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年级:2015级专业:世界史姓名:李月明学号:2015030062密封线第1页共7页报告题目:《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读书报告一、书目信息:书名《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作者依田熹家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ISBN号7-80661-767-1出版时间2004年1月字数273千字开本32开页数324价格24.80二、评分要求全书内容提要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报告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观点和论述要完全一致,行文简洁明了。心得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如发现抄袭与剽窃现象,取消成绩。总分为100分。三、教师评语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阅卷教师评语成绩评阅教师签字:20年月日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密封线第2页共7页《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读书报告李月明提要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均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跻身于西方强国之列,而中国却沦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因此,在近代化道路上,中日两国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本书就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两国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国内市场是否统一的问题。尤其在文化形态上重点分析两国对外来文化吸取态度的原因,从而认识到中日近代化发展不同原因的多样性。关键词近代化国内市场统一文化形态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一)依田熹家简介依田熹家,日本历史学家,193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牛込区早稻田南町。1951年进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东方史专业,1957年毕业,1966年进入早大社会科学研究所。1988年转任为早大亚太研究中心教授,直至2002年退休,现在为早大的名誉教授,也是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有《简明日本通史》、《日本的近代化》、《日本帝国主义研究》等。(二)《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写作背景关于日本近代化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在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方面的学者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日本的社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欧洲大体相似,所以许多学者更倾向研究日本近代化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由于日本近代化已经逐步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所以在近代化问题上日本与欧美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依田熹家教授认为“近代化”已经波及世界,日本作为一个亚洲近代化国家,不仅有欧美化的一面,也有亚洲“近代化”的一面。因此,光研究日本“近代化”欧美化的一面是不够的。在亚洲,研究“近代化”问题,除了日本之外,可能就当属中国。中日两国大约在19世纪中期同时开始,但两国的近代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当时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开放,加快近代化发展的步伐,基于这样的背景,作者写了这本书。二、《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一)主要结构密封线第3页共7页目录:关于亚洲近代化的笔记(代序)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的近代化19世纪50-60年代日中两国对近代化国家的认识19世纪末日中两国对近代国家的认识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的振兴产业政策日中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文化形态的比较日中两国早期近代化中的儒学日中两国近代化中经济观的比较(二)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作者主要阐述四个问题,即明治维新及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家的性质、亚洲近代化变革的形态、对自由民权运动的认识和战前天皇制的本质。第二部分作者指出中日两国近代化差异的关键在于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差异:日本在江户幕府时代中后期就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而中国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开始出现。接下来作者又从两国的统治体制与人民斗争、思想状况、近代经济过程方面简要论述两国的近代化差异的原因,可以概括以下6点:(1)日本较早地形成了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形成和近代国家成立的基础的国内统一市场;(2)同样是封建统治,利用科举制的中国虽然比利用血统制的日本有着较合理的一面,但另一面,整个统治阶级对现状迷恋的程度,中国方面要强烈得多。在以非合理的血统、世袭制为原则的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分裂,特别是其下层甚至希望打破现体制;(3)中国长期居于东亚国际社会的基本关系——册封体制的中心,所以难以认识自己是世界中的一个国家。相反,日本比较容易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一个国家认识,并能以此来处理内外关系;(4)与(2)、(3)有关,日本能够较早地接受欧美资本主义的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5)在移植近代工业时,两国都曾经采取了官营和半官半民的“官督商办”的原则,但日本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压力的背景下,较早地摆脱了这一原则,转变为以民间资本为中心的政策。而中国相反,以后长期奉行这一原则;(6)当时欧美国家对亚洲的压力主要针对中国,而对日本的压力较弱。[1]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对近代化国家的认识,这一时期两国对近代化国家的认识经历了质的变化:19世纪50—60年代在对欧美政治制度上的认识[1](日)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卞立强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5.密封线第4页共7页已经稍有偏差,但差距不大,都对欧美国家政治制度没有一个透彻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到了19世纪末日本对近代国家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对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其中加藤弘之、福泽谕吉等的认识对以后日本立国理念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之相比较,虽然中国此时维新派对欧美国家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几乎没有多大发展。第五部分从经济方面对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的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结果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中国洋务派和日本维新后推行的振兴产业政策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国在振兴产业过程中都开始于军事工业,并且都采取官督商办的管理方式,不同的是中国一直坚持这一管理方式,而日本在自由民权运动和下层农民反抗下摆脱了“官督商办”的束缚,将企业完全抛售给民营资本家经营,促进了日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六部分作者从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两国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的原因。在对外文化摄取方面,日本属于全面摄取型,中国属于部分摄取型;在社会协作关系方面,日本属于非亲族协作型社会,中国属于亲族协作型社会;在教育方面,日本属于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属于选拔、达到目的型。同时作者分别论述了形成这种文化形态的原因。第七部分作者着重对中日两国早期近代化中的儒学的变化以及未来儒学对近代化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中日两国此时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决定中日对西方文化的吸收程度。日本的一些儒学者在江户时代就开始批判儒学的全面有效性,到幕末时期,将儒学的有效范围限定在日常道德方面,而中国的儒学在意识形态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第八部分作者探究了中日两国在经济观的异同,进而来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的近代化问题。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即封建社会崩溃的经济认识;对新的生产关系的探索;中日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的问题。在封建社会崩溃阶段,中日两国都经历了传统的“重农抑商”到“重商”观念的转变,但在某一阶段不得不依赖于政治权利。还重点介绍了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这些思想未得到发展的原因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三、感想(一)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差异关于鸦片战争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有很大差异的问题,史学界有各种说法,如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注定中国社会的停滞;另一种观点认为当时欧美各国对外矛头都指向中国,而对日本的压制较弱。这些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是我们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作者为我们又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中日两国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差异,密封线第5页共7页可以说有独到见地。19世纪中后期,中日的政治局面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代之而起的是军阀林立,这都造成国家的分裂倾向;处于幕藩体制下的日本虽然形似分裂,实则在幕末时期已经出现了全国统一的倾向。这种政治局面的出现是由于经济上国内市场统一形成的差异。那么为什么日本比中国更早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呢?我认为地理环境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四面环海,交通便利,所以形成统一市场,而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属于内陆国家,当时发达的经济区——长江流域主要通过大运河来沟通南北市场,但内陆地区完全的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介于当时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中国很难较早实现全国统一的市场。其次,这一时期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列强的入侵并没有完全改变这一情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日本在幕府末期经过幕府和各藩的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对维新后日本近代化的发展减小了阻力。(二)中日文化形态的比较书中除了从政治、经济方面比较了中日两国近代化发展速度的不同,还从文化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主要是从两国对外部文化的吸收的方式加以概述,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是通过中日文化的比较深切感受到地理环境因素对社会发展、经济文化、民族性格等的影响。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四周环海的孤岛、多山、多地震、资源贫乏,与大陆的隔绝几乎没有外族的入侵,国内环境稳定。因此,古代日本经常吸收中国大陆先进文化以提高自己文化。自古就有全面学习外来文化传统的日本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并没有多大的抵触心理,而是欣然接受,这与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传统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之相比较,作为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近代以前在文化方面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也是周边小国家朝贡的中心,有着强烈的华夷观念。中国历代王朝自恃文化中心,不屑于周边的游牧民族和小国家的文化。虽然历史上如唐王朝对各族文化兼容并包,但更多是中原文化对外族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典型学习唐朝的文化的国家。“天朝上国”的形象便根植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心中,直到近代西方列强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虽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损害,但中华主义还是很强烈。这种迷恋自身文化的传统观念使中国不能全面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两国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三)日本对学习外来文化的强烈愿望书中介绍当时驻日意大利使节阿尔米尼扬在其回忆录中对幕末日本社会的描绘,其中提到在江户时期,日本已经能够制造步枪,而且这种步枪在一切方面与欧洲最优良的步枪相比密封线第6页共7页都不逊色。可见当时日本人对学习、模仿外来事物有着强烈的愿望,而且模仿外来产品制造出日本的产品早已成为日本的特征,包括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如日本造的“海关”和“学校”。这种模仿能力使日本吸收外国文化上获得成功,但是模仿也意味着某些方面要依赖于这些外来事物,甚至发生冲突,集中表现在经济上,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对外贸易经济对欧美国家的依赖致使其在经济危机中遭到重创;在文化上,面临传统文化与全盘西化的矛盾,如何调节两者的关系成为日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作者将日本的文化形态概括为并存型,即什么都可以。应该说这种文化形态贯穿于日本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制度到日常生活习惯无处不在。如政治上日本的天皇与幕府将军的并存,这是我们初学日本史的人都不理解的一种政治体制,为何天皇与将军并存,甚至近代天皇仍然以精神权威存在着?通常我们归结为“至强的幕府将军利于天皇‘至尊’的地位,顺利成章地取得支配全国的合法依据”。[1]而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将两者的关系视为日本文化并存的结果,这个结论极具吸引人去思考日本文化的特点,简单地说日本文化独有的特征就是吸收新的事物,不排斥旧的事物,通过一种媒介将将新旧事物融合起来。所以现在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表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并未完全消失,这与对待旧的事物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会与现有体制并存的文化观念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四)对中日“忠”、“孝”观念的理解不管是通过史料还是战争影片,日本人优秀品质给我们印象最深刻莫过于自我牺牲、忠诚、集体行动,而中国却出现许多伪军和汉奸,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作者在此书中从社会协作关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