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文化概论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艺复兴(1350-1600)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中世纪TheMiddleAges,TheTimeBetween古罗马的辉煌——“宏伟即罗马”如今复活罗马文化的自信与希望中世纪:二者之间伤心的插曲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异同1.历史观的不同2.对古典文化的态度3.看待人和宇宙的不同态度4.各自的重心具体的不同1.文艺复兴:古罗马的辉煌与基督教罗马时期的黑暗中世纪:异教徒时代的黑暗与基督降生后的光明2.文艺复兴:古典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中世纪:将古典文化随意地融合在基督教信仰体系之中3.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超自然主义4.文艺复兴:语言文学、艺术、史学中世纪:神学相同之处宗教性古典的神话和象征融合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的特点人性的苏醒以感性的人性代替抽象的神性以现世生活反对枯燥的天国理想以人的感官享乐代替禁欲主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回到古希腊罗马,推崇拉丁文2.发现和赞美具体可感的自然3.发现和肯定人和世俗生活的价值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薄伽丘莎士比亚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邦国林立梅狄奇家族道德的堕落佛罗伦萨大教堂1420-1446二宗教改革目录基督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基督教在16世纪基督教简介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11世纪:东西分裂16世纪:南北分裂基督教的两大核心概念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基督教Christianity东正教GreekOrthodoxy天主教RomanCatholic新教Protestant路德派Lutheranism圣公会AnglicanChurch加尔文派Calvinism基督教的两大核心概念罪恶sin,sinful,sinnercrimeguiltevil救赎salvation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罗马天主教会教会的绝对权威:绝对无误,赦罪权“昂贵”的特权阶级:敲诈掠夺知识的垄断罪恶观—神圣的理想-强烈的罪感救赎观—神人合作说-得救的焦虑赎罪券中世纪对死亡的恐惧赎罪券台彻尔个人危机深重的罪感教牧危机教义与实践的矛盾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标志1517《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Theses危机的出口——因信称义善功称义因信称义《九十五条论纲》台彻尔I罪人要受到炼狱的惩罚II赎罪券可免去活人和死人的罪过。III上帝已将赦罪的全权交给教皇了。I罪人所受的惩罚不是炼狱的痛苦,而是人的良心的折磨,而且只是针对活人。II罪人的悔改应该是内心的悔改,而不是外在的行为,是伴随一生的,而不是买赎罪票。III教皇并无赦免罪过的权力,赦罪的恩典在上帝。“如果教皇现在颁发赎罪券,是为了拯救灵魂,而不是为了钱,那么他以前颁发的赎罪券也是同样有效,那么他为什么将以前的赎罪券搁置呢?”“教皇作为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钱,而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教堂?”马丁·路德的改革活动1520《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反对罗马教廷的三道护墙:神权至上教皇和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教皇才有权召开宗教会议《教会被囚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路德神学的意义罪恶罪感——坦然接受自己的全然败坏救赎焦虑——信靠,因信称义,放下重担神学上的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新教与天主教的不同教义礼仪圣经教堂新教三大主流教派路德宗教改革——树立信仰与圣经的权威: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注重内在的精神自由(信义宗)。英国宗教改革——埃拉斯都主义: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加尔文宗教改革——“天职”观念与“两个国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为宪政民主奠定了神学基础(归正宗)。英国的宗教改革历史背景:英格兰人的文化认同和国王的离婚案中间路线(viamedia):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走钢丝基本特点: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准则,在教义和圣事方面较多保留了天主教成分回上层亨利八世与安妮皇后盛传著名的“绿袖子”就是前者为后者而写。亨利八世凡六任妻子,结局分别为离婚、砍头、病逝、离婚、砍头、幸存。血腥玛丽(1516-1558)在玛丽迫害中,大批的新教徒死去,许多富有的新教徒离开了英格兰。有人认为,这跟她本人的经历有关。她是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爱德华六世的姐姐。她一直得不到父爱,后来又为安妮等继母所残酷折磨,一度从公主地位沦为私生女地位,但她顽强地挺了过来,并获得了继承权。回上层回上层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与安妮之女,血腥玛丽之妹,以国家利益为重,开创了天主教与新教和平共处局面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之路早年:法国接受人文教育1532-1534:突然归正,成为宗教改革家,为巴黎所不容1536:日内瓦宗教改革;发表《基督教原理》1538:政教合一的神权政府尝试失败,为自由派所逐1540:重回日内瓦,大举变革。主要有,以长老制代替主教制,简化宗教仪式,建神权政府,倡俭反奢,鼓励致富回上层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精神加尔文与路德的最大不同:强调善功韦伯: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选民意识与勤俭美德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回上层加尔文教成为国际性新教教派尼德兰:反西班牙成立联省共和国不列颠:苏格兰宗教改革的旗帜,并引发清教徒革命法兰西:构成胡格诺派主体美国:美国文化精神的主体回上层再洗礼派16世纪出现了更加激进的再洗礼派理论:否认教会对婴儿的施洗,具有自由意志的成年人自愿接受的洗礼才有宗教效力地区:德国、瑞士、荷兰成员:农民和下层民众社会革命运动:在一些地方建立了财产公有的社会制度(闵斯特公社)结局:被天主教和新教所镇压,精神领袖被处死影响:宗教思想为后来一些产教教派所发扬;社会变革主张(闵采儿)构成近代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雏形回上层罗马天主教会改革与宗教战争罗马教会的改革运动特兰托公会议与耶稣会建立三十年战争(1618—1648)《威斯特伐利亚合约》:重申“教随国定”原则并划分了各宗教和各国的势力范围回上层宗教的分裂让人们开始习以为常。耶稣会罗马天主教会改革查理五世罗马天主教会改革得到了包括查理五世在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和法兰西君主们的支持,再加上纪律严明的耶稣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回上层创造人罗耀拉及会标罗马天主教会改革罗马耶稣会教堂澳门大三巴牌坊回上层耶稣会立“三绝”誓愿,绝对忠于教皇,为天主教会改革立下了不朽功劳回上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内容:重申“教随国定”并将这个原则推广到一切新教教派影响:中欧宗教分界线至今影响着欧洲人生活;带来宗教宽容并发展为普遍宽容精神;削弱了奥地利和德国,有助于法国、荷兰和瑞典的兴起。泰尔博赫绘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仪式宗教意义克服了罗马天主教的内在矛盾和虚假信仰,把宗教理想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并且通过宗教分裂的事实而促进了宗教宽容。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专制格局,在客观上推动了自由精神的生长、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世俗意义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弊端:1、排斥科学理性;2、缺乏宽容精神;3、缺乏平等和民主观念。第二节新视域与新背景目录地理:地理大发现政治:民族国家的崛起宗教:宗教宽容地理大发现时代背景与动机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时代背景与动机东方情结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陆路交通的阻断航海技术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托勒密的地圆说传播基督教信仰香料贸易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葡萄牙1420,葡王子亨利1487,迪亚斯,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8,达·伽马,到达印度1500,卡布拉尔无意中发现南美洲的巴西西班牙1492,伊莎贝拉王后1492,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1522,麦哲伦,从欧洲西航到亚洲,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PrinceHenrique两条主要航线葡萄牙:向南沿非洲西海岸,经好望角,进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穿越马六甲海到达南中国海西班牙:向西或西南,穿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摩鹿加群岛西方列强首次瓜分世界的国际条约:《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和《萨拉戈萨条约》英荷法等的有力竞争17世纪欧洲内部力量对比变化,贸易的进出口变化组建特许贸易公司,如东、西印度公司葡萄牙在印度洋、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失势北美完全成为英法等的殖民地非洲的奴隶贸易与海外贸易“金三角”回上层国家主义的兴起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大国兴衰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王朝国家王室家族的联姻,不存在固定的疆域民族国家1.宗教改革后宗教分裂,“教随国定”2.国家由国王的私有财产变成了民众的政治单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3.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势力均衡”“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势力均衡原则:一国欲霸,则多国相制,以求多元并立15-16世纪:西、英、法三分17世纪:荷、法、英三分18世纪以后:荷兰衰落,俄、德相继崛起大国兴衰西班牙:16世纪欧洲霸主荷兰:17世纪中叶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法国:17世纪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迅猛崛起,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在政治上始终处于分裂状态,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统一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君士坦丁堡的双头鹰徽章第三节西方文化的现代化一17世纪的文化成就目录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科学:理性的勃兴宗教:自然神论文学:古典主义时代精神:人性的觉醒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普遍怀疑的思想方法1.从怀疑出发,确立无可怀疑的真实世界2.不是否定外在世界的真实性,而是要颠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虚假世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代表人物:培根:实验科学,外在经验笛卡尔:理性反省,内在经验近代思想与中世纪的对比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不同思想方法的不同:中世纪:超理性的信仰与形式主义的推理近代:以经验为出发点,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以理性为真理可靠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性的勃兴对自然(nature)的发现外在自然: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内在自然: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性外在自然的探索伽利略制造了望远镜雷汶胡克制造了显微镜托里拆利发明了水银气压计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惠更斯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哈维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吉尔伯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大磁场耐普尔制定了对数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发明了微积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更为重要的是,牛顿以力学原理为基础,创立了机械论世界观17世纪的科学实验内在自然的探索笛卡尔——普遍怀疑和自我意识“我思故我在”IthinkthereforeIam洛克——自然权利和自然法自由、平等、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权,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神圣权利宗教:自然神论上帝观:上帝是一个理性的创世者,遥远而抽象的第一因基督观:基督是一个伟大的道德楷模,基督教的要义就是道德基督宗教的理性化文学:古典主义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法兰西的文化楷模作用古典主义(Classicism)的特点:强调形式的规范以理性驾驭情感摹仿古典和追求崇高讲究对称和谐路易十四人性的觉醒文艺复兴:感性的觉醒启蒙运动:理性的觉醒人性的乐观1.“日心说”在宗教上沉重打击了人的自尊心,却使人对自己的理性和科学力量充满自信2.反对人性全然堕落的基督教教义,树立起进步的观念,坚信人类可以建立起人间乐园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目录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基督教信仰政治文化变革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历史地位连接着17世纪思想革命和18世纪末的社会革命理性精神理性的绝对主宰,怀疑一切权威宗教批判——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社会批判——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宗教批判伏尔泰霍尔巴赫基督教信仰在现代文化中的意义法国无神论的肤浅:宗教是欺骗加愚昧的结果自然神论向道德神学和情感神学的转化卢梭:上帝是人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