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概念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最终出现以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原发性肾病中以慢性肾炎最常见,在继发性肾病中则以糖尿病肾病占首位。肾损害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1代偿期:Ccr50~80ml/min,Scr133~177umol/l(1.5~2mg/dl)。一般无临床症状。2失代偿期:Ccr20~50ml/min,Scr186~442umol/l(2.1~5mg/dl)。临床上可出现轻度贫血、乏力、夜尿增多等表现。3衰竭期(尿毒症早期):Ccr10~20ml/min,Scr451~707umol/l(5.1~8mg/dl)。临床上大多有明显贫血、消化道症状,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尚不明显。4终末期(尿毒症晚期):Ccr10ml/min,Scr≥707umol/l(8mg/dl)。临床上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及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肾衰的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早中期治疗终末期治疗透析、移植结合药物治疗与营养支持中医药的作用☆中医辨证1、GFR↓,由轻转重,肾功能不全由早中期发展至终末期,中医证侯特征是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2、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健脾益肾祛瘀泄浊.(一)中药口服1、中药汤剂2、固定方3、单味药(生大黄、冬虫夏草)(二)中药保留灌肠※机理:1、肠道粘膜代偿作用2、改变给药途径,发挥中医药特色3、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复方大都含有生大黄,其性苦寒,容易损伤胃气,从直肠给药可以减轻对胃的刺激,同时其致泻成份蒽醌甙是在肠道中被酶水解为游离甙元而发挥泻下作用。4、通过中药保留灌肠,刺激肠道粘膜,使肠道充血,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毒素随肠道分泌液排除体外,也可以加速排泄,减少肠腔内蛋白质的分解,使肠源性氮质吸收减少5、通过结肠粘膜吸收药物※常用中药:生大黄、煅龙骨、煅牡蛎、附片、肉桂、土茯苓、六月雪等。※方法:浓煎150ml,予以中药灌肠。中药灌肠操作方法(一)物品准备•煎制好的中药一包(约150ml)•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一次性使用50ml注射器•一次性中单、弯盘、治疗碗•一次性手套、卫生纸•润滑剂•屏风(二)详细操作步骤:1、让病人排净大便,或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2、取侧卧位,双膝屈曲,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或微弯,垫一次性中单于臀下,垫小枕于中单下,抬高臀部10cm;3、抽好药液,连结一次性吸痰管,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气,置弯盘于臀边;4、右手用手指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吸痰管前端轻轻插入20-30cm,缓慢注入药液。药液平面不宜高于肛门口25cm,药液宜15-20分钟灌入,不宜太快;5、分离注射器,抬高吸痰管,反折或捏紧吸痰管,拔出置弯盘内;6、用卫生纸轻揉肛门,嘱患者屈膝仰卧,抬高臀部,保留1小时以上。(三)治疗时间及疗程•每天1-2次,7-10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休息2-4天,在进行下1个疗程。(四)注意事项•灌肠前让病人排净大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液量要少,压力要小,使灌入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五)注意事项•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的患者及排便失禁的患者不宜保留灌肠。(六)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1、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出现失衡,需注意纠正,并定期复查血生化情况。•2、药液保留时间过短,需重新灌液。六、不良反应/事件•部分患者可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中药灌肠的护理•1灌肠前的护理灌肠前要让患者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作用及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灌肠时的护理灌肠时动作要轻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腹痛等不良反应,要注意药液的温度及吸痰管插入肛门的深度,并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3灌肠后的护理灌肠后要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及性状,患者有不适主诉时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