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边塞类赏析习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边塞诗)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1分)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2分)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1、边塞诗;高适(岑参)。2、借代;英勇无畏、视死如归。3、“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5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十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2分)1、C2、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3、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三、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小题。(5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__________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2、【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2分)1、窦宪勒石燕然;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2、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塞上”又做“塞土”。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题目中的“__________”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歌或白雪歌2、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3、A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廷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释:呼廷,匈奴贵族,这里是敌军的一员悍将。1、诗中反映了眼前这战场的严酷的词语有哪些?(2分)2、“碎”、“独”二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3分)1、数重围、独领、残兵、千骑2、“碎”.“独”二字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将军形象。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2分)1、(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地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3分)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②对偶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九、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注]①武威:即凉州。碛西:沙漠之西,这里指安西。②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③太白西:指西域一带遥远之地。1、这首诗写了刘都护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2、“胡天晓”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请作简要的分析。(3分)1、由近到远的描写方式,对友人的赞赏与牵挂。2、双关,一是实指号角的声音响彻胡天,一是表达诗人要求平定判乱的愿望。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注:(1)辕门:军营之门。(2)、前军:大军的前锋。(3)、洮河:发源于甘肃碌曲县西南,流至永靖县注入黄河。(4)、土谷浑:鲜卑族的一支。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2分)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3分)1、“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2、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首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