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一百多年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成为全世界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高能耗型的生产方式使得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的矛盾尤为尖锐,并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面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日趋紧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并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我们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柱。这种新的发展理念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为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在中国现阶段发展中的实际运用。深刻理解这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健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提出:“人类应重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提出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其理论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思想。(一)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论证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和谐共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这种统一性可以概括为“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所改造”。首先,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其次,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再次,马克思主义论证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他们把自然界称作“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它给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的外部环境。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愈不可能成立了”。(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的同时,也在强调人在自然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则人类的发展就是可持续性的;相反,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毫无约束地攫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则人类本身必将遭受自然界的惩罚,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甚至最终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主体的人类在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中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劳动实践这一途径,在改造外部世界,同时也改造人类自身。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实践的问题,实践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但是自从自然界出现了人类以后,人类要和这个对象发生必然联系,通过劳动实践在自然界中完成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劳动实践,人才能把自己从自然界外化出来,成为自然界的对象,并使其成为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生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生物。这种生产是人们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其次,马克思使用“物质变换”这个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赋予“物质变换”这一概念以新的涵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里的“物质变换”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学的科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联系。马克思用这一科学术语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同无机发展的内在关联,指明了社会发展同自然演化的辩证统一。当然,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物质变换”,只有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否则,没有劳动,只有自然本身的物质变换,就不会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类的生活。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第三,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脱离客观自然规律盲目进行,而是应该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如果违背客观规律随心所欲,不仅不能达到人类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自食苦果,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并列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并着重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人们受到自然规律盲目支配的情况。恩格斯当时说的“报复”,就是指人类的行为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今天的事实有力地佐证了恩格斯的观点。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由此可见,当人类的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极致时,自然界通过自我调节作用,能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而一旦人类的行为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在全球性环境恶化,资源枯竭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向人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为当今中国全面实施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一)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变革思维方式,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不是“之外”(或之上)。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错误就存于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去统治自然、主宰自然,从而导致人类对地球上生态资源的贪婪索取和无情掠夺,结果既破坏了自然界,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们要摆脱生存危机,就必须完成人类思维向辩证思维的复归,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样人类才有可能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二)坚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物质变换”中促进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完成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生态文明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连续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使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要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价值指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度警惕和防止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恶性”自然循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三,中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情况是:总量大国,人均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长期形成的粗放型高能耗型的发展模式使得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四、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