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生活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的我们,在全球化的激流中成长着。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在很多时候经常会在绚烂的生活中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一个英国友人曾经对我说,“来到中国才发现现实中的中国和我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可是没想到你们年轻的一代已然是新一代的资本主义者了。”这话无疑有调侃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还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这一代80年代后生的人,是否真的还继承着前辈的优良品质,还是已经淹没在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社会主义学说?难道单靠一周一节的政治理论课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吗?我想不是的,我们应该回归经典,联系现实,在阅读经典,体察现实中真正体会到前辈们曾经体会过的真谛。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认真的阅读《共产党宣言》-------这本曾经无数次听说过,但却未曾阅读过的名著。我的读书报告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为了使其条例更加清晰现在此列出纲目:一.主要回顾《共产党宣言》的创作背景和实践基础。二.分析我所阅读的《共产党宣言》的译本风格,以及原著的语言风格。三.分析我对于《共产党宣言》各个章节的理解和看法。四.谈谈《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总结,结束。一我有一个习惯,在每一次阅读一本名著之前总喜欢先了解一下其创作的相关背景,自然对于《共产党宣言》也不例外。在撰写我的读书感想之前,我觉得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还是十分必要的。《共产党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之间,1848年2月第一次在伦敦发表,英文名字为ManifestoofCommunists。后来分别以德文,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丹麦文,佛来米文,瑞典文等形式发表(这在引言中马克思就已提及)。在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我们高中世界史中所说的一样,《共产党宣言》实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这本简短有力的著作,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无产阶级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这本书虽然简短,但是凝聚了马克思长期钻研和调查的成果,实可谓一字千金。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前往法国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一历史性的会面开创了一段前无古人的伟大友谊和亲密合作。4年后的《共产党宣言》可谓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合作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映实践,《共产党宣言》这一重大的理论成果自然是基于相应的现实的,19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日益显露(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日益高涨。1831年及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长达十余年的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这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在欧洲此起彼伏,但不幸均以失败告终。工人们急切需要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也正好从工人的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教训。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共产党宣言》写就。在如此丰富且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写就的《共产党宣言》读起来简短爽气,理智冷静,分析透彻,而且幽默机智,有文采。很大程度上指导了之后的工人运动。实不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二我读的《共产党宣言》为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的译本,是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四卷译出。马恩著作的翻译在新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共产党宣言》更是有过好几个不同的译本,考虑到1964年译本出版的时代背景,这个译本的翻译应该是相当忠实于原著语句的,也就是说直译多于意译。这样的译本虽然在语言上可能读起来稍会费劲,但是对于原著精神和风格的传达是有好处的。马克思在这本小册子中系统而简明的阐述了共产主义的背景,目的,手段,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正如他在引言中所写的一样,“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所以,这本册子正按照这个主旨比较形象生动地阐明了上述问题。因为马克思清楚这本书的最大受益者是工人阶级,是那些未受到多少教育的被压迫者,他必须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来阐明最深刻的思想,确实在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帮助下,马克思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这本小册子为什么能够如此好的指导工人们的实际斗争,因为马克思的出发点是放在指导工人之上的,是从工人的利益考虑的。这本著作的语言风格是生动有趣的,是形象简明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他在工人间的传播。马克思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曾经担任过《莱茵报》总编的他对于文字的把握可谓是相当有经验。从这本著作便可看出,他没有因为主题的严肃性而全篇运用严肃枯燥的专业词汇,相反他在文章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式,使得整个文章形象生动。开头便是最直接的例证,“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将共产主义比作幽灵,生动地写出了在资本主义等反动势力眼中正在兴起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可怕,他是站在敌人的角度看待共产主义的,很直观的告诉了读者,敌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惧怕。另一方面,幽灵的若隐若现,不明晰的特质也正是当时尚未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写照,《共产党宣言》正是要让这个幽灵正式登场,来到明处,阐述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其他类似的绝妙之处比比皆是,不再多举。现在第一次完完整整阅读这本著作,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很多字句都是如此熟悉,在高中的时候时常被教材,考题引用,不仅是因为其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本质等重大问题,也是因为它语言的简明生动。这想必也是《共产党宣言》能够流传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远的原因之一吧。为什么我在读书报告中要分析《共产党宣言》的语言风格呢?因为我觉得这是它自身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吸收的不但是其中重要的理论成果,还有它的语言风格,马克思这位伟大导师在很多方面都留给了后人学习的和思考的空间。三马克思的著作一向条理清晰,这正是理论性著作应该具备的特质,《共产党宣言》自然也是如此。马克思将这本小册子一共分成了5个部分:引言一.资产者和无产者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五部分前后连贯,层层深入,浑然一体,现在来讲讲我对于每部分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引言引言用一个巧妙的比喻引出来正题,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的一个时代大环境,1847-1848年,无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兴起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幽灵是形容无产阶级势力的最好代名词。虽然正如马克思在后文提到的资本主义时代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内部还是存在多对矛盾,因为利益集体的不同,各个集体之间的冲突时候发生。他们一方面总体上共同镇压工人运动,一方面又互相攻讦。而用共产党这个称呼辱骂对方是十分常见的,由此可见当时无产阶级力量已经初具规模,它已经被欧洲一切的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了。这个结论其实说明的是现实情况要求共产党人站出来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了,也就是说明了写就《共产党宣言》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了。在这个引言的基础上,下面的正文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二.资产者和无产者但是在阐明自身之前,马克思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各自的特点,这可谓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正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其实蕴含了马克思多年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认为每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都只有两个阶级,因为历史事实表明不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类社会都包含多个社会阶级,拿漫长的封建社会举例,不但有封建统治阶级,农民,还有商人,手工业者等等社会阶级。难道我们应该无视这些阶级吗?显然不是,而且历史的发展也不但是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使然的,而是各个阶级相互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前进,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因此我觉得应该充分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内涵,而不应该曲解它。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的各个社会阶段,“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段话是相当深刻正确的,是马克思在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个结论其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社会特质,对于无产阶级清楚地认识环境有很大的帮助。马克思在后文生动的描述了资产阶级是怎样消灭封建阶级的,是怎样变封建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它们宣传的民主的实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深刻而生动的,正如他所说的“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真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无产阶级要有真正的民主就必须战斗,无论是隐蔽的还是明显的,为了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无产阶级必须要战斗。当然单纯地揭示资产阶级的黑暗面并不是马克思希望的,作为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学者,马克思也客观的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任何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革命的,然后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之后,更革命的阶级会出现,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也需要改变。但是资产阶级在推翻了封建阶级的统治之后,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的贪婪自私的本性被无限放大了,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无止尽的剥削工人阶级,而且使得工人阶级日益贫困,成为了毫无生产资料的无产者。而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一起了生产过剩的瘟疫,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动荡,为了克服这种危机,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市场”,这其实是资产阶级防止危机的办法越来越少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它们必定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将一切民族尽可能地揽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让无产阶级持续壮大,因为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根本利益完全一致,所以是最革命的阶级,也是最团结的阶级,因此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正是马克思最大的心愿之一。马克思同时也分析了各个阶级的革命性,他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确实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他指出中间等级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但随后又指出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是可以联合的,相当具有预见性。而对于流氓无产阶级,马克思则认为是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部分。不可信,很容易反动。这样的科学分析对于无产阶级日后运动中团结各种势力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然一切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理论就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在这里我突然觉得“等级”和“阶级”似乎具有相同的意思,马克思在著作中有时候似乎是混用这两个词的。但是仔细分析我觉得“等级”是偏向于经济层面上的,而“阶级”则是政治层面上的。正所谓“一切的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这一部分的分析最后引出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三.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紧接着上一部分,马克思就开始阐述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关系了。本部分的前四句在我看来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的。对于这一部分的主题阐述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的,《共产党宣言》就是要“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因此我认为这一部分应该是《共产党宣言》的主体部分。马克思用一句话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那就是“消灭私有制”,这几个字虽然简短,却包含了很多的内涵。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一定会推动社会往前进的。虽然这种推动有可能滞后,但是终有一天无产阶级先进的生产力一定会取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从然推动人来社会向前进的。自然这个时候消灭私有制是必然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工人阶级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消灭私有制也是要消灭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一种更先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