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儒家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孟子及其儒家思想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天道观性善论尽心说仁政圣人论教育观(一)、天道观天道观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性善论、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哲学依据。通过对《孟子》一书中孟子关于“天”的论述的梳理和概括,我们认为,孟子所说的“天”有四种意义:1.有意志的主宰之天孟子默认在人世之外存在着上帝和神。“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万章上》)孟子认为是上天降生了人,帝位的传承就是由天决定的。他引《尚书》、《诗经》之语说,“天降下民”、“天生蒸民”,“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万章上》)。虽然孟子肯定天对人世间有主宰作用,但他又援引《尚书·太甲》之语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并且进一步指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公孙丑上》)2、命运之天所谓命运之天,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含义。指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之势,是存在于人力之外的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异己力量。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孟子认为命运之天左右决定着天下的治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自己的仁政主张不为世所用,究其原因,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天“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3.道德、义理之天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来源于天。他引《诗经》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们的内心规范就是其生而具有的善性,也就是“四心”,即人之本质所在,经过扩充、完善即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们只要在主观认识上“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在道德实践上“存心”、“养性”就可以“事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进而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4.自然之天孟子所说的天,有时指日月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二、性善论1、人禽之辨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孟子所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即渴饮饥食等生理上的反应;而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即人之为人的本性。2、四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四善端只是理想上的根据(开端),但在现实上能否将善性圆满开展(充分实现)则无必然性,故必须有自觉的努力(成德工夫)。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3、与告子的辩论(1)、性善与性无善恶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斋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册。是岂水这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说人性本善是在理想或即价值层面,但在现实或即自然层面,人却有罪恶的产生。他的解释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蓗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恶的出现并非因为有人没有善性而作恶,而是其自甘堕落,摒弃善性而不用(没有将道德本心实现出来)。(2)、义内与义外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告子说:“他(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的缘故,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孟子说:“白马的白,没有什么区别于白人的白;不知道对老马的尊敬,也没有什么区别于对长者的尊敬的吗?再说,是认为长者那里存在义呢,还是尊敬他的人那里存在义呢?”)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告子说:“是我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就不爱他,这是由我决定爱谁的,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尊敬楚国人中的长者,也尊敬我自己的长者,这是由对方年长决定的,所以说(义)是外国引起的。”)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孟子说:“爱吃秦国人烧的肉,同爱吃自己烧的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他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吗?”)耆:同“嗜”。(《告子》上)三、尽心说1、尽心、知性、知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心是人之“大体”,所以尽心能够知性;此乃“天之所于我者”,故尽心、知性,则能知天。2、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3、养气(1)、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2)、存夜气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告子》上)(3)、浩然之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斋“敢问何谓浩然之气?”主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扩充自己的善端,可以塞于天地之间,这样就达到了“大丈夫”的境界。四、仁政1、恒产与恒心他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孟子还把他这种通过正经界,“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同上)的主张,称之为“制民之产”,意思是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死徙无出乡”(同上)。他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滕文公上》)2、王道政治论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孟子主张实行王政,反对霸政。他认为霸政是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口服;而仁政是以德服人,能使人“中心悦而诚服”。孔子与孟子的对比1.时代不同:孔子:春秋时代(722-481B.C.)风和日丽孟子:战国时代(480-222B.C.)狂风暴雨2.人格特质不同:孔子:温润圆融孟子:英气挺拔孟子思想中道德修养的内在与外在范畴「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先王之道」1.以德治为基础:「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2.以民本为依归:「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3.「王」「霸」相对:前者以德,后者以力孟子「王道政治论」的内涵1、以「整体论」为基础:假设各种政治活动,均须落实于一整体脉络中。2、与「联系性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从「内在范畴」到「外在范畴」孟子「王道政治论」的基本假设孟子「王道政治论」的内涵及其运作逻辑《孟子.公孙丑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以人民为政治主体“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尽心》下)《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消解国君的主体性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民本思想的古老传统萧公权(1897-1981):「孟子之功不在自出心裁创设其旨,而在重张坠绪于晚周君专政暴之时。于是孟子之政治思想遂成为针对虐政之永久抗议。虽势不能见采于时君,而二千年中每值世衰国乱辄一度兴起,与老庄之无君思想互相呼应。」民本思想的古老传统「二重主体性」之矛盾徐复观(1902-83):「中国的政治思想,除法家外,都可说是民本主义…但中国几千年的实际政治,却是专制政治…政治的理念,民才是主体;而政治的现实,则君又是主体。这种二重的主体性,便是无可调和的对立。」理想:人民是「政治之主体」现实:「国君主体性」「永恒的乡愁」「民本政治」的理想与儒家的抗议精神孟子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专制王权的冲突孟子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22-222)的巨变1)社会阶层的变动、尚贤政治与寒士的跃升:因为:a.政治结构的改变:封建氏族→郡县b.经济:庄园→工商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任德1)战争的频仍与新阶级的兴起:a)战争频仍:战国468余次→春秋1211余次因为战国时代:a.列国兼并b.铁制兵器c.战争方式的改变d.所以战国时代的战争更为激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b)引起或加速新阶级的形成:a.将领:春秋:孙武(535-?B.C.):《孙子兵法》吴王阖闾十三篇。战国:孙膑(生卒年不详)秦昭王(在位于306-251B.C.)破赵长平,又进攻邯郸信陵君魏无忌(?~243B.C.)、楚春申君黄歇(314-238B.C.)救赵「战国四公子」b.游士:苏秦、张仪c.社会价值观的建立→任侠风气的形成《史记‧游侠列传》战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