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浪费的现状1.挪威据挪威权威研究机构去年6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2011年,挪威浪费的食品达37.7万吨,总价值近200亿挪威克朗(约合216亿元人民币)。按人均计算,每名挪威人一年扔掉50千克食品,约占其全年所购食品的四分之一,其中面包和其他烤制食品约13千克,水果蔬菜12千克。2.美国最近的估算数据显示,美国每年要消耗16%的总能源用于制造食品,而这些食品中有至少25%是要被浪费掉的。奥斯丁的德克萨斯大学的国际能源和环境政策中心的MichaelWebber和AmandaCuellar计算出,这些被浪费的食品的总能量相当于2150万亿千焦。所有食品中,乳制品和蔬菜是最大的浪费源,每年浪费的这两类食品分别折算466和403万亿千焦。3.英国据“中央社”报道,该报告指出,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约四百六十英镑,每年总计约二百三十亿英镑;如果以四口之家计算,平均每周采购的食物,就有价值三十五英镑的食物被丢到垃圾桶。调查发现,在所有垃圾中,食物占百分之十九,比例高于二十年前的百分之十七。六百七十万吨的食物垃圾中,有半数是果皮、肉类的骨头及茶点等,还有三百三十万吨是剩菜、乳制品、肉品、鱼肉、面包及蛋糕等。4.新加坡据台湾“中央社”3月19日报道,新加坡人2013年丢掉的食物高达79万多吨,重量相当于1420架满载的空客A380客机。5.中国每年我国浪费的食物总和大约可提供蛋白质800万吨、脂肪630万吨。综合来看,按5年平均值计算,每年大约损失浪费粮食6192万吨;水果2195.7万吨;蔬菜25362.9万吨;肉类1212.1万吨;水产品824.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2.9%、28.6%、47.5%、17.4%和17.5。我国仅省级以上城市的餐桌上每年倒掉的食物就达到2000万吨以上。全球总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有1/3被浪费掉,就是说有大约13亿吨食物被白白糟蹋了。工业化国家每年大约浪费6.7亿吨粮食,发展中国家浪费6.3亿吨粮食,浪费总量旗鼓相当。工业化国家的浪费,主要是人们把还可以吃的食品被丢掉。而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浪费,主要是技术落后,食物在储运过程中遭到损失或流失。公斤食物,亚洲和非洲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费6-11公斤食物。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费95-115公斤食物。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浪费大约3亿吨食物,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产食物总和,足够供应全球大约8.7亿饥饿人群。世界54%的食物浪费发生在“上游”,即生产、收获后处理和储存过程;46%发生在“下游”,即加工、流通和消费阶段。造成浪费的原因商务宴请、公务吃请浪费最严重九成居民认为商务宴请和政府公务吃请浪费严重,认为公司聚餐浪费严重的占六成以上,亲友聚餐、家庭聚餐浪费情况相对较轻。九成居民有尽量节约的主观愿望九成以上的居民有尽量节约的愿望,且随年龄的增长节约意识增强。六成以上居民会事先了解餐厅的菜量,主动询问服务员关于点餐数量的建议。90后(20岁及以下)与其他年龄段居民相比,节约意识方面差距显著。居民对食品浪费的关联因素有较正确的认知85%以上的居民认为减少浪费可节约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减少粮食进口量。值得注意的是,近三成居民认为中国不存在粮食紧缺问题,错误认知率较高。居民对“餐饮消费多些,可以拉动内需”有争议,正确认知率和错误认知率均在50%左右。“面子”文化和“缺乏经验,点餐过量”是通病面子文化最普遍亲友聚餐中,近五成被访者表示是由于“习惯多点些,不剩就没吃好”,商务宴请和公务吃请中,表示因“讲排场”而导致剩下饭菜的被访者比例分别高达44.2%和60.1%。缺乏经验,点餐过量是又一通病家庭聚餐、亲友聚餐和商务宴请中,分别有35.0%、30.3%和30.1%的居民表示因“缺乏经验,点餐过量”导致浪费。除了“讲排场好面子”,“不花自己钱不心疼”是公务吃请浪费中的另一大原因。为何不打包?面子文化、怕麻烦和从众心理作怪居民打包的情况家庭聚餐打包比例最高(73.5%),商务宴请中打包比例最低(21.6%);女性人群打包的比例较高(56.8),男性则较低(48.6%);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节约意识增强,31~50岁人群打包的比例较高。此外,文化程度与打包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不打包的原因亲友聚餐和商务宴请中,分别有48.4%和54.3%的居民是由于“不好意思打包”而不打包。在家庭聚餐中和亲友聚餐中,分别有46.2%和41.8%的居民不打包的原因是觉得“打包太麻烦”。从众心理在商务宴请中表现最突出在商务宴请中,30.9%的居民不打包的原因是“别人都不打包”。减少食品浪费的对策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世界上,54%的食物浪费发生在“上游”,即生产、收获后处理和储存过程;46%发生在“下游”,即加工、流通和消费阶段。在食物流通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在“上游”的生产、收获后处理和储存过程,还有在“下游”的加工和流通,这些环节的专业性较强且只有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参与其中,暂且不论,但消费环节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所以笔者就消费环节加以讨论。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于剩菜的处理方式难免有所不同。西餐都是分餐制,每个人自行决定吃多少。而中国的宴席文化注重聚餐制,使得“剩”饭的形成成为一种可能。当然,盛宴变成“剩”宴,这其实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一种误解甚至是亵渎。在国内某些豪华宴会上,一盘盘几乎没有动过的佳肴转眼间被倒进了垃圾桶。严重的浪费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愤怒,也引发人们思考如何解决“剩”宴问题。目前,我国高层和国家领导人注重倡导节约之风,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国外,很多国家对如何处理食物浪费,都有很好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比如:日本精打细算的餐桌AA制在印度很多人都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但是有一个诀窍百试不爽。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只要看看吃完饭之后的表现就一目了然了。你推我搡,打架似地抢着买单的绝对是中国人。而有一人掏出计算器,就着灯光一通狂按,然后每人各自掏出一堆零钱硬币的则必是日本人无疑。虽为笑谈,但近乎教条的AA制的确是日本式饭局最典型的特征。不仅朋友同事之间的小聚如此,据说就连政治家们公款吃喝之后都不忘AA一下,然后各拿一张账单回去冲账报销。普通日本民众对于花在饭局上的银子是十分精打细算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能够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对于民间浪费餐饮业人员建议,节庆时节亲朋聚会多,希望市民能依就餐人数及需求量而点餐,不要碍于“面子”而造成太多浪费。这些餐厨垃圾中有三分之二是剩饭剩菜,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去处理,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很大。许多市民认为,绝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点菜单都没有注明饭菜数量,顾客点菜时没有参照,加上餐饮企业为了更多赢利很少阻止,超量点菜在所难免。“请客者迫于面子,往往几个人三四个菜就够了,却点了一大桌,酒席结束后,很多菜连动都没动。如果饭店有专门的点菜提醒服务,客人点菜就会理性得多。”“灵活经营也很重要,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同时希望餐饮企业务必提供免费餐盒、打包袋等,方便市民打包。对于官场浪费要在规则的坚决落实中遏制奢侈。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刚性的制度兜底,只有对制度的令行禁止,只有“一把手带头”,只有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吃喝请送之风才能刹住。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出台后,许多地方出现的年会退订就是证明。一个有效杜绝奢侈的规则,就是不对公款吃喝过度宽容,不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该处理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处理。要让厉行节俭固化为行政伦理。节俭是美德,奢侈是恶行,公权力的运行尤其应该这样。既然是公共行为,就应该时刻保持自警自醒,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酒桌上谈工作,吃喝中建立联系,都是试图“不走正道而走小路”的官场恶习,发展下去,损害的是公平,丧失的是原则。对这种恶习的清醒认知和坚决反对,要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共识,成为整个行政系统中不可移易的风气。“媒体引导合理消费”、“服务员对点餐量提供合理建议”、“高级干部和大企业负责人带头节约”成为老百姓最支持的对策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相关法律规定、饭店推出半份菜、对积极倡导合理消费的餐厅给予奖励、建立食品节约基金、适当奖励“光盘”顾客等对策的支持率也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