的。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要做到“眼高手低”。所谓“眼高”,就是标准要高,要把我们的研究置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不会落后国内同类学科。所谓“手低”就是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开展的研究工作,有所发明,有所创造。6(三)学科建设要有新举措第一,在投入方面,要根据产出定投入。为此,可采取“后补助”的办法,先根据立项,给一部分经费,中期看干得怎样,如果行,再给些经费继续干,如果不行,那就别干了。项目结束时经过验收,如果达到了目标,再将剩余的经费补足。如果干得很好,成果很多、很大,说明项目组产出很高,能力很强,前景很好,值得继续支持,可以增加经费。第二,在管理方面,实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学校或学院只考核学科带头人、团队首席教授,评价学科和团队整体业绩,学校或学院也不具体要求每个教师主持研究项目数量和级别,而是看一个学科和一个团队整体主持的项目级别和数量,团队内的成员由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授负责考核。关于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事情,至今看法不一。我认为,如果要求学生三年发表论文,这个目标学生和教师都会达到,但论文质量很可能不高。如果对研究生不做论文要求,可能今后学校论文数量减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做:学校虽然不要求每个研究生毕业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但要看研究生导师在5年内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在这个政策下,学生何时发表论文,导师会安排好的。第三,在酬金方面,通过加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在酬金中的比例,由教师多上课的“多劳多得”的政策,转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业绩的“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政策,鼓励教师搞科研、出成果。第四,在引进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有的人才是实实在在落户在我校,属“为我所有”;有的则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属“为我所用”。7为此,学校将实施“丁颖讲座教授”计划,从世界范围内聘用学者,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来校工作几天,或几月,学校给予一定的报酬,并安排好生活。第五,在学科布局方面,要整合力量。集中兵力才能打大仗,集中资源才能干大事,集中成果才能显优势。目前,我校同一领域的教师分布在几个学院,该领域的教师人数比其他学校得重点学科还多,个人水平也不低,但由于力量分散,形成不了核力,有的连硕士点和博士点都上不去。为此,必须下决心整合,必要时,要采取行政措施。二、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点”字(一)学科建设要把握住重点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证明,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一流学科,也并不等于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一流的,我们在“211工程”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建设上,必须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这就是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就是最好例子之一。该校原有14个学院,下设100多个系,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发现这根本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于是,他们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和生物原子工程挂钩,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工程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伯克利加州大学一下子拿了17个诺贝尔奖,成为世界著名大学。“211工程”建设是重点建设,要出标志性的成果、创有影响力的品牌,形成学校的特色。既然是重点,就要优先发展,重点投入,不能搞平均8主义。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要排除各种阻力,按照“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的思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建设的预期目的。(二)学科建设要巩固制高点制高点是学校的优势领域。要保持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由此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大学的发展要讲究错位竞争,放弃优势,去搞劣势,这肯定行不通。为此,要通过学科规划,要在认真研究自己的发展历史,分析自身的基础条件,充分预见学科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在凝炼特色学科方向上狠下功夫,充分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三)学科建设要找准生长点生长点往往是学科的交叉点。例如,生物与材料科学、化学、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农业、林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林业,等等。学科的交叉、交融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当代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在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同时,要选择若干个重点领域,涵盖学校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经济管理、兽医、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再一次全方位的交叉和集成,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211工程”建设是学校是一个推进学科融合、交叉和渗透的过程,是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过程。老师们,学科建设是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永恒主题,需要高度重视、9常抓不懈。学科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学科建设又是一项综合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精心研究、有效配合。我校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